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患者图书馆概述

2015-03-22 03:01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图书室图书馆员研究会

阅读作为医疗的辅助疗法近年受到国内外信息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关注。1984年,国际图书馆联盟(IFLA)在《图书馆为医院病人和残疾人服务纲要》中强调了阅读治疗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患者图书馆应该成为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在给人们提供健康教育的同时,也为医院增添一份温馨与活力。日本的患者图书馆事业历经50多年的发展,在制度上与实践上都较规范,对我国患者图书馆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1 历史

自20世纪30年代国际图书馆联盟(IFLA)提出患者图书馆以来,已有80多年的历史。日本医院的患者图书馆最早是由志愿者组建的,1962年日本名古屋国际妇女俱乐部申请进入名古屋市立大学医院设置患者图书室并开始工作,1964年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附属医院开设了患者图书服务小组,1966年大阪红十字医院依靠志愿者协会开始流动图书外借服务[1],1970年京都南医院在医务人员的医学图书馆中为患者开辟了患者图书角,1974年日本成立医院患者图书馆协会,会员由医师、护士、药剂师、临床检查技师、医学图书馆员、公共图书馆员、教师和原住院患者及其他一般市民组成,该协会于1978年创办《医院患者图书馆》杂志。1974年日本首次进行“患者利用图书馆全国情况调查”(患者间的相互借阅及妇女志愿者提供借阅),1984年进行第二次全国调查时主要由公共图书馆提供借阅服务,1994年第三次调查时医院图书馆开始参与这项服务并为患者提供书籍[2]。

日本图书馆协会正式提出此议题是在1986年IFLA东京大会的“医院图书馆会议”上,但当时无论是日本的图书馆员还是医务人员对患者图书馆的了解还很少,全国实际开展服务的患者图书馆也很少。

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医疗问题的普遍关注,医疗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变革:从医护人员优先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医务人员开始致力于患者图书馆事业。作为医疗消费者,市民也积极对医疗服务献计献策。20世纪90年代后期,设置患者图书馆的医院数量与日俱增。如今,日本的医院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摸索各种服务模式。患者图书馆作为重要机构,日益显示出其积极作用[3]。

2 现状

据调查,20世纪80年代日本面向患者和家属设置的患者图书馆只有3所,进入90年代每年增加1-2所,2001年以后每年新增4-6所,现共有60多所。这除了人们对于医学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外,还与医院人性化服务密不可分。在日本每建一所新的医院或诊所,患者、地区居民、患者团体和福利团体都要求设立患者图书馆,而这也是医院功能评估的需要。在其评估项目中有一条专门针对图书部门改进工作的评价,即“近年来为患者、家属以及居民订购了多少有关保健、医疗、福利的书,为提供有关健康教育和医疗信息做出了多大的贡献”[1],这无疑推动了医院患者图书馆的发展。

日本具有世界标准的患者图书馆(有专职馆员、图书馆设施、资料)成立于2002年。之前的患者图书馆多数是提供善意的帮助,服务并不全面。2002年9月,静冈县立静冈肿瘤中心成立了患者图书馆,占地120m2,面向所有患者、家属和社会人士开放,有专职图书馆员;开馆时间为上午9点—下午5点,每人每次可借阅3册图书,期限为2周。该馆拥有医学书刊、一般图书和视听资料,馆藏图书涉及肿瘤、临终关怀·姑息医疗、思考生命、生活习惯病、健康生活·强身健体、女性身心、儿童身心、老年人身心、心理健康、身体、疾病、检查、医学辞典、药品、病中日记·纪实作品、社会福利制度、预后护理、后遗症·副作用对策、疾病预防等多个领域[4](表1)。

表1 静冈县立静冈肿瘤中心患者图书馆概况

3 服务

患者图书馆起初的主要作用是安慰和鼓励患者,大多提供一些宗教书,后来扩展到娱乐书和一般教养书,再后来在终身学习、市民知情权、信息获取权成为公民基本诉求的时代背景下又开始向患者提供医疗信息等服务内容。患者图书馆已成为集教育、文化、医疗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知识机构,同时承担了终身学习、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信息无障碍支援等社会功能。

3.1 服务形式

日本的患者图书馆主要有以下几种服务形式(表2)。

表2 患者图书馆的服务形式

3.2 服务业务

患者图书馆的服务业务包括指导及读者教育(主题索引、书籍杂志的使用方法等)、阅览(借出、返还、督促)、参考服务(事项调查,书刊确认等)、馆际互借(馆际间信息和文献的复印)、特定主题文献检索服务、目录信息服务、复印、图书室消息的发布、声像资料的提供以及其他服务[5],其他服务包括患者对医学内容的咨询,疾病和治疗的咨询、生活咨询、福利制度的咨询以及面向患者及社会人士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如“学习会”、“志愿者会议”、“公开讲座”、“住院部的巡回图书”、“借阅服务”、“DVD放映”、“患者沙龙”、“倾听”等。

3.3 服务对象

据非营利组织“医疗品质研究会”的《患者图书室实态问卷调查结果报告书》显示,服务对象为住院患者、患者家属,占被调查图书馆(45所)的98%,为门诊患者服务的图书馆也有43所(占96%)。其他服务对象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护校学生”、“学生”、“肿瘤沙龙”、“孕妇学校”等[6]。

4 人才培养

患者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和培养问题一直很受关注。患者图书馆的馆员几乎都未受过专业的医学和护理学教育,大多只具备图书馆学知识,因此他们需通过参加各种研究会和学习会,不断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4.1 日本医学图书馆协会

日本医学图书馆协会(The Japan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简称JMLA)在患者图书馆员的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促进患者图书馆员的培养和素质提升,JMLA举办了一系列研究会、研修会、讲演会和普及活动,主要有“基础研修会”、“医学图书馆研究会”、“继续教育课程”、“日本医学图书馆协会·协会奖、奖励奖”、“研究辅助、奖学金辅助制度”。

JMLA认为,只有能够适应医学的进步和医疗的变化,提供相匹配的服务,对社会有贡献的馆员才有资格被认定为专业人员,因此从2004年开始实施从基础到高级的信息专员认定制度。至2014年10月(第22次认定后),已有348名图书馆员(基础276名、中级21名、高级51名)取得了资格认证[7]。

4.2 各种研究会

对于确立职业制度不可或缺的继续教育,除了JMLA组织的各项活动,还有以大学图书馆为中心的继续教育,或团体围绕相关主题召开的研究会、研修会等。

此外,患者图书馆员自发组成的学习会和研究会一直存在,其中以1984年开始的医学情报服务研究大会为代表。该研究会最初召开小范围的会议,近年逐渐形成大规模的集会,每年在全国各地举办一次为期两天的研究会,每次参加者200人以上,是其他研修会和研究会所罕见的。此外,生物医学图书馆员研究会(1982-),医学用语研究会(1982-)等都是利用业余时间举办的学习研究会。

4.3 自发学习

患者图书馆员仅参加上述会议是不能完全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患者图书馆员需要具备图书情报学、医学、外语(尤其是英语)三项基本技能,而后两项对大多数馆员来说基本上是空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因此,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学来弥补这一欠缺是非常必要的。

在日本,也有患者图书馆在馆内开展馆员学习会。如庆应义塾大学信浓町媒体中心的馆员教育开办于1955年,20世纪70年代主要学习医学专业的讲义,80年代开始阅读外国文献,90年代聘请专业讲师教授医学知识。之后虽中断过,现已恢复,转变为集中学习与患者图书馆业务紧密相关的知识。

关于医学知识,可以通过阅读基础医学教材或翻阅主要医学期刊目录等方法来学习。如医学用语研究会就是通过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制的权威性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表》(MeSH)来系统地学习医学知识,并不定期地举办学习会,以期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

关于语言,不论是医学还是图书馆学,阅读先进的欧美国家的文献都是必要的。美国医学图书馆协会(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MLA)举办的继续教育准备了从初级到高级共几十种分级课程,这对于患者图书馆员来说都是宝贵的学习教材。为此,馆员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8]。

5 团体与个人的带动

5.1 日本医院患者图书馆协会

创立于1974年的日本医院患者图书馆协会(简称JHPLA)是全国性非营利组织,旨在向全国医院普及患者图书,促进医疗服务的发展,其主要活动包括与患者图书馆相关的调查、研究、咨询,协会出版物《医院患者图书馆》(每年2期)的出版发行,网站的运营,WEB患者图书馆的运营,主办、共同主办或赞助全国会议、演讲会、研修会、参观见学会等[9]。

5.1.1 WEB患者图书馆

由JHPLA负责运营网站,通过网站可以查到如下信息:治疗方法和药品、医院的实力、患有同样疾病的病友(与病魔抗争的记录、病友会)、误诊和疑难杂症、肿瘤信息、专门治疗某种疾病的专科医院和医生、预防疾病(疾病的预防,健康维持、促进、保健)、生活习惯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医疗费用、不方便与医生交谈的问题(排泄、疾病与性等)[10]。

5.1.2 培训讲座

JHPLA从2004年开始举办面向患者图书馆员的医学讲座,至今已持续11年,来自公共图书馆、医学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研究所图书馆等各领域的图书馆员都参加过培训。2014年举办了5次培训,讲座涉及的内容有医学概论、解剖学、生理学和患者图书馆资料论(健康、医疗信息素养论)[11]。

5.2 日本医院图书馆协会

日本医院图书馆协会(旧称医院图书室研究会,简称JHLA)于1976年3月成立,以日新月异的医学医疗界中医院图书室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医院图书室的任务可分为诊疗支援、教育支援、研究支援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患者和家属。为此,JHLA不断推进会员获取信息,加强图书室与会员之间的紧密合作[12]。

JHLA对于患者、家属或一般人提出的关于身体、疾病、治疗等方面的问题给予支援,主要方式为设立患者图书室和提供资料与信息。支援患者图书室的创建,对首次开设患者图书室或运营上有困难的医院给予支援[13]。截至目前,隶属于JHLA的患者图书馆近50所(表3)。

表3 日本医院图书馆协会下的患者图书馆[14]

5.3 菊池佑

菊池佑为日本图书馆协会残疾人服务委员会委员、日本医院患者图书馆协会会长、国际图书馆联盟(IFLA)常任委员,他常年致力于研究患者图书馆事业,担任《IFLA医院患者图书馆指南2000年版》英文版的评定咨询委员,同时也是日语版的负责人,至今发表学术专著3部:《患者与图书馆》(1983年)、《医院患者图书馆:其作用和必要性》(2000年)、《医院患者图书馆:向患者、市民提供教育、文化和医疗信息》(2001年)。其中《医院患者图书馆:向患者、市民提供教育、文化和医疗信息》是作者25年研究的集大成者,汇集了多年来的精华论文和研究成果。菊池佑1975年至今发表在图书馆学、医学、一般社会科学期刊和报纸上的论文、演讲、报告共计175篇[15]。通过对美国、英国、瑞典、法国、德国、波兰等国患者图书馆事业的大量研究,不断推动着日本患者图书馆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6 结语

“患者生病后依然是市民,依然享有作为市民的各项权利,有权享受教育、文化、医疗信息服务,为此医疗环境的整备刻不容缓”[16]。患者及其家属通过阅读书籍可以获取医学知识,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患者图书馆在医患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为患者融入了真诚,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亲切感,医患关系向着平等、互相尊重的方向转变;患者图书馆还拓宽了医院的服务领域,提高了服务质量,使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上升。患者图书馆不单单是为患者及其家属服务的问题,也是一般市民的问题,甚至是全体国民都需要面对的课题[17]。

目前,我国只有极少数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阅读服务,在服务内容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满足不了大众的医药卫生需求[18]。日本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国内医疗机构和相关管理部门学习借鉴。患者图书馆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图书馆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参与和研究,更离不开社会公众关注,因为它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体验。

猜你喜欢
图书室图书馆员研究会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波兰睡眠研究会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日本的红楼梦研究会访问记
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召开换届大会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