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验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对《大气压强》一课三讲的点评

2015-03-27 15:19讷河市第三中学曹玉民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大气压课例中学

◎讷河市第三中学 曹玉民

通过实验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对《大气压强》一课三讲的点评

◎讷河市第三中学 曹玉民

看了三位老师对《大气压强》同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纪实,我认为,他们都能紧紧抓住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嘉荫县第二中学的栗克贤老师运用物理学科“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为策略,通过知识回顾、交流探究、巩固练习、总结归纳、当堂检测五个环节完成教学过程。克山县第二中学的管艳华老师运用轻松高效物理课堂的教学思想,通过讲授、演示、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等环节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讷河市孔国中心学校的汪顺平老师突出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通过对比导入、演示观察、深化了解、拓展交流等环节,达到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每位老师教学模式不同,但都能抓住师生互动、交流合作,让课堂充满和谐氛围。

课例(1)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课前就知道本节所学内容,直接导入,这是传统教学方法在新课程中的应用。课例(2)用南北美食习惯的不同,通过对田螺吃法的对比引入课题,给学生创造兴奋点,为新课教学奠定良好基础。课例(3)用魔术展示,兴趣导航,给学生创造乐学的氛围。可见课例(2)与课例(3)做法更加给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大气压强的存在。为了证实大气存在压强,嘉荫县第二中学的栗克贤老师带领学生做了覆杯实验、被空气压扁的饮料瓶实验、瓶子吞蛋实验,还用白板展示了马德堡半球实验。克山县第二中学的管艳华老师指导学生做了吸盘实验、玻璃杯实验、塑料瓶实验,还用多媒体课件展播了马德堡半球实验。讷河市孔国中心学校的汪顺平老师和学生共同做了塑料瓶实验、覆杯实验、橡皮吸盘实验、广口瓶实验,向学生也介绍了马德堡半球实验。三位老师能从日常生活入手,利用身边的物品,演示实验现象,发动学生思考生活之中常用的有关大气压强的小物品,较好地解决了

教学重点,让课堂更加自由。玻璃平面的中空挂钩;一张纸通过大气压可以托住一杯水的试验;空杯吸水试验等。通过试验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改变过去教师自己实验,自己提问,自己解决,学生只是记住结论的现象,为深化课堂教学起到样板作用。

课例(1)中在做大气压强存在演示实验时,分组合作讨论交流,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措施,小组内达成共识,代表汇报,加深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友谊。课例(2)在探究利用P=F/S的原理来测定大气压强的值时,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汇报展示。课例(3)在讲大气压强应用问题时,分组让每组同学通过协商、讨论给出三个实例,目的就是让学生合作、交流,形成同伴互助的友善氛围。

嘉荫县第二中学的栗克贤用箭头框图设计板书,把本节课重要知识点展示得非常清楚。克山县第二中学的管艳华用箭头和几何图形为框架,把本节内容概括为概、存、测、应四个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理解。板书设计创新独特。讷河市孔国中心学校的汪顺平用箭头、版块分层设计板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三位老师板书设计形式不同,但都很实用,体现了物理学之美。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三位老师对学生的多元评价还需要认真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关注情感,让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祖国。课例(1)在白板上播放演示托里拆利实验时,学生没有想到玻璃管上面是不是空气,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提示,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课例(2)教学环节不太清晰,传统教学依然在体现。课例(3)板书设计没有体现大气压的测量,需要科学规划。

E-mail:88686329@qq.com

❖编辑/张烨

猜你喜欢
大气压课例中学
“大气压强”知识巩固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在多解中学创新
大气压强知多少
可怕的大气压
捣蛋吧,大气压
课例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