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SWOT分析

2015-03-28 23:48闫青青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安徽省体育

□文/闫青青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安徽·芜湖)

一、前言

体育健身休闲业就是指以非实物的形式向社会提供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服务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的集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体育设施的增加和完善,为体育健身休闲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时间和空间上的保证。

体育健身休闲业作为重要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占据了安徽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目前,安徽省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根据安徽的地域特色如何有效地实现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对安徽省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安徽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进行SWOT 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

二、安徽省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SWOT分析

(一)安徽省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优势(Strength)

1、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经济总量先后跨过7 个千亿元台阶,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9 万元。2011年安徽省财政收入突破2,000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00 亿元,均比2005年增长2 倍以上;完成财政支出2,500 亿元左右,比2005年增长2.5 倍,由此可以看出,安徽省提供基础服务和改善民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体育健身休闲业的区域品牌崛起。安徽省的黄山、九华山、齐云山、牯牛降、天柱山、巢湖、太平湖、长江、淮河等山水资源,是发展登山、徒步、露营、自行车、漂流、钓鱼等现代户外运动、水上娱乐、游憩旅游的理想场所,对国际旅游者和长三角以白领为主体的高端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近年来,安徽省丰富的自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与发挥促进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相结合,先后举办了“黄山国际山地车节”、“黄山国际登山节”、“马鞍山李白户外旅游节”、“合肥首届国际马拉松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品牌赛事。

3、地理区位优势突出。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独特的区位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及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使得安徽省与长三角紧密相连。在交通方面,已经初步形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快速交通网络。

(二)安徽省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

1、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集群未形成。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省份的体育健身休闲产业起步较晚。实地调查发现,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在安徽省仅仅停留在社区基础设施和少数的健身娱乐会馆服务,整体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没有形成集群,这给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缺乏优惠政策的支持。长期以来,对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国家缺乏必要的鼓励和扶持政策。目前,体育健身休闲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交纳各种税费,种类很多,有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并且大部分体育健身服务经营企业长期靠租借场地经营。

3、居民体育健身休闲意识不足。在体育产业中,一般将体育消费划分为三类,即实物性体育消费、观赏性体育消费和参与性体育消费。研究发现,安徽省居民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实物性体育消费上,即购买体育服饰和鞋袜、器械等,参与性消费较少,这给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4、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缺乏。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需要集体育、产业经济、文化产业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从事健身休闲业运营管理的人员大多缺乏健身休闲业运营所必需的专门知识,而本来为数不多的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入这一市场,从而造成健身休闲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

(三)安徽省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遇。“小康社会”不仅仅单纯地指我国人均收入的提高,还意味着我国人民在消费结构上发生巨大的变化。据安徽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6%,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这一系数还将继续降低,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将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生活的休闲性。这为安徽省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2、体育健身休闲项目是安徽省旅游文化示范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安徽省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中指出:参照《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导则》等国家标准,以黄山市、池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等为重点,建设休闲城市。提出了加快建设体育健康休闲产业园的思路,这项建议已被写入安徽省实施方案和安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和国务院《促进中部崛起规划》。

(四)安徽省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威胁(threats)

1、体育健身休闲公共基础建设依旧薄弱。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和全民运动的发展,群众体育人口不断增长和城市居民体育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于场馆设施资源短缺的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场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体育场地的总数量明显不足,城乡差异和缺乏设施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制约了人们的各种体育活动。

2、其他城市群建设的威胁。如武汉的“8+1”城市群、河南的中原城市群、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山西的太原城市群和安徽省的皖江城市带,它们的发展和建设不仅带动作用增强,而且力争形成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强的城市群、经济圈或产业带,各省都积极吸纳、争夺东部和国外转移的产业,竞相改善投资环境,形成了一种“不进则退”的压力态势。

三、安徽省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发展以合肥经济圈为中心的皖中体育竞赛健身表演产业集聚区,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为中心的皖南户外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集聚区,以皖江城市带为中心的体育器材装备制造业集聚区,以皖北地区为中心的民间民俗体育养身健身休闲产业集聚区等四大功能集聚区。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体育本体产业,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和互动发展。

(二)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基础。在全省健身服务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加强体育健身服务业的宏观管理、信息服务和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应当向各类投资者提供政府在体育健身服务业市场发展方面的政策导向、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等信息,避免体育健身服务业投资行为的盲目性。在场馆方面,要拓宽渠道,以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场(馆)等,政府在用地方面给予支持。

(三)大力吸引复合型人才是加快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多渠道培养体育产业专业人才,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教育培训,多渠道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体育营销的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积极引进体育产业管理与经营人才,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培养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精通体育训练竞赛规律和体育管理知识的营销人才。

[1]杨强.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思考:突破与不足——基于《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解读[J].体育科学,2010.30.9.

[2]余丽华,吴京彦.环鄱阳湖区域体育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12.

[3]王成.江苏体育文化发展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10.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安徽省体育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