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3 06:08鲁西
天工 2015年1期
关键词:釉里红瓷瓶青花瓷

文 鲁西

文 鲁西

《二龙穿花》(青花釉里红) 朱景明/作

《宝相花》(青花釉里红) 朱景明/作

提起朱景明的名字就与瓷粘在一起,这种由然而生的关联终因是他与瓷的交融,冥冥之中与瓷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

他使人敬重,绝不是因为他是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景德镇莲花塘画院院长,朱公窑坊创作室主任等一大堆油光发亮头衔的缘故。也不是因为他自幼受其父朱才涛(景德镇颜色釉专家)言传身教。真正使人叹服的是他青花釉里红、粉彩、高温窑变颜色釉等娴熟的陶瓷技法,以及他创作的不可复制的作品。

纵观朱景明的从艺之路,遵古复古是他的主线,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断夯实祖辈传统技艺,并使之有机融入到遵古复古的再创作中去,与之同时,结合现代审美意向,开发新品种,使得他的作品不仅有古韵又有新意。

如他的青花瓷瓶,花朵与齿叶错落有致,自上而下,繁而不乱,精而不简,浓色不沉,浅色不淡,似乎不是出自人的设计与布局,一枝一叶呈现出火苗的形状,火与土选择在瓷瓶上联姻,是巧合,还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必然结果,一只青花瓷瓶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一个从泥土里绽放出的生命,必定暗含了许多从无到有的玄机。

土壤与云水,一个是千年不移的守候者,一个是移情别恋的流浪者。它们相互融合的本身就足以使人产生强烈的期待欲,所以,多么离奇的揣测都在情理之中。土与水互为有无,互为寄存。水因土而长安,土因水而丰韵。土质中有别于景德镇之外的元素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中发酵、酝酿,这些颗粒之间的交媾缄无一语,持久而难断性别。一方独具特色的泥土似是专门为瓷器而生成,大自然的馈赠成全了生活和艺术。就像阳光成全了草木,爱情成全了青春,乌云成全了闪电,瓷,成全了朱景明的梦想。

《二龙穿花》(青花) 朱景明/作

《福禄万代》(青花) 朱景明/作

生泥,经过多次摔打、揉搓、除杂、静养,最终折腾成如面的熟泥,主要靠工匠的经验,仪器一旦出现误差,就像一个被错判病灶的人。没有经过火的泥,缺少硬度,自身没有支撑点,任凭工匠随心所欲地拿捏。然而,工匠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眼力强者,也有眼力拙者,有心宽眼阔者,也有胸狭鼠目者,他们各怀心事,这些非艺术的品质能否呈现在形状、大小、色泽、图画各异的瓶坯上,是难以说清的事。但朱景明做到了泥、水、精、气、艺的内外合一。

从一把泥土到光彩夺目,受过的敲打、锤炼和隐忍,经受的磨砺,诸多因素搅拌在一起,揉搓进自身的形成过程,如此来看,一只瓷瓶的形成过程多像一个人秘而不宣的成长之路——波澜寓于平静。而朱景明就是那只圣手,他的瓷瓶暗含魂灵。

人与瓷结缘,人借瓷以达意,瓷因人而灵光。我有过一只青花瓷瓶,绝对出自朱景明之手。但令我十分遗憾的是,孩子在追打一只苍蝇时不小心将其碰碎。日后,我无法控制自己的眼睛,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地投向瓷瓶放置的平台。荷叶、根茎、云水、干净的蓝和幻化的鱼虾依旧站立在原地——光彩熠熠,状如水晶。

朱景明

号悟真,1969年出生于景德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85年在古窑瓷厂从事仿古工艺制作,有幸得到多位仿古工艺大师指点,系统全面地掌握了仿古工艺的制作过程。

现任景德镇莲花塘画院院长,朱公窑坊创作室主任。擅长青花釉里红、粉彩、高温窑变颜色釉,陶瓷技术全面技法娴熟。

猜你喜欢
釉里红瓷瓶青花瓷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损坏了多少个瓷瓶
《 仕女图》粉彩瓷瓶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叶建新与釉里红
邱含作品
刘 威作品精选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纯净的青花瓷
釉里红与青花釉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