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别嘌呤醇致剥脱性皮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2015-03-20 09:26赵艳,段月明,邢淼
护理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别嘌呤醇观察

口服别嘌呤醇致剥脱性皮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赵艳,段月明,邢淼,方媛媛,孙达,田佳玉

关键词:别嘌呤醇;剥脱性皮炎;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5

作者简介:赵艳,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434000,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段月明、邢淼、方媛媛、孙达、田佳玉单位:434000,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收稿日期:(2014-04-14;修回日期:2014-12-20)

别嘌呤醇在临床应用已经超过30年,是广泛使用的降尿酸药,其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等,而剥脱性皮炎少见[1]。近年来使用该药出现药疹的比例在逐渐增加,且重症药疹也越来越多。药物过敏引起的剥脱性皮炎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该病起病急,常伴有寒战、高热,严重损伤皮肤及黏膜,重症病人可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我院风湿科自2009年开始,对别嘌呤醇致剥脱性皮炎病人进行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3月我院风湿科别嘌呤醇致剥脱性皮炎病人12例,均明确诊断为痛风,在急性关节炎期恢复后开始初次服用别嘌呤醇。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6岁~81岁,平均45岁。7例病人在家服用后出现发热、全身性的皮肤潮红、肿胀而来我院,5例病人在院期间服用别嘌呤醇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糜烂、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并且伴有全身水疱、糜烂,尤其以颈部、胸腹背部为重。从服药到出现皮炎时间为24 h至1个月。病人均有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38.7 ℃,其中7例合并有2种以上的原发病,3例有原发性痛风性肾病,并排除其他导致皮疹、发热的疾病。所有病人均及时去除病因,停用可疑药物,通过补液抗感染、激素、抗过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营养支持和精心护理及合理饮食指导等措施,病人均痊愈出院。

2护理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1.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剥脱性皮炎病人发病急、皮损广泛,有不规则发热,4 h~6 h监测1次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记录24 h出入量,并详细记录高热时给予的降温措施。

2.1.2观察皮肤变化密切观察皮肤颜色,详细做好交接班记录,如剥脱部位有无减轻,渗液有无减少,有无新发皮损,口腔黏膜表面糜烂有无好转,眼睑水肿有无消退等,认真交接,为治疗提供依据。

2.1.3观察药物反应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如用药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等应立即停药。由于病人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要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消化道情况,并密切观察大小便等,注意有无肾功能损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详细做好记录。

2.2皮肤及黏膜护理

2.2.1皮损的护理剥脱性皮炎的皮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能有效地保证治愈和预防感染的发生[2]。由于病人皮肤脱落,对冷空气相对敏感,病室内湿度40%,温度22 ℃~24 ℃,这样有利于皮肤干燥,减少渗出,保持创面清洁。将坏死的上皮及时清除,用无菌剪刀将翘起的上皮剪掉,对大片脱落的皮肤,每天用凡士林纱布敷于患处,每日3次,每次15 min,对新长出的皮肤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喷洒,促进其表皮生长。

2.2.2保护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凉开水清洁皮肤,治疗操作中要保暖,避免受凉。床上置弓形架,定时更换体位,2 h翻身1次,避免拖拉,采取暴露疗法[3]。随时更换污染的被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压疮的发生。同时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嘱其注意个人卫生,及时修剪指甲,不要搔抓皮肤,以免损伤发生感染。

2.2.3黏膜护理

2.2.3.1口腔护理本组病例有5例出现口腔糜烂,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黏膜出血。每日用碳酸氢钠和生理盐水溶液交替洗口,唇周涂林可霉素甘油,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病人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2.3.2眼部护理指导病人勿用手揉眼睛,病人眼睑肿胀,每日用生理盐水纱布敷眼2次,每次15 min,用左氧氟沙星眼液滴眼,每日4次,每晚睡前涂用托百士眼膏,使眼睑与角膜隔离,防止粘连和继发感染,减轻病人疼痛。

2.2.3.3会阴部护理指导病人每次小便后要保持会阴部皮肤黏膜的干燥,用凉开水清洁会阴,并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以减少尿液的刺激,必要时用红外线照射,保持干燥,避免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本组病例无感染发生。

2.3饮食护理由于病人皮肤大面积脱落,渗出液较多,病人会丢失大量的蛋白质,易造成低蛋白血症,加上口腔糜烂,张口困难,饮食主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肪的流质饮食为主,鼓励病人少食多餐,适量饮水,增强机体抵抗力,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或血浆,加速治愈,促进康复。

2.4静脉通路护理病人皮肤角质受损,给穿刺带来了不便,为保证用药,减轻病人的痛苦,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每日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切口敷料,用无菌纱布包裹裸露的接头,输液完后正压封管,有效防止了医源性感染,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便利。

2.5预防感染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将病人置单间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每日2次紫外线房间消毒,每次30 min,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桌面,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拖地2次,每周做空气监测,控制探视,医务人员进出戴口罩,减少感染的发生。及时更换被褥、床单和纱布垫,避免皮肤糜烂面的摩擦,防止交叉感染。

2.6心理护理剥脱性皮炎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大面积剥脱、糜烂渗液,易继发感染,时有恶臭[4]。因此,病人情绪低落,易焦虑、恐惧,加上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治疗费用较大,病人顾虑重重,且担心预后较差,在护理过程中要多关心,消除病人的不良刺激,并介绍已成功治疗的病例和临床经验,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多与其沟通,鼓励倾诉自己的感受,及时解决病人的合理要求,取得病人的信任,配合治疗和护理。

2.7健康指导提醒病人不再使用导致本次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对治疗好转出院的病人,指导其定时定量服药,注意皮肤护理,避免使用肥皂和热水擦洗,防止日光暴晒,保持皮肤清洁,宜用温水洗浴,勤换内衣裤,坚持服药,防止自行减药而引起疾病反弹,指导其定时随诊,学会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皮肤情况,不适随诊。

3讨论

本组病人经过有计划的制订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12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由于别嘌呤醇药物不良反应潜伏期较长,今后在选用此药时必须引起重视,需严密观察,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制度,预防感染是护理剥脱性皮炎的关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增强机体抵抗力,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89.

[2]彭雅.重症多形红斑患儿护理体会[J].中国皮肤病性病杂志,2002,16(1):50.

[3]李慧芳,郭金凤.3例剥脱性皮炎病人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12C):3345.

[4]高广程,曹仁烈.药物性皮炎15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病性病杂志,1998,12(2):275.

(本文编辑苏琳)

猜你喜欢
别嘌呤醇观察
别嘌呤醇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思维绘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控制尿酸 安全为重
双醋瑞因联合别嘌呤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锶矿泉水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影响
别嘌呤醇对高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性的影响
314例别嘌呤醇药疹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