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需要机器人帮忙吗?

2015-03-24 11:43■文/林
中国质量监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子项目垃圾桶居民

■文/林 鸣

■文并图/阿 留

我们知道,垃圾分类是环保事业的重要一环。它旨在创造一个无垃圾的社会,一个使资源循环再生的社会,而这一切只需要人们的举手之劳。实话实说,就现阶段而言,我们的城镇垃圾分类工作做得相当初级。一般的居民小区垃圾桶分两种:一个是“餐余垃圾”,一个是“其它垃圾”。然而,就是这样广大居民也坚持不下来,理由是“怕麻烦”。由于管理部门对此有强制规定,且经常派员到现场监督。这么冷的天气里,保洁员们只好守在垃圾桶旁,用手分捡又湿又臭的垃圾。就在他们的身边,仍不断有居民将混在一起的垃圾袋抛入桶中。面对这幅情景,一位北京的高三女生看不下去了。这位名叫余飞扬的女生经调查发现,目前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较薄弱,就连很注重环保的家人有时也会不小心投放错误。这样不仅会为后期分类带来麻烦,还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于是,她利用课余时间,试图研制一个配合多传感器实现的“垃圾智能分类机器人”,俗称“会倒垃圾的机器人”。

这事儿“看上去很美”。然而垃圾分类的关键在于“人”,而不是拜托机器。当下很多国人跑到日本兴冲冲地抢购东西,但很少有人会去看看当地的垃圾箱。要知道,人家已将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做到极致,并不输于其精良的产品制造。据介绍,日本的垃圾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垃圾等。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前几年横滨市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细分为十类,并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试看其中几例:口红属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红管属小金属物;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如果不按上述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要说日本居民扔垃圾,真称得上是一丝不苟。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废弃电器被送到专门公司分解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就连制造商也没闲着——该国商品的包装盒上往往注明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印有如此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据说,很多日本人都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还有一条很重要:日本的垃圾分类工作真的是“从娃娃抓起”。儿童打小儿就从父母和学校受到教育,学着正确倒垃圾的方法。几年前,本人曾提出过建议:我们学校和家长,不妨经常带孩子去参观垃圾处理厂,也可组织“帮助家长倒垃圾”之类的活动。起码,要让他们分清两只垃圾桶吧?世界是他们的,垃圾桶当然也是他们的。

通过对比,似应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分类垃圾工作目前的失败,主要归结于公众的漠视懒惰、嫌麻烦和缺乏社会责任感。至于“垃圾智能分类机器人”,我想给这位女生泼点儿凉水,就算这个机器人设计完美,难道真的需要国家投入巨款、给全国的每个垃圾桶配备一个“卫士”不成?事实上,就连发达国家也没想着这类发明,而是拜托全体居民的自觉性。如果把倒垃圾的活儿也交给机器人,只能沦为国际笑话。

猜你喜欢
子项目垃圾桶居民
服务进程中消费者对子项目顺序的遵从性研究
石器时代的居民
垃圾桶等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活性炭为中心综合项目总体布局
飞进垃圾桶
基于案例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设备的设计
中国经济改革促进与能力加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