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产业园区协调发展研究

2015-03-28 23:48曾雪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产业园县域园区

□文/曾雪梅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一、引言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县域为视角的研究成为加速经济发展的突破点,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对应,具有农村属性,其范围与县域行政界限相吻合,受行政力量影响,在上级区域经济中承担着具体功能。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产业园区的建设是重要突破口,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可以有效实现园区公共资源的共享,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产业园区是县域工业开发的重要方式。产业园区是区域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手段划出的一块专门区域,功能在于建设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设施,制定长短期发展规划,使其成为特色鲜明、集约化程度高、集群优势明显且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通过产业园区的建设,能够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又可以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因此,深入分析县域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的对策措施,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二、县域产业园区内企业间关系

产业园区企业间的关系广泛而紧密,但是因为各企业是独立的经营机构,各自要为自身经济行为负责,所以存在竞争合作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园区内企业的竞争合作关系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和态势。

县域产业园区内的企业虽在短期内会以合作为主导,但从发展的角度看,企业间永恒的主题是竞争。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容易延长产业链,会造成对资源如人才、电力、通信设施的争夺。产业园区的资源是有限的,较高密度分布在该园区内的企业间也必然会产生对有限资源的争夺。这种竞争是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优化整合结果有利于各企业以及整个园区的发展。因此,引导这些企业正常有序竞争,是集群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当然,在产业园区内部更多的是企业之间直接或间接的合作关系,若企业间没有合作,各个企业就没有必要集聚在一起。单个企业很难把所有的生产过程都放在企业内部进行,很多企业通常会挑选出自己的核心部分,而把非核心生产转让给更具效率的企业,因此大量企业间就形成动态合作系统。除此之外,区域内企业可以通过相互合作获取更多知识,提高企业创新力。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时代的进程,基于知识关系的合作将逐渐成为产业园区内企业间最重要的合作关系。

三、县域产业园区系统概念模型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县域产业园区系统可以看作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群集大量企业,以产业群集聚或产业链耦合为基础,吸纳生产要素集中投入从而形成区内经济增长乘数效应的一类经济组织。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县域产业园区系统,本文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县域产业园区体系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县域产业园区概念模型。

1、系统模型的建设目标。产业园区建设的目标是促进工业企业的集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产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同时也可以通过联合生产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根据县域经济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及园区内同类企业集聚,有利于形成支柱产业,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2、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县域产业园区系统输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具体包括经济活动中对劳动力,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自然资源在内的物力,以及包括政府财政投入、引进外资或金融机构贷款等资金的投入。系统输出是指经济活动的成果及其分配使用的方向。产业园区体系输出形式是实物形式与价值形式的综合。具体来说,其输出的形式有销售收入、利润及税金、提供就业等。

3、系统的外部影响因素。政府的扶持引导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市场经济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内在力量。当某一地区或企业具有地区或者原材料、劳动力、市场销售等优势时,出于利益的驱动和裙带关系的拉动,它们会自觉地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生产经营;文化传统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依托。产业园内往往存在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行为规则和价值观,这种文化氛围促使园区内企业间相互信赖,也使得企业间的协调与沟通更容易,企业间的深度分工能得以执行。

4、系统的组成部分。从企业角度来看,产业园区由大量集群企业组成,各个企业子系统同样拥有各自的内部构成。子系统内部包括采购、生产、销售、质量控制、物流等模块,在整个工业园的运作过程中,企业子系统间既有竞争又有协作的关系。

从组织管理角度来看,各个企业构成产业园区的物质基础,但实现园区高效、灵活运行以及各企业间协调配合,还需要相应的组织管理协调子系统,这对于提高产业园区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产业园区组织管理协调子系统不仅包含各个企业的组织管理体系,还包括综合的管理协调机制,用于产业园的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和组织协作。

四、县域产业园区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产业园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动县域产业园区协调发展,有如下几点建议:

1、完善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应合理定位功能和发展方向,突出园区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引进相关产业。要充分考虑自身情况,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加强区内土地规划,合理开发建设,切实提高园区内土地利用率,实现产业园区长期稳定发展。要结合县城实际,研究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并注重与社区建设规划相衔接,提升规划层次,分步实施建设。要把产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载体,最终形成以高效和集约为标志的产业园区。

2、协调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产业园区内企业之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这种竞争合作关系以对园区内有限资源的整合利用为基础,形成了对有限资源的竞争以及因地理位置靠近而产生的合作。同时还需要注意,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企业间的竞争合作要保持一个适量的度,这样才能使产业园区顺利发展。但是无论哪种竞争合作关系,都是很难完全依靠地理上的靠近就自动产生的,也就是说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促进。

3、落实政府的扶持政策。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重点产业蓬勃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与奖励政策,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服务外包等产业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我国对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也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各产业园区应积极完善地方各项配套措施,加强与金融、财政、环保、土地等各类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各项扶持政策顺利落实。

4、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县域产业园区建设要注重科学发展。生态产业园区要发展起来,要解决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必须把园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理念相结合,科学管理与理性规划相结合,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相结合,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合理调配当地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引入产业,严禁引进高污染、难降解、自然资源浪费破坏严重型产业的问题。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进行科学选址,园区建设过程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产业园区落成后科学化运营管理。

[1]崔婷.基于系统分析的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对策[J].综合评述,2012.6.

[2]靳春晓.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

[3]姚凌岚.产业园区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1.

[4]黄新建,谢奉军.江西省产业园区投入产出比较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4.

[5]魏雅婧.论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7.

[6]许波.产业园区建设的研究与评价[D].西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产业园县域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