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丰”字取穴法治疗不宁腿综合征

2015-03-20 02:26程为平
河北中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体针丝肼黑质

程为平 庞 博 景 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二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指静息状态下,双侧大腿和小腿的异常不适感,如刺麻、虫爬、痠痒、痠胀或瘙痒等,休息或夜间加重,需按摩、捶打、下床活动后方可缓解,患者难以入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RL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遗传、铁缺乏、多巴胺障碍、周围神经病变有关,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头部“丰”字取穴法治疗RLS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对于RL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由于多巴胺能药物治疗的有效性,认为可能主要与多巴胺系统障碍有关,且多由中枢神经系统铁缺乏,限制酪氨酸羟化酶活性而使多巴胺合成减少,此外感受神经系统的损伤也可造成患者痛阈降低而发本病[1]。中医学并无 RLSD这一病名,但根据小腿痠软无力、胀痛、麻木及抽动感等症状可归于动证、胫痠、痹证等范畴[2]。病机多为气血亏虚,风寒湿邪夹杂,痹阻肌肤,血行不畅,血不养筋,而致肢体痠楚麻木。我们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该病病机除外邪侵袭、痹阻脉络外,还兼有正气亏虚,化源不足,以致髓海失养,脑神失用,肢体失司,发为动证。治宜祛外邪,补正气,填精益髓,安神止动。

2 治疗方法

采用头部“丰”字取穴法针刺治疗。取穴部位:将顶、颞部分为3条横向弧线和1条纵向线,因形状似“丰”字,故命名为“丰”字取穴法。具体穴位:纵线取督脉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6穴。第1条横向弧线为百会穴与两侧角孙穴连线,将两侧连线分别取三点四等分,等分点即为刺激点;第2条横向弧线为前顶穴与两侧曲鬓穴连线,按上法取刺激点;第3条横向弧线为囟会与两侧曲鬓穴向前1寸处的连线,同样取三点四等分法取刺激点。针刺方法:选28号华佗牌1.5~2.5寸长毫针与头皮约成15°~30°角,沿头皮刺入0.8~1.2寸,针刺方向为顺督脉方向,然后施以快速捻转手法,频率为 300转/min,留针30 min,每隔5~10 min行针1次,每次持续约3 min。每日针刺1次,7 d为1个疗程。体针根据病情辨证取穴。

3 治疗机制

采用头部“丰”字取穴法治疗RLS,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纵向线为顺督脉刺法,可补脑髓、益气血,使脑神有所司而其动自止;太阳经直络于脑,少阳经为诸阳之枢机,3条横向弧线取于膀胱经与胆经络属范围,能刺激调节太阳、少阳经气血,可加强督脉诸穴养髓益脑、荣神止动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取穴原理,即根据大脑皮层功能的复杂性、结构性、互应性,选取对应区域加以刺激,本方法所选头穴线区域为感觉和运动中枢在头皮部位的投射区。研究表明,针刺相应头皮位置可以调整大脑皮层功能,改善支配部位的微循环和营养状况,促进局部组织功能恢复[3]。针刺百会穴区可对黑质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产生影响,有类似多巴丝肼(含左旋多巴)的治疗作用,并能修复黑质神经元损伤[4-5],故对于由多巴胺能障碍导致的RLS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同时结合辨证选取体针其他穴位,以通经脉、益肝肾、调血气,疏通局部瘀滞,使气血调和,经脉通利,其病自愈。

4 典型病例

例1 于某,女,55岁。2013-05-04初诊。双小腿强迫活动4个月,失眠6个月。患者于2013年年初感到小腿不适,如蚁行感,痠楚麻木,皮肤拘紧,夜间加重,行走后稍能缓解,被迫整夜行走,每日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睡眠,极度困倦时方可勉强入睡1~2 h。2012年初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尿毒症,2012-12开始腹膜透析。刻诊:精神萎靡,面部烘热,两目干涩,腰痠胁痛,小便短少,每日尿量约250 mL,舌质黯红,苔薄白微黄,脉沉细。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组制订的“不宁腿综合征严重程度的调查问卷(Index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IRLS)”[6]评分为 34 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7]评分为20分。其母亲患有 RLS。西医诊断:RLS;尿毒症;失眠症。中医诊断:动证;癃闭;不寐。证属肝肾阴虚,瘀毒阻络。采用头部“丰”字取穴法针刺,配双侧太溪、三阴交、照海、阴陵泉、中极、曲池、委中针刺,以培补肝肾,化瘀解毒。头针以顺督脉方向进针;体针采用直刺法,后施以快速捻转,平补平泻法。治疗第7 d,患者RLS和失眠症状明显减轻,IRLS及PSQI评分分别为23分、14分;治疗第14 d,腿部不适症状基本消失,IRLS和PSQI评分分别为10分、8分,诉偶有盗汗,配合谷泻法、复溜补法以止汗;治疗第21 d,失眠、盗汗及 RLS症状完全消失,IRLS和PSQI评分分别为5分、2分。

按:本例患者有RLS家族史,属本病高发人群。中医学认为,患者患有癃闭,久病失调,阴液亏虚,瘀毒阻络,经脉失养,故腿部痠楚麻木;虚热内炽,故面热目干、盗汗;肝络失养,故腰痠胁痛;肾阴被耗,气化不利,故小便短少。治疗上以滋肾益肝、化瘀解毒为主。采用“丰”字头针配以相应体针太溪、三阴交、照海滋肾阴;阴陵泉、中极通利小便;曲池、委中化瘀解毒;泻合谷、补复溜以滋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之汗出,效果明显。

例2 孙某,女,63岁。2013-03-13初诊。双下肢被迫活动伴失眠2年余。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小腿痠楚麻木感,每夜发作1次,每次发作2 h左右,活动后缓解,近6个月来发作频繁,痠楚不适感加重,左右交替发作,每夜活动多次,夜不能寐,服多巴丝肼片1片(0.125 mg)后,腿部不适感稍缓解。刻诊:平素乏力倦怠,面色白,形体消瘦,时有头晕目眩,纳呆,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RLS家族史,脊椎MRI、双下肢肌电图、血液检查均未见异常,IRLS评分30分,PSQI评分19分。西医诊断:RLS;失眠症。中医诊断:动证;不寐。证属气血两虚,脑神失荣。采用头部“丰”字取穴法,配合双侧气海、血海、足三里、悬钟针刺。治疗第7 d,腿部痠楚麻木等不适减轻,无头晕症状,但失眠未有明显改善,IRLS及PSQI评分分别为20分、18分,初诊穴配双侧安眠、神门、申脉、照海,申脉用泻法,照海用补法,安眠、神门用平补平泻法。治疗第14 d,RLS及失眠症状明显好转,精神转佳,食欲增加,IRLS及PSQI评分分别为11分、10分,多巴丝肼片减为1/3片;治疗第21 d,腿部不适基本消失,睡眠质量提高,精神状态佳,停服多巴丝肼片,IRLS及PSQI评分分别为4分、2分。

按:研究表明,多巴胺D2受体数量及亲和力降低,以及黑质纹状体突触前多巴胺功能下降可与RLS发病有关[8]。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RLS症状,服多巴丝肼有效,故病因可能与脑内多巴胺障碍有关。该患者平素体弱,脾气亏虚,纳呆食少,气血生化乏源,筋脉不荣,故腿部麻木痠楚;气血不足,清空失荣,故头晕目眩。治以养髓健脾、益气养血为主。采用“丰”字头针、辨证配以相应体针,以气海、足三里、悬钟补脾益气,充养脑髓;配血海养血通脉;配安眠、神门以安神助眠,泻申脉、补照海以泻阳跷脉、补阴跷脉而增强安眠作用。治疗21 d,效果显著,并且避免了患者因长期服用多巴丝肼而引起的胃肠道不适、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小 结 RLS为中枢神经系统难治性疾病,西医主要以多巴胺制剂及营养神经治疗,但长期服用多巴胺制剂可能伴随胃肠道不适、血压下降,焦虑、抑郁、定向力障碍及运动障碍等一系列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而采用针刺方法治疗疗效肯定,且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易于患者接受。头部“丰”字取穴法主以调理督脉气血、补髓安神,配以膀胱经、胆经在头部络属部位,通督健脑,宁神止动;在此基础上结合大脑皮层运动、感觉中枢在头皮投射区进行取穴,通过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来促进局部组织功能恢复,临床取得显著疗效。但本法取穴较多,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痛苦,下一步应在长针透刺结合头部“丰”字取穴治疗上展开研究,减轻患者痛苦。

[1] 史洁,耿同超.不安腿综合征[J].中国神经科杂志,2006,39(7):493 -495.

[2] 牛浩洁.疏肝祛湿汤治疗不宁腿综合征58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0):1477 -1478.

[3] 石奕丽,王跃民.针刺加中药熏洗治疗不宁腿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3,23(11):651-652.

[4] 张盼.针刺“百会”、“命门”穴区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NO、nNOS及行为学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

[5] 张洋.针刺“百会”、“命门”穴区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GSH、GSH-PX及行为学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

[6] Mathis J.Update on restless legs[J].Swiss Med Wkly,2005,135(4748):687 -696.

[7] Buysse DJ,Reynolds CF 3rd,Monk TH,et al.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J].Psychiatry Research,1989,28(2):193 -213.

[8] Michaud M,Soucy JP,Chabli A,et al.SPECT imaging of striatal pre-and postsynaptic dopaminergic status in restless legs syndrome with periodic leg movements in sleep[J].J Neurol,2002,249(2):164 -170.

猜你喜欢
体针丝肼黑质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磁共振ESWAN序列R2*值与酪氨酸羟化酶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在4种溶出介质中多巴丝肼片的溶出曲线评价
帕金森病患者黑质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体、火针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耳穴按压配合体针治疗酒精成瘾临床分析
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帕金森病患者黑质铁含量▲
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H-MRS检测早期帕金森病纹状体、黑质的功能代谢
颤止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