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讲”

2015-03-21 03:06
学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教给新课程语文

正确看待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讲”

张琼文 (江苏省新沂市新店中学 221400)

语文教学十分注重听、说、读、写。听为倾听,包括识记与思考;说为口语表达,体现短时间内的语言组织架构能力;读为阅读,考验读者对作品的感悟与品味水平;写为书面表达,更多地表现作者对材料的选择、详略与先后的安排以及为作者情感、作品主旨服务的能力,它是听、说、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的说,也即“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讲,这又包括教师的讲和学生讲两部分。

语文 教师讲 学生讲

语文教学中的说,也即为“讲”。语文课堂中的“讲”,不外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教师的“讲”,一个是学生的“讲”。

一、教师的“讲”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讲”是十分必要的,不可能不讲。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讲”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抓住重难点“讲”,“讲”要少而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而言,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的时间和“讲”的内容都相对较少,要求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去理解、去运用。但是,教学的任务并没有减少,教师要想像往常一样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讲”就必须抓住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共性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而应放过那些枝节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2.要抓住时机“讲”,重在点拨,重在促进。教师的“讲”没有固定的时间,可以在学生活动前作提示,可以在活动后作总结,还可以在活动中进行指导。通常,所谓的“讲”的时机不外乎三个时间点:学生对自学感到困惑时,学生对问题产生争议时,知识新授时。此时,教师的“讲”要摆正位置,是点拨,是引导,是帮助,而绝不是代劳。此外,教师也应明白,新课程改革下的“讲”只是强调要少讲,而不是不讲。在这三个时间点时,教师的“讲”就十分有必要,要大胆讲,系统讲,甚至要大讲特讲。因为此时的“讲”,可以解开学生心里的谜团,可以澄清学生心中的认识,可以使学生接受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相结合,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要“授之以渔”,教给方法。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讲”也同样是为了“不讲”。要想减少教师的“讲”,甚至达到“不讲”的目的,就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提高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少讲多练,注重总结与推广,提高“实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授之以鱼”永远比不上“授之以渔”。

4.要准确、简明、有条理。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可供教师“讲”的时间其实并不多。但在有些内容、有些节次,甚至在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特殊情况下,教师的“讲”又必不可少。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对教师的“讲”的要求就较为严格,甚至是很苛刻。“讲”的内容要准确,要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讲”的语言要简明,要抓住要点,要有条理,要通俗易懂。教师的“讲”绝不能言之过繁,言之过深,拖泥带水。

二、学生的“讲”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对象,必然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不可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必然要和教师、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的“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学生的“讲”其实是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方法、技能等,进行内化、吸收、展示的一个互动过程。学生的“讲”,在刚接触这样的课堂时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不少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懂得了解题的方法与思路,但是不能有效地进行表达,和同学间的互动开展不起来。我认为,对于学生的“讲”,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引导,教给方法。单纯的谈“讲”对于学生而言,绝对算不上是新事物,只是以前学生的“讲”大多仅仅局限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被动的成分要多一些,而现在的语文课堂中则要求学生的“讲”更具主动性,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刚开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关键的时候、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如常用的句式,常用的表达方式,常用的逻辑推理,常用的观察、研究方法等。“学讲方式”是以学生个体主动积极的自学为学习形式,以师生间合作互动为主要上课学习组织方式,把“学生学进去”和“学生讲出来”作为新的学习形式指南和学习目的的归宿。这种方法是被教学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一种方法。

2.注意鼓励,使学生树立自信。要想让所有学生都敢于“讲“出来,要想让所有学生都能把“学进去”的东西或者是存在的问题大胆地“讲出来”,离不开教师及时的鼓励。尤其对于一部分平时就很少发言的学生,教师更要经常进行表扬,更加注意去发现其闪光点,让其逐渐树立起自信,自觉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交流中,引导他们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成为讲台的主人,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改举措,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提高。

3.循序渐进,由易入难。学生的“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由刚开始的讲一句话到讲一个小问题,由听别人讲到尝试进行复述再到自己学着讲,由罗列知识点到抓住要点,由杂乱无章的叙述到有条理地表达一个观点,从而使学生逐渐学会将自己“学进去”的知识或存在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有效地表述,进而能在同学之间展开正常的探究与交流。

4.小组合作,互帮互助。无论是课前的自学,还是课中的讨论,乃至课后的巩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都很大。组员之间可以对“讲出来”的东西进行补充、完善,小组之间还可以开展一些小型的竞赛活动,力争使“讲出来”的内容能够抓住重点,且表达简明扼要、有条理。

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将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讲”有效结合在一起,都达到言之精、言之凿,逐渐构建一种常态化的课堂,语文课堂教学乃至课程改革才能够取得成功。

[1]王若兰.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天空[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1).

[2]石险峰.让学生做讲台的主人[J].语文教学通讯,1999(3).

(责编 张文娟)

猜你喜欢
教给新课程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这些年,母亲和孩子教给我的那些事
诸子百家教给你幸福的四个秘诀
那些李宇春教给我们的事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