从《三死》到《伊万·伊里奇之死》看托尔斯泰生命观

2015-03-20 01:15徐仲秋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伊万托尔斯泰肉体

徐仲秋

一、托尔斯泰童年、青年时期他人死亡的体验及其对《三死》的创作影响

(一)童年、青年时期对他人死亡的体验

童年时期的托尔斯泰多次面临亲人的去世,他两岁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但是死亡对于两岁的孩子而言没有任何意义,还天真地认为母亲总会苏醒过来,所以并不悲伤,这是他第一次面对死亡。托尔斯泰九岁的时候,父亲在料理事务的路上中风而死,但他总幻想有一天他的父亲会出现在莫斯科的街头。在父亲去世九个月之后,祖母又去世了。祖母的离世深深震撼了小托尔斯泰,这是他第一次清醒地目睹死亡,心中充满了畏惧。经历了母亲、父亲、祖母的相继过世,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有一天也会终结。

青年时期的托尔斯泰尽情享受生命的欢乐,但他仍继续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思考生命的意义。在童年失去父母后,姑母成为托尔斯泰的监护人。但姑母在他25岁那年,写信给托尔斯泰说她将要离开人世去天国。托尔斯泰不得不再一次面对至亲的生命终结,6年后,托尔斯泰创作了他关于死亡看法的短篇小说《三死》。《三死》中病入膏肓的贵妇人是虔诚的基督徒,在丈夫和使女的陪伴下去意大利看病。她嫉妒身边所有健康的人,经常抱怨丈夫对自己的病漠不关心,她恐惧死亡,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亡。《三死》中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农夫,他躺在床上等待死亡,弥留之际把自己脚上一双新靴子送给了年轻的车夫,车夫许诺给农夫买一块墓碑。一天他想到树林里去砍一棵树做十字架,一棵树在斧头下倒下来,这就是小说的大致情节。作品的题目可以直观地理解为三个生命的死去——一位贵妇人、一个农民和一株树。贵妇人虽然是基督徒,但因为一辈子说谎,死得并不平静;农夫虽然不是基督徒,他信奉的是一生与之为伴的大自然,他的弥留之际却非常平静、安详;那棵树因为既不撒谎,也不做作,所以也是平静、漂亮地倒下。

在托尔斯泰的成长过程中,他看到过很多次的死亡场景,经历过多次他人的死亡体验。这些对死亡的直观体验,在托尔斯泰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时不时地推动托尔斯泰思考死亡。

(二)托尔斯泰的死亡观在《三死》中的体现

在托尔斯泰看来,人的生命有两种: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或者说是理性的生命和动物性的生命。对于有些人来说,肉体只不过是精神借居的地方,死亡只是生命形式的改变,是一种形式的变化,所以,他们不畏惧肉体的死亡。在这种层面上来讲,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动物性对精神性的服从,它存在于精神生活而非肉体生活中。

作为托翁早期的作品,《三死》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他的生死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三死》之后,其生命观不断升华——从《三死》所体现的人类生命的短暂性、有限性和速朽性到后来的永恒性、无限性和不朽性的转变。

二、托尔斯泰中老年时的死亡体验和《伊万·伊里奇之死》

(一)中老年时的死亡体验

1860年,托尔斯泰最爱的哥哥尼古拉去世。中年时则经历了几个孩子的夭折:他的女儿索尼娅刚刚降临人世就过早地结束了生命,而当儿子万尼亚7岁就夭折的时候,托尔斯泰无法走出死亡的阴影,甚至不敢相信死亡的存在,本能地逃避死亡。

1869年的阿尔扎马斯之夜对托尔斯泰的身心产生重大影响,他经历了人生中的精神激变和思想危机。在这一夜,托尔斯泰感觉到他被死神召唤着,追赶着,半夜里,他被恐惧、迷茫包围。就在这一夜,托尔斯泰似乎走向了虚无,他觉得一切都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这种对生与死的迷茫,在托尔斯泰生命的后四十年一直折磨着他。生命没有意义,向往死亡,又害怕死亡,他总是不停地徘徊在生与死之间。

(二)托尔斯泰的死亡观在《伊万·伊里奇之死》中的体现

伊万·伊里奇是一位集神学、哲学、社会学及历史学多种角色于一身的学者,他非常关注社会问题。《伊凡·伊里奇之死》描写的是同名主人公伊凡·伊里奇从生病到死亡这一阶段的遭遇,重点描述了他在肉体病痛和精神困惑双重袭击下的挣扎和反思。作者使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对主人公具体言行的描述,形象而深刻地刻画出濒死者内心的感受,写出了人肉体毁灭与灵魂觉醒共同发生的情形,揭示了人类在生死问题上的一些普遍表现。伊凡·伊里奇是一名法官,也是大家心目中的好人,但他一死,整个国家机器对他就露出冷漠、无情的一面,一听到伊凡·伊里奇的死讯,办公室里的人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死对他们本人和亲友在职位调动和升迁上会有什么影响,小说深刻地刻画了一个俄国官僚可怜的、无奈的死亡。十九世纪末期,欧洲的中产阶级过着花天酒地浑浑噩噩的生活。表面上,他们阅读左拉的作品,听伯恩哈特的音乐,但他们没有任何信仰,甚至也不信仰宗教,因为他们不肯费心去相信什么。用海德格尔的话说,“这种杂然共在把本己的此在完全消解在‘他人的’存在方式中”,这是一个愚昧的时代,《伊万·伊里奇的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甫一出版,就在欧洲许多国家引起轰动,原因在于伊万·伊里奇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他们从他身上看出了自己的本相。

在生命的最后,伊万从生活中的抽离让他的生活和思想意识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矛盾,只能在两者之中做出选择。伊万·伊里奇选择了后者,他也只能如此。就在他临死前的两个小时,他忽然感到了心中的爱——对妻子、对儿子的怜悯之情,原来折磨他的一切都消失了。反观他的一生是缺乏爱的一生,虚伪的同僚、浅薄的友情、无爱的婚姻,他一生最主要的悲剧就是没有爱。

三、从《三死》到《伊万·伊里奇之死》创作中托翁生命观的变化

《三死》创作于1857年,《伊万·伊里奇之死》创作于1886年。托尔斯泰在1880年的思想出现危机,导致他1880年以后的作品较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托尔斯泰1880年后的作品迥异于其早期所有创作,二者间泾渭分明。后期托尔斯泰创作中许多貌似全新、令人震惊的东西其实已隐含于早期作品中。1880年以后,托翁对生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他似乎找到了应对死亡的方法,对死亡不再那么恐惧。

读过其作品和传记的读者都能感受到他是一名幻想死亡,凝视死亡,并想尽办法超越死亡的作家。纵观他的一生,一直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而他的生命观与信仰是密切相关的。在他看来,“信仰是生活的能源。没有了信仰,一个人就无法生存,无限细微的人类思想是对宗教观念的详细阐述。信仰生活的斯芬克斯答案包含了人类最高深的智慧”。“只要一想到他(上帝),生活的喜悦就在我心中翻滚,我身边的一切都变得充满生机,一切都变得有了意义。但我一旦不再信仰他,生活便会突然停止了”。然而后来,当最初的冲动不断扩展,他也曾试图以逻辑的形式传经授道,他的确从不相信传经授道之功效。是他那些迥异于他的门徒将托尔斯泰主义变成一种传道教条,他们鼓动托尔斯泰去传经布道。最终,托尔斯泰学说的神秘成分实际已荡然无存,他的宗教变成一种实质上的幸福学说,即一种以寻求幸福为基础的学说,人必须善良,因为这是他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他从这种“信仰”出发,进而摆脱了他的对死亡的畏惧和困惑,并以此获得了精神上的新生。

从早期的《三死》到后期的《伊万·伊里奇之死》,托尔斯泰从惧怕死亡、逃避死亡、对死亡充满了困惑到后来的用爱来驱赶死亡的阴影、获得幸福的生命观的转变,从《三死》所体现的人类生命的短暂性、有限性和速朽性到后来的《伊万·伊里奇之死》永恒性、无限性和不朽性,这种转变与他对死亡的体验和经历以及他的信仰是密切联系的,也反映了他从神秘主义转向一种实质上的、以博爱为基础的幸福学说。

[1](德)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M].韦启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

[3](美)威廉·白瑞德.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探源[M].彭镜禧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4](英)艾尔默·莫得.托尔斯泰传(上卷)[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

[5](法)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M].傅雷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

[6](俄)列夫·托尔斯泰.童年 少年 青年[M].草婴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伊万托尔斯泰肉体
书评:《独一无二的伊万》
七颗钻石
我的诗
珍妮·萨维尔
生 活
伊万卡的新角色:“第一女儿”还是另一个“第一夫人”
从肉体之欢到灵魂之爱——中国古代爱情小说的三大里程碑
忘记自己的人
语法转换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