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2015-03-28 00:46何平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尿量维持性清除率

何平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1191)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i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对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生活质量及总体死亡率等有显著影响[1]。残肾功能丧失为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高危因素,使用中药保护残余肾功能已成共识。本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黄芪注射液保护其残余肾功能,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2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33~67岁,平均(48.3±7.1)岁;均为尿毒症晚期血液透析治疗者,原发疾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14例,梗阻性肾病8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高血压肾病4例,成人型多囊肾2例,其他肾损害2例。患者残余肾功能>2 ml/min,残余肾肌酐(SCr)清除率5~9 ml/min,治疗时程超过6个月,透析期间患者血压控制基本稳定,超滤每次≤体质量增长的1.5倍,排除合并感染、心衰、呕吐严重及黄芪过敏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字同意。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治疗前血清肌酐、尿素氮、残余肾功能、24 h尿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低盐饮食、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等治疗。采用德国费森尤思4008B透析机、聚砜膜透析器,反渗水,碳酸氢盐透析,血流量220~300 ml,透析液流量500 ml。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4 h/次;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产品)30 ml,于透析结束前60 min缓慢泵入;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残余肾功能(RRF)水平,以及日均尿量变化情况。SCr、BUN等指标使用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仪,以酶促法检测;RRF(ml/min)=[残余肾肌酐清除率(CCr)+残余肾尿素清除率(KrU)]/2,其中残余肾尿素清除率以(尿BUN浓度÷血清BUN浓度)×24 h尿量/1 440 ml计算;日均尿量计算公式:[相邻两次透析间尿量(ml)÷相邻两次透析间隔时间(h)]×2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肾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 BUN、SCr、RR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BUN、SCr均较治疗前升高,RRF较前降低,治疗组 BUN、SCr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治疗组RRF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比较(¯x±s)

2.2 尿量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日均尿量为(643±163)ml,治疗组为(657±171)ml;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日均尿量为(492±137)ml,治疗组为(586±154)ml。日均尿量减少幅度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尿毒症属中医“肾劳”、“水肿”、“癃闭”等范畴,多由外邪、情志、劳累等因素致肾脏损伤,病程迁延而致肾气衰疲,三焦气化失常,升降失司,浊毒内蕴,基本病机为脾肾虚损、湿浊互阻,扶正祛邪、健脾益肾、祛淤通腑、化湿泄浊、标本兼顾为尿毒症主要治则。

残余肾功能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检测和保护残余肾功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2]。血透中大量超滤致肾小球灌注减少,肾脏微炎症状态、透析膜生物不相容性、透析时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均可诱发系膜增生及肾小球硬化,加速尿量减少[3],残余肾功能逐步减少,明显影响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及生活质量。

目前,尚无确切治疗方法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下降,中医辩证认为肾气亏虚、血脉瘀滞为残余肾功能逐渐丢失的主要病机。血液透析在清毒素、除湿浊同时对患者正气造成损害,致气随液脱、肾气衰败而失气化开合之职,致残余肾功能减退。残余肾功能有助于清除水分及毒素,调节机体容量控制及电解质平衡,合成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直接影响患者营养及存活率,应尽可能延缓患者疾病一级终点之进程。

中药用于残余肾功能的保护已成共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脾肾气虚、浊疲内蕴。黄芪主要成分有黄酮、皂苷、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尿消肿、祛毒生肌等功效,可改善血液黏滞度,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炎症介质释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减轻脂蛋白细胞毒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肾实质细胞代谢,减轻肾脏缺血性损伤,延缓肾小球硬化及残余肾功能降低进程;同时可改善造血微环境,减轻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抵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及营养不良,升高血清白蛋白,改善临床症状[4-5]。

本研究中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BUN、SCr均较治疗前升高,RRF较前降低,治疗组BUN、SCr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治疗组RRF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日均尿量减少幅度小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黄芪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有效减缓残余肾功能的丧失,延缓尿毒症病程进展。

[1] Liao CT,Chen Y M,Shiao CC,et al.Rate of decline of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and technique failure in patients on long - term peritoneal dialysi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9,24(9):2909.

[2] 董洪,于文慧.残余肾功能与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6(3):488 -491.

[3] 韦洮,王梅,燕宇,等.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医学,2012,(34):283-286.

[4] 赵维洪,吕欣,刘强.黄芪注射液对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0,25(1):125.

[5] 濮红梅,尹忠诚,冯锦红.黄芪注射液对血透患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8):706-708.

猜你喜欢
尿量维持性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创伤患者的预后评估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乳酸清除率在评估新生儿窒息预后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