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医学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论文选题特征

2015-03-22 03:06金立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硕士论文情报学情报

, ,金立

学位论文是学生为了获取学位向学校或其他科学研究单位提交的学术研究论文。博硕士论文选题一般都是某一学科急需解决的、重要的、前沿性的理论或应用方面的课题,能代表和反映该专业领域当今的发展水平和趋势,内容新颖、专业性强、信息量大、情报价值高[1]。本文分析了我国部分医学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的硕士研究生在选题方面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MFD)为数据源,检索获得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中南大学医学技术与情报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单位2004-2013年医学图书情报相关专业硕士论文218篇。上述9个单位在医学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硕士论文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该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

1.2 研究方法

认真阅读硕士论文,记录研究类型、题目、摘要、关键词等信息,将其量化为指标后,用Excel及GraphPad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内容特征

研究发现,医学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论文选题涉及面广,但大都围绕医学相关学科展开(表1)。

表1 医学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论文选题内容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涉及医学的硕士论文选题占绝大多数,凸显了医学图书情报学的医学属性。其中医学信息、医药相关、医学图书馆、医学个案研究的占比均超过10%,属于热门选题。另有11.93%硕士论文选题与医学无关,与普通图书情报学研究论文选题无明显差异。

2.2 方向特征

依据图书馆学学科分类[2],将218篇硕士毕业论文按其选题研究方向分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及情报分析研究、信息理论及技术与服务、网络与数字化、相关产业研究、其他等6个类别。以2009年为时间节点,观察前后两个阶段各类选题论文的数量变化(图1)。

图1 我国部分医学图情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特征

论文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并影响了课题研究的方案、过程以及要达到的效果等诸多方面[3-4]。从图1可以看出,图书馆学、情报学及情报分析、信息理论及技术与服务、网络与数字化仍是研究的重心。在这四大方面中,情报研究、信息服务、文献计量三大研究方向的占比均超过10%,是热门选题;而有关期刊研究、信息组织、数据挖掘、文献检索、出版发行及教育研究的比重不足5%;剩余较为零散的选题被划归为其他类别,占7.8%。

从选题时间上来看,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09年以前为80篇,之后为138篇。除情报学及情报分析在数量上随年代变化持平外,所有选题的时间趋势和总趋势相符,呈现上升趋势。

2.3 方法特征

通过研读文献发现,硕士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呈多样性(表2)。

表2 我国部分医学图书情报硕士研究生论文研究方法

注:采用率=(采用次数/总论文数) ×100%

由表2可知,硕士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传统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高达48.62%。在其他类研究方法中,可以见到如SWOT、趋势外推、德尔菲法、实验法、模型构建等传统研究中比较少见的研究方法。另外,多数硕士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不单一,通常是综合了多种研究方法。

3 结论

3.1 学科联系面广,注重实践

从内容上看,医学图书馆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内涵,尤其是医药文献研究和馆藏资源建设两大块,具有代表性的有《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应用框架研究》等。医药(器械)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新药(器械)的企业、研发、上市、监测等多个方面的对策、影响、规律以及评估研究,选题新颖,研究内容宽泛,针对性强,如《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的特征与发展规律研究》等。医学信息选题则主要集中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方面,研究内容相对比较集中。医学个案研究主要是应用类研究,体现在新技术和具体病案的研究上,如《单克隆抗体文献信息分析可视化研究》这一类论文,内容相对专一,研究深入且有针对性。军事医学类研究主要是研究军事医学情报领域的理论、策略、模型等研究及极端恶劣情况下的特种医学情报服务等,选题实用性强,与国际局势热点有紧密联系,如《生物恐怖袭击医学救援信息系统的建立》。医学教育类则结合了教育学和图书情报学的相关知识,主要集中在网络学习及教学研究方面。其他类则是一些研究较少的选题,有模型构建、古本古籍研究等。

由此可见,医学图书情报研究生选题在医学大专业背景下呈现贴近应用、注重实践的特点。

3.2 外延研究丰富,存在薄弱环节

由图1可知,传统选题特征并没有随时间推移而呈明显变化,整体方向变化不大,研究内容日趋丰富,涵盖面从单一的医学图书馆问题逐渐过渡到结合了图书情报研究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医学背景下的其他问题,尤其是应用性选题的比重逐年增加。对外延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拓展医学图书情报学的学科范围。从表1发现,将图书情报学和医学背景剥离开的研究只占极少比例,对图书情报本体研究的比重也不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归结为3个方面[5]:一是图书情报学科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研究生时间有限,对挖掘难度相对较大的图书馆内涵问题有着现实的困难;二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技术和市场化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对图书馆本体问题的研究有影响;三是医学图书情报单位在资金和研究投入上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常与其所在上级院校或机构的研究大方向相关。

由表2可知,传统研究方法仍占主导地位,大多数选题采用了多种方法,但非传统研究手段比较少见。综合对国外同类研究进行阅读发现,现场及实验室实验、二手数据、描述性分析、公式推演等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而国内仍以定性研究为主[6]。下一步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提高医学图书情报整体研究水平,加速融入国际主流研究。

3.3 选题时代特征鲜明,与时俱进

2009年前的选题多集中在情报分析和信息理论领域,对医学图书情报学科本体研究的选题质量普遍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文献计量”这一题材在2009年前呈现井喷式发展,选题目的并不明确,跟风选题的现象严重。2009年中央下发文件,将信息化确定为我国医药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对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起到了指导性作用,逐步结束了研究方向不明确、“一窝蜂”的现象[7]。2009年后的选题多贴近应用,注重实践,尤其是医药卫生领域的信息技术、网络化、数字化有了长足发展。此外,学科发展改革、教学培养等内容的选题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4 培养单位各有所长,军事题材贴近实战

9所培养单位的选题虽有一定的交叉,但是具体的研究内容又有着鲜明的特色和方向。其中,吉林大学医学信息学科注重在网络化、信息化平台下研究问题,既有医患、医教等研究,也有与信息学科自身发展紧密相连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的选题与医疗紧密相关,主要有对医疗模式的探索、对区域卫生健康情报的搜集等;中南大学的选题则多关注医学图书情报发展及个例的情报分析等内容上;协和医学院利用自身丰富的医学资源,在医疗卫生信息化上有一定的涉及,而且在对时下热点焦点医学问题、国内外差异上有着深入的分析和对比。

中国医科大学的选题主要集中在医学情报分析方向;中国中医科学院选题则秉承中医特色,包罗了图情研究的大多数方面。

3所军内医学图书情报人才培养单位的硕士论文选题具有相应的军事特色,10年间课题涉及军事医学的选题在数量上变化不大,但在内容上从基础研究层面引申到了国外军事、航海航天、反恐应急、信息化保障等与应用及实战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强军目标的提出[8],使涉军医学图书情报单位转变思想,确立为军服务的目标,了解国内外军事医学重大难点,明确为军服务的方向,并积极配备人才,提高为军服务的能力。

4 结语

随着国内医学水平的发展和科研的切实需要,医学图书情报单位作为医学资料来源及获取的重要渠道,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回顾过去10年医学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论文的优秀选题,有助于发现和总结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趋势。

猜你喜欢
硕士论文情报学情报
开放与融合:公安情报学进入情报学方式研究*
情报
情报
情报
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
Next-Generation Materials for Cutting Tools: Superhard Materials
国内图书馆情报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博硕士论文计量分析
卷首语
交接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