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办学 打造现代化示范学校

2015-03-23 00:54杨序辉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课间校园学校

□ 杨序辉

特色办学 打造现代化示范学校

□ 杨序辉

利川市第二民族实验小学。

魏巍齐岳,悠悠清江,孕育了一个年轻的生命——湖北省利川市第二民族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二实小)。成立于2012年5月的二实小,目前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7003平方米。现有学生2943人,教师92人,教学班34个。

三载岁月,二实小在利川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鼎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呵护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尚品立行 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以争创州内名校为目标,着力打造品牌学校。现已发展成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示范学校。学校以多元化课程建设为抓手,在开展道德讲堂、安全教育、艺术教育、信息化教育等方面积极实践和探索,培养了学生良好品行,促进了特色学校创建。

学科教学信息化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二实小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变革学科教学。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运用多媒体,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易”起来、“阔”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频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借助于互联网庞大的信息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发散学生思维,提升教学质量。

运用多媒体,构建活力教学课堂。生活情境和已有经验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生动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把这些教学资料片断插入多媒体课件,能把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让课堂透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进信息化教学上,学校强调老师要认识到课件的画面生动展示和自己的单向控制,当教师的“牵”大于教师的“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便和传统教学一样,仍得不到较好的体现;而且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也根本满足不了教师大量的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让教学手段“活”起来。

教育内容多样化

民族文化教育。二实小把土家族、苗族中的优秀非物质文化引进校园,通过进教材、进课程、进课堂的“三进”方式与学校体艺教学有机整合。从2014年初就组织教师编写了民族校本教材,研发适合在校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使国家课程得到补充和延伸。搜集整理土家族和苗族民风民俗常识,以此为基础向学生介绍土家族、苗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学校还将各学科进行知识整合,音乐课增加了土家族、苗族歌舞内容,美术课增设了土家剪纸等教学内容,体育课上指导学生踩高跷、打陀螺、舞板凳龙等,使这些民族体育、舞蹈等到了发扬和传承。在学校校园文化中注入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德育教育。三年来,学校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使教育内涵提升,引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特别是行进管乐队、鼓号队、民乐队、合唱团、舞蹈队、书画组等一批社团项目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三年间获得过全省“大家唱、大家跳”艺术节比赛“全能奖”、省少工委鼓号队展演“最佳风采奖”、市艺术节展演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一等奖等奖项,还多次在湖北“黄河美育节”中获奖。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除了艺术文化教育,二实小也紧抓道德教育。今年9月学校开展了“笃学尚行 止于至善”的道德讲堂活动,唱响道德名曲,观看道德故事,朗诵道德经典,倾听道德感悟。旨在让学生“明德正心,尚善尚美”,让道德之花开遍学校。

平安建设成果化

校园安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点,也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工作的重点。特别是近年来频发的安全事故,更是让人们的神经几度绷紧,使学校安全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二实小近年来迅速发展,学生人数陡然增加,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决校园安全最突出的几个问题,确保学生在校、上放学安全,学校推行了一系列工作举措,其中“家校共建——家长志愿工作者”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学校与家长联合成立家长义工组织,几十名家长义工通过自己申请、学校规范培训、组长安排值班,不定期开展自己的义工服务。他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特长,分为交通组、餐厨组、卫生组、绿化组。其中,交通组、餐厨组和卫生组主要参与了学校安全工作管理。

校园艺术节风采。

交通组为学校解决的问题是保障学生上、放学时的安全。因为街道窄、学生多,低年级的学生家长大多都会接、送学生,平常放学时段通过校门前街道的人数高达两千多人,到了周五,六个年级同时放学,人流量更是密集,加之部分家长和社会人员会在这一时间开车进出、个体小商贩在路边“截流打渔”摆摊设点,所以上放学必须治理拥堵,管好进出的人群和车辆,保障学生进出校园的安全。交通组的志愿工作者会在早上上学和下午放学两个时间段提前10分钟到达校门外的街道口,设立“上放学时段 车辆禁止通行”警示牌,并对无视者进行劝阻。

餐厨组的志愿工作者在学校参与学校食堂的管理。学校为近3000人提供早、中餐,食堂的容量有限,每次只能容纳400人同时就餐,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没有集体生活的能力,就餐习惯不好,给餐厅运行带来巨大的压力。学校食堂一直是家长关心而又无法了解的地方,许多发生在学校的食物卫生事故让家长心存疑虑。志愿工作者一方面和老师一起维持食堂秩序,指导学生就餐,查看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可以监督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是否良好、卫生条件是否达标,操作是否规范,让学校饮食质量、卫生情况都在家长的监督之下,共建阳光食堂,共同把好“入口关”。

卫生组的志愿工作者在学校参与学校环境卫生及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的管理。学生下课后在校园活动时,是需要有大人监管的。许多课间发生的事故都是因为疏漏和麻痹造成的。虽然老师们会在课间进行巡查,但是学校宽、学生多,难免会有巡视疏漏地带。卫生组的志工在课间也会加入老师巡视的队伍,一面敦促学生不乱丢,及时清扫,保持校园卫生;一面看管孩子们课间活动是否在做危险游戏,是否有拥堵楼道的情况,发现有危险的情形及时制止,避免课间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校的平安校园建设,受到恩施州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暨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好评,在恩施州第二届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二实小的特色校园建设得到了各主管部门及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肯定:2013年8月,被恩施州委州政府表彰为综合办学“先进单位”;2013年9月,学校食堂被利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定为市级“红旗食堂”;2013年12月,被恩施州语委评定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2014年被评为年度教育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和年度平安校园。在新的时期,特色校园建设任道而重远,二实小将聚合全校师生之力,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争取再创佳绩。

(作者湖北省系利川市第二民族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宋潇

猜你喜欢
课间校园学校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校推介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