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的艺术需要理性地引导

2015-03-27 08:16赵毓萍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空间想象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

赵毓萍

摘 要:书法艺术具有使人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等不良习气的功能,但现在的孩子中普遍存在书写潦草随便,急于求成的现象。据了解是因为学生在书写练习时没有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更没有体会到书写艺术所带来的情趣。所以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有必要刻意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分析比较,并对汉字笔画和结构加以充分的联想,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思考能力,自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并提高写字教学效果。

关键词: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 理解能力 分析能力 空间想象力

书法家朱守道说:“在今天的学校里应该重视写字教育,因为书法艺术具有使人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等不良习气的功能,这对中小学生尤其重要。”我们都知道,写字作为低年级语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历来备受注目。能否写得一手好字,既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在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书写潦草随便,急于求成的现象。在书写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意识到书写是一种艺术,一种快乐,一种能力的体现。还有些学生甚至把老师的书法作业当成是抄写任务,从来不会去观察、比较老师或字帖中的范字。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入手,所谓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智慧活动中,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操作力等等,学习写字的过程其实跟学生的学习一样,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离不开相关的智力因素的培养,写字虽然是比较感性的艺术,但同样需要理性的思考。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基本笔画,一样需要我们懂得去观察、分析、比较。因为构成汉字的基本要素就是笔画。如果把写字比作盖房子,那么用笔的理、法就是解决建筑材料的精选加工,更不要说是复杂的字的结构。在平时我们还能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写字端正优美的学生,他的作业质量和学习成绩往往在班里也是很出色的。其原因都是因为这些智力因素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我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总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又提高了写字的教学效果。

一、数停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硬笔字是以笔画刚劲、明朗、清新的线条,呈现出硬笔书法的秀美。针对平时学生的书写情况,我发现多数学生因不懂笔画的理、法而导致书写随便,结构松散或轻飘潦草。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平时在教学笔画时,我会一边范写,一边刻意让学生观察老师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顿,写完后让学生来黑板上用彩色笔标一标该停顿的地方,再数一数一个笔画共有几次停顿,这些过程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笔画的理、法,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尤其是像“竖折折钩、横折提、横折折撇、横折折折钩、撇折”等这些复杂的笔画,如果学生不注意恰当的停顿,是很难把握它们的重心的。适当的停顿动作能帮助学生及时调整笔锋,并使写出来的字方正平稳,端庄有力,棱角分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就能养成仔细观察,认真停顿的习惯,从而很好地体现出汉字的“节奏美”。

二、找主笔,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果说书法用笔要讲究舞蹈美韵律美的话,书法结字就要讲建筑美造型美。好的硬笔字是要讲究对称、均衡、平正、稳定的。而每个字中的“主笔”就起到了平衡重心的作用,所谓“主笔”,就是每个字当中最主要也是最突出的一笔,它犹如人的手脚,要舒展大方才能让人感觉舒服,所以也是最引人注目的笔画。它的位置是否恰当,波势、力度、粗细、长短是否合适,直接影响了整个字的美观与否。字的主笔多为横、竖、撇、捺与钩。

1. 以长横为主笔的字:当一个字中有一横比一般横画长,而又起到平稳重心的作用时,它就成了这个字的主笔。如“三、土、生、上”等字,长横在整个字的下边,就要把这一长横写得饱满舒展而且有波势,把整个字托住了。而上面的笔画就都成了从属笔画(即次笔),次笔应让位于主笔,写得收紧些,不可喧宾夺主,抢占空间。又如“下”字的长横在上面,“十”字的长横在中间,都可以作为本字的主笔,这些主笔都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要手持平衡杆一样,“平衡杆”稳了,整个字也就稳了。

2.以竖画为主笔的字:另一些字如“干、牛、来、羊”等字,中间一竖就是主笔,要压在竖中线上,写得端正有力,才能够支撑住整个字,而且最好用垂露竖的写法。这些字的主笔还比较好找,也容易安排,只要记住次笔的收敛就行。比如“下”字,既可以把长横作为主笔,也可以把竖画作为主笔,但不管怎样,次笔就都要缩短些了。

3.以撇捺画为主笔的字:能起到支撑作用的撇捺大多数为主笔,但需要精心安排的是:体势斜的一笔压正。如“八、又、火、文”等字的一捺应该做主笔,所以平时的教学中我会强调“撇短捺长”的观点。但像“全”字的“人字头”,像屋顶一样起着覆盖的作用,为此整个撇捺部分要写得大而粗重些,不然屋顶“风一刮就跑了”,但是同样要区别出“撇短捺长”的主次。 又如“之”字、“走之耳”的平捺,都像小船一样承载着整个字的重心,都是主笔,所以都要写得平稳舒展,使整个字重心不倒。

4.以钩画为主笔的字:“元、巴、也、先”一类字,竖弯钩的竖弯要向左微斜然后向右舒展,出钩笔画要平或略有上仰之势,这样整个字显得精神。再如带长斜钩、卧钩的字,钩就是主笔。像“心、我、栽、找”等字的斜钩、卧钩,就要刻意安排,重点突出,略显舒展。“乃”字的横折折折钩是主笔,要斜侧适度,位置恰切等等。

所以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刻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每个字的主笔,既能启发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写字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

三、记口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基本笔画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笔画的行笔方法学生很难掌握。如“点”的教学,学生往往会写成没有弧度的小木棍状,或捺尖状,总之行笔的角度和力度都不能到位,所以我边示范边借用了口诀“轻落笔,重收笔;腹平背圆,像粒瓜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点”画的行笔过程,学生就容易掌握“点”的写法。又如学习“三点水”时,学生很容易把三个笔画写成一条斜线,或三点散乱无章法,为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口诀“三点水,上点下提一直线,半点突出才好看”进行教学,不但语言简洁易懂,难题很快被解决了,学生写字的兴趣和信心也陡然倍增了。endprint

四、作比较,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教学基本笔画时,学生往往会因为没有掌握书写要领而出现矫揉造作的笔病,但他本人又找不到问题在哪里,或者不知道应该怎么改正,这个时候如果能运用适当的比较法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他们就能很快找到问题所在,并改正原来的错误。如在教横画“起笔落笔重”时,学生容易将它写成蜂腰或柴担状,又如写“马”字,学生容易将第一笔横折写得很宽,使得整个字写得结构松散、头重脚轻、偏离位置等,但他自己往往没有感觉。这时我会将这些病状笔画或字写在黑板上,拿他们跟正确优美的笔画或字做比较,并启发学生想象:“马脖子瘦长,马背宽厚的才是骏马。‘马字的横折正如马脖子,要写得瘦长些;竖折折钩正如马的身子,要写得宽些,最后一长横正如马儿撒开蹄子在奔跑,所以要舒展些。”通过这样的分析比较,学生很快就能找出病因,并及时改正。久之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笔画、字体结构的能力。

又如在巧用笔画构字时也很需要学生学会比较分析并运用,这一点也很有讲究。典型的例子有如教学“横折钩”的写法,它有三种变化:第一种如宽扁形的,适合在“田、刀、四、西、南”等字中出现;第二种是宽长形的,适合在“用、周、同、门”等字中出现;第三种是瘦长形的,适合在“日、月、舟”等字中出现。在教学时,我会将三种不同的横折钩出示在学生面前,启发学生比较:同样叫做横折钩的笔画却有三种不同的写法,而且笔画的长短,行笔的方向各不相同;所以它们在不同的字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需要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笔画进行构字。不然就会写出怪怪的字。

这时老师可以用板书来表达构字不合理的字,学生一看就能恍然大悟。如:我写“舟”字用了宽长形的横折钩,这样写出来的“舟”字就太胖了,显然不合适;又如我把“田”字的横折钩写成瘦长形的,这个“田”字也就不像样了。通过简单直观的比较法,学生很快就能领会正确的构字方法。

五、建平行,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写字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写好楷书。楷书往往体形方正,被我们称为方块字,要求横平竖直,重心平稳。对于上下或左右较对称的字,学生容易把握,但当我们遇到体势较斜的字时,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如“女”、“万”等字,学生很难把这些字写平稳匀称。这时候,我会启发学生在笔画之间找平行关系。比如“女”字中两撇之间的平行,“万”字中撇和折画间的平行,长横与短横间的平行。这样的引导和启发能使学生很快领悟到整个字笔画斜正而重心不倒的窍门。

又如左右结构的字“林”,要保持两竖之间的平行,有了这些平行关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要把字写得方正平稳也就不难了。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总之,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刻意从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思考力等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既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树立学生写好字的信心,还能培养学生带着一种持久的理性的思考去学写字,并提高写字的教学效果。

(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荷花小学 浙江绍兴)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间想象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
立体几何教学中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初中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分析能力的提高
论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解题错误的分析能力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再识“千变魔女”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学习能力
巧妙利用教材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