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快乐成长

2015-03-26 07:52宋小葛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异构一致性名师

宋小葛

2011年12月,我有幸成为李兰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一员,李老师底蕴深厚,热心教育,心里总是装着学生。几年来,我不仅从她身上学到很多专业理论知识,也被她独特的个人魅力所感染。在李兰老师的引领下,我们组成了一个温馨而快乐的集体。

一、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研究

2013年,我们围绕教学评一致性这一主题,在中原区和高新区开展了观摩课活动,然后由卢臻老师牵头进行评课。一路走来,我对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有了越来越深的感悟。

一是目标制定的合理性至关重要。目标是解决“去哪里”的问题,如果去哪里都不知道,那么后面的问题就无须讨论了。一节课的目标至关重要。所以,为了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结合课程标准、单元主题、教材本身和学生学情而定。每节课的目标不超过3个,教师在制定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层级,目标与目标之间应呈递进关系。

二是教学设计与目标保持一致性。有了目标,如何去实现,即如何安排整节课的过程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了使课堂更高效,教学环节必须与目标相匹配。整节课简单明了,环环相扣。

三是教学评价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实现评价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评价一般都是来源于目标,但都会高于目标,所以二者很难做到同步。简单地说,目标达到了,那么评价就得再提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否则就无法来评价目标了。

二、参与“同课异构”,在体悟中成长

历经两个学期的观课、评课、磨课,我已经能够运用教学评一致性的基本理念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接着,工作室继续开展“基于标准”的问题解决式教研,尝试构建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思想指导下的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形态。我们主要借助同课异构活动,引领工作室成员走专业成长之路,成为区域学科骨干。

工作室研究的第一个主题是: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说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形态。非常幸运,工作室选择我代表李兰名师工作室与中原区语文名师工作室进行同课异构,所用课文是《小圣施威降大圣》。

我们按照“备课—磨课—两区同课异构展示—校内再磨课”的程序举行研讨活动后,参与做课的学员及其他学员按照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再次进行教学设计,尝试构建不同文体的课堂形态。在这次活动中,我得到了工作室其他成员的鼎力相助。在正式上课之前,按照教研程序,我先在自己的学校上了一节课,大家听后真诚地给我提出很多建议。在大家的同心协力下,我信心倍增。

正式上课那天,我感觉基本上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叙写规范,可观察、可检测;学习活动或问题情境的创设紧紧指向目标;作业的布置意在检测目标的达成,与目标一一匹配。从条条框框上,似乎都符合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了,但我心里总有种莫名的失落感。这节课似乎很功利,为达成目标而努力,缺乏润泽度,淹没了语文的学科特性与教师的独特风格。

市教研室的卢臻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一节好的语文课,教学评是最基本的框架,但不能被此局限。我们既要高度重视,也不能过于工具化。一个语文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其生命力所在。这节课应该引领学生对文本挖掘得更深一些,就是要“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只有深入文本,文中的人物才能被我们唤醒,孩子们才能深入地感受到我们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这是一个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路走来,我非常庆幸自己能拥有这么好的交流平台。李兰名师工作室引领着我在一次次活动中充实着、快乐着、收获着。

(本栏责编 肖 飞)

猜你喜欢
异构一致性名师
离散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以“电解质溶液”教学为例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深度揭示小数本质的课堂教学——四位名师《小数的意义》同课异构的分析与启示
凝聚与铺张——孙绍振教授《以丑、呆为美》两岸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后记
浅议"名师"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