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我国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探讨

2015-03-28 05:18李文文
河北科技图苑 2015年6期
关键词:均等化服务体系公民

李文文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图书馆 江苏南京 211100)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我国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探讨

李文文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图书馆 江苏南京 211100)

归纳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图书馆泛在服务的内在统一性,同时对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做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我国图书馆资源与空间分布泛在化、图书馆服务对象与范围泛在化、服务内容与形式泛在化等。

泛在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服务

1 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趋势

2003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召开了“未来的浪潮:NSF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会后发表了著名的《知识在信息中迷失》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数字图书馆应该定位于提供泛在知识环境,如同无所不在的以太(ether)—样,成为未来学术、研究和教育的须臾不可或缺的公用设施”[1]。之后,泛在化成为研究热点,在目前泛在化知识环境下,一些学者提出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研究。学者认为“泛在知识环境”是指由人、硬件、软件、网络设施、信息资源等有机组成的新一代科技知识基础结构,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它通过计算、存储和通信方面的便利,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完全彻底地发挥作用,从而构建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使得资源与服务无处不在,另一方面也为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同时,用户也越来越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如移动终端、VPN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使得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就可以方便获得所需资源与服务,对传统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依赖逐渐降低,图书馆要想在泛在的知识环境下寻求发展,势必要改革服务内容与模式。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环境下,图书馆开展泛在化服务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一致性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必然体现与客观要求。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强调公民的参与性,积极搭建政府、公民及文化资源之间的互动平台,借助互联网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内容与模式的提升对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指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强调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与普适性[2],同时倡导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变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方式,因此图书馆开展泛在化知识服务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3]。

2.1 以人为本,面向用户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都强调“以人为本”。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政府起到主导作用,注重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制度保障与财政支撑等基础条件之上,强调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文关怀,提倡构建均等化服务,保障公民基本的文化权利。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打破图书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服务[4]。

2.2 双向互动,强调参与性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都强调参与性,即从单向的“给”服务转向全民参与。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政府起到主导作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大公民的参与性,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加入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当中。图书馆泛在服务强调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泛在化,在这一过程中资源与服务的提供主体也就由原来的图书馆员,转向多元化的服务主体。特别是随着Web2.0的发展,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资源的发布者与服务的提供者,图书馆多元化的服务主体成为泛在化服务的一大特点。

2.3 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提倡均等化服务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最终的目的都是实现文化服务的公平与均等化,即保证广大公民平等获取知识的权利,保障每一个公民具有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取权利,公平的享有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与内容。泛在化知识服务方式的产生为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工具与手段,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构建

图书馆通过开展泛在化服务,从服务主体、资源分布、服务方式与内容、服务范围等方面可以更好地使大众能够共享资源与服务,提高资源的普惠性和均等性,推进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3.1 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研究

目前世界上比较通用的公共文化服务有“中央集权”模式、“民间主导”模式、“分权化”三种模式。其中“中央集权”模式(又称“政府主导”模式)以法国为代表,这种模式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均设有文化行政部门,各级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为社会提供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对文艺团体、非盈利文化组织给予一定的资助。以美国等为代表的“市场分散”或“民间主导”模式,中央和各级政府不设置专门的文化行政部门,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法规对各类文化团体、组织或机构进行管理,并给予优惠,以使其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主要由非政府组织或非盈利机构即所谓的第三方承担。以英国等为代表的政府与民间共建的“分权化”模式,政府以“一臂之距”与民间“建立伙伴关系”进行文化资源的分配、文化事务的管理和文化服务的提供。

我国一直采用的是“集权型”模式,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逐渐转向“权威+多中心型”,即在政府管理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公民参与的合作化服务模式。同时,我国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建意识和行动还比较缺乏,公民参与公共文化管理信息不透明、公共文化参与渠道不顺畅、公共文化参与制度不健全、参与意识薄弱。现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依托于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得以实现,泛在知识环境为全民共享先进的文化产品与资源提供的基础保障。因此《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提出对于构建我国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保障。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开展泛在化服务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2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我国图书馆泛在化服务

3.2.1 图书馆服务内容与形式的泛在化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强调要逐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即从服务对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范围等方面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从制度、技术、评价标准等方面来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

3.2.2 图书馆服务范围与对象的泛在化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下,图书馆服务也越来越重视公民获得文化权利的公平与平等。公共图书馆更加注重服务的开放性与保障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利,如杭州图书馆乞丐读者、苏州图书馆盲人阅览室的建设等。高校图书馆也逐渐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平等获取,特别是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逐渐实现资源与服务向社会开放。同时国内图书馆也在尝试7×24的服务模式,从服务时间和开放性上拓宽图书馆服务的范围与对象。

3.2.3 图书馆空间及资源分布的泛在化

泛在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即资源分布的泛在化,打破传统图书馆物理场所的束缚,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资源类型也不在局限于纸质文献,数字资源分散在各处,图书馆不再是资源的垄断者,人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获得数字信息,这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倡导的资源获取公平与均等化,保障公民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5]。特别是“三网融合”的环境下,公众可以通过计算机、移动设备、网络电视等设备,方便地获取信息资源与图书馆服务,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实现无障碍资源获取。

3.2.4 参与主体多元化

公民参与是一种公民权利,也是权利的再分配。公民通过一定的参与渠道,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来。在Web2.0时代,网络中的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源也可以是信宿,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平等参与到信息的流通中,没有固定的权威,每个人都是知识的创造者与促进者。图书馆服务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也应当倡导用户主导、用户参与、用户分享、用户创造,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始终,逐步构建用户乐于分享、参与分享的双向互惠关系[6]。

4 结语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惠及全体公民的举措。国家大力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相关政策的制定,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及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了保障与机遇。未来在公共文化大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文化产品共建共享已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为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基础设施,对于保障公众公共文化获取权益、发挥图书馆职能与作用、促进社会科学进步与文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7]。图书馆借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背景开展泛在化服务的同时,可以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进而促进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1]KeeLAN.Benchmark report on selected Internet sites of local government[EB/OL].[2015-04-01]http://www.keelan.elan?et.org/egovernment.

[2]人民日报.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2015-04-13].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0115/c1013-26387591.html.

[3]吴庆珍.试论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实现路径[J].图书馆界,2011,(4):41-44.

[4]初景利,吴冬曼.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J].图书馆建设,2008,(4):62-65.

[5]余小林.泛在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5):6-9.

[6]许建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中的图书馆发展路向[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3):44-48.

[7]邬家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G250.76

A

2015-07-16 责任编辑:张静茹)

猜你喜欢
均等化服务体系公民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论公民美育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s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