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物‘动’起来”课堂实录、反思及评析

2015-03-27 15:19执教者哈尔滨市爱建学校张伟露评析者哈尔滨市爱建学校赵丽娟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动玻璃苹果

◎执教者:哈尔滨市爱建学校 张伟露◎评析者:哈尔滨市爱建学校 赵丽娟

“让人物‘动’起来”课堂实录、反思及评析

◎执教者:哈尔滨市爱建学校 张伟露
◎评析者:哈尔滨市爱建学校 赵丽娟

【设计背景】

在“那一天,我很快乐”的作文写作中,我发现学生无论写什么样的内容都出现了描写不细致的问题,因此学生的评语中“动作描写不细致”是经常出现的字眼,学生对此也提出了疑问,针对他们的这一问题,我反复思考打算利用几课时来引导学生将动作描写细致。而此时又出现了新疑问:只引导学生将动作描写细致就足够了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做到将动作描写生动起来,因此我又设计了本课,先通过学生的例文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再从课内学过的经典文章入手,引导学生找到将动作写具体、生动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将学习到的方法融汇贯通,进而提升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描述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播放某小品视频),这个小品是通过演员哪方面的表演来表现主题的呢?(生答动作。)

师:动作描写的确对刻画人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今天我们就来一同研究一下如何运用动作描写让人物形象生动起来。

师:我们来看一个同学描写动作的片段:他拿着抹布擦了擦门玻璃,一会儿玻璃就干净了!这名同学把擦玻璃的过程写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这个片段描写的动作很单一。

生:擦玻璃的过程写得不够仔细。

师:动作描写不细致的确是一些同学在上次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有的同学就在SOS求救信中问道:如何让动作描写更细致。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二、让动作描写变细致

师:怎样让动作细致、具体起来呢?也许那些名家笔下的精彩片段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出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捕鸟”一段)在这一片段中,作者写“捕鸟”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好在哪里?

生:扫、支、撒、系、牵、看、拉、罩。

生:看到作者这样写我好像也会捕鸟了,因为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把捕鸟的过程分解了,一步一步地写清楚。

师:对于捕鸟这样的活动,如果我们可以把动作分解开来,那么动作就会更加具体。好的方法要靠实践去印证,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视频,大家先细致观察,然后将擦玻璃的片段丰盈起来。(播放视频)运用刚才总结出来的方法使擦玻璃的动作细致起来。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小片段与我们分享一下呢?

生:她先是认真地洗了洗抹布,然后用抹布擦了擦,擦完后,把抹布整齐地叠起挂在盆边。她抽出两张面巾纸,用嘴往玻璃上吹了一口气。她用两张面巾纸擦拭玻璃,发现上面有一块顽固的污渍,便用指甲刮了几下,门里门外反复仔细看,生怕不干净。

师:大家觉得这个小片段写得怎么样?

生:这个片段比之前的写得更加细致了,但我觉得“吹了一口气”换成“哈了一口气”会更恰当。

生:最后一个动作描写不够细致,我是这样写的:“她左看看,右看看,觉得还不够干净,又转到门后仔细地检查。”

生:有的地方动作衔接不上,应该在“抽出两张面巾纸”后加上“走到门前”。

师:可见,把好的方法切实地运用到实践中就会让文章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三、让动作描写变生动

师:如何让这些动作更加传神呢?我想朱自清笔下望父买橘的这段文字会带给大家一些灵感。(出示《背影》站台买橘的片段。)

师:哪位同学能用你动情的朗读让我们再次重温那感人的一幕呢?(学生朗读。)哪些词让我们感受了这种感动与温情?

生:走、探、穿、爬、攀、缩、倾。

师:作者又是怎样让这些动作更传神呢?

生:我发现,在动词前面加了一些修饰的词语会让动作更传神。如“蹒跚”“慢慢”“向上”“向左”“微”。这些词写出了父亲走路时的样子,买橘子时的艰难,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生:我觉得这些修饰语从不同的角度来修饰父亲的动作,比如说动作的快慢、动作的方向、动作的力度等。

师: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添加修饰语将擦玻璃的动作写得更生动,更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哪位同学想亮出自己的作品,你还可以选择同学点评你的作品。

生:我先读一下我写的片段(具体略)。

生:这一段写得非常生动,他运用了“轻巧地”“使劲地”“仔细地”等修饰语,就将动作写得很形象。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他还运用了一个拟人句“把疲劳的抹布放在盆边休息”,让文章读起来显得更活泼。

生:说到用力,我觉得在下文中伸手抽了两张纸巾,应是把玻璃上的水迹用力擦干,而不是轻轻擦干,所以在这里把“轻轻”改成“用力”。

四、方法融汇写作提升

师:请同学们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演两个学生来领奖品的全过程,小梅同学是一个内向、腼腆的小女孩,小东同学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你想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下面请同学自己酝酿一下。

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你们最喜欢的演员。

2.自己独立完成动作描写片段。

3.小组合作共同完善一个片段,形成小组最优秀的代表作。

4.每组推举一名同学为本组代言,展示本组成果。

提示:

1.运用今天学到的两种方法。

2.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生:我们组选择男生来描写。

只见他“噌”地一下站了起来,乐颠颠地奔向老师,两只手臂在胸前来回摆动,经过我身旁时带起一阵风,他奔到老师身边快速接过苹果,说了声:“谢谢老师!”随即转过身,闻了闻苹果的香气,第一排男同学羡慕地望着他,他坏笑着将苹果递到同学的面前,又迅速地将苹果抽了回来,迫不及待地张大嘴狠狠地咬了一口苹果,苹果还没有发出一声求救,就被他吃掉了一大块,他这才满意地笑着,跑了回去。

点评:在细致观察后,我们选择了“奔”“摆动”“抽”等词具体把同学领奖品的过程细致地表现出来。我们又用“乐颠颠”“快速”“狠狠”等词来修饰动词,更生动地表现出这位同学在领奖过程中自豪的心情,也表现了这位同学活泼顽皮幽默的性格。此外,我们组这一片段中还有一处亮点,我们把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写活了,好像也有生命,拟人的修辞为这个片段又增色不少。

生:我们组选择女生来描写。

听到自己的名字后,小梅抬起头,胆怯地向左右张望着,缓缓起身。她的速度那么慢,好像时间都跟着静止了。只见她轻轻迈开步子,不知所措地摆弄着手,慢慢走到老师面前,双手(删)轻轻向下拽了拽衣襟,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苹果,抬起头腼腆地冲老师笑了笑,(轻轻地)说了声:“谢谢老师!”然后转身将苹果(珍视地)捧在胸前,慢慢地走回座位,将苹果放在腿上,露出了微笑(羞涩的笑容)。

点评:我们觉得这个片段写得非常生动形象,通过“胆怯”“轻轻”“羞涩”等一系列词语写出了小梅腼腆、内向的性格特点。我们组在选词造句上也是经过反复斟酌的,例如这一句原来是“露出了微笑”,我们觉得不

足以体现小梅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把它改为“露出了羞涩的笑容”,以此来突出小梅性格中的腼腆、内向。另外,我们在片段中,还大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她的速度那么慢,好像时间都跟着静止了”,这一句就将小梅慢的情态表达得淋漓尽致。

…………

五、情智启悟

师:学习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体会和感悟,那么本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本节课我学会用什么方法来描写动作,分解动作可以使动作描写更具体,添加修饰语运用修辞可以使动作描写更生动。

生:这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同学间互助合作,能够让我们互相取长补短,在合作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收获。

生:我学到要把人物动作描写得更具体就要先做到细致观察,而且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

师:正像同学们说得那样,动作描写有好方法引领,就会让我们笔下的人物动起来。就让我们在课下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细心观察,捕捉父母对你关爱的细致动作,并抒写出来。

【教学反思】在平时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我把写作知识融入其中。遇到结构精妙的文章,我们会渗透布局谋篇的指导:在《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中,宗璞女士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开篇,虽笔墨简洁,却有引人阅读的效果。结束时,再简洁传神地用一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照应开篇,不仅解开了疑惑,也将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示得淋漓尽致。作家只是简单运用了首尾出彩的技巧,文章却顿然生色了。在写作课上,我会提示学生注重文章首尾出彩的技巧,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学习过的文章,并且能够恰当地运用首尾两段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为文章添色。

碰到精彩的写人描景的段落,则引导学生仿写训练。《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都是写景的美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写景语句的讲解: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引导学生进行此类的仿写训练,以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在作文课堂上,我充分利用课内外的名家作文实例、情境化的实践活动以及阶段性的片段写作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写作水平,从而逐步感受写作魅力。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淡化刻意地指导,引导学生将学过的名家作品与写作相融合,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背影》,学生会很容易探究出将动作描写细致、写生动的两个方法——分解动作、添加修饰语。在写作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这两种方法,并能够做到准确运用。

通过这样不断地训练,学生逐渐能够举一反三,自主地发现不同文章的共通之处,总结出有益写作水平提升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点评】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建立和谐的教学情境或教学气氛,乃是搞好一切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从这点出发,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做到:创设愉快欢乐的教学情境,创设情知交融的教学情境,建立协调合作的人际关系。

张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情境的创设”。情境与写作的关系如同“盐与汤”的关系,德国一位学者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开始学生就对此次写作兴趣不高,但是张老师从一个搞笑的小品片段入手调动了学生的情意,使学生产生了表达的欲望。

张老师将课内的经典篇目引入本节作文课更是起到了激活学生认知的目的,复习有关旧知识,唤醒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会更进一步地总结出将动作描写具体、生动的方法。

接着由通过“擦玻璃”的视频、学生领取奖品的表演等情境,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与感受,在接下来的写作中,学生自然畅所欲言。

其实,学生并不是不会写作文,而且缺少体味生活的机会,在本节课中教师所设计的环节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也看到了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

猜你喜欢
生动玻璃苹果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