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浅议

2015-03-28 23:48□文/魏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知识型价值企业

□文/魏 群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一、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必要性

1、激励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随着知识型员工在数量上的日益增多和对组织资源控制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事关重大,组织要想稳步健康地发展,不仅要使人在组织,而且最关键的是要使人心在组织,即不仅是利益共同体的交换关系,而且是命运共同体的伙伴关系,这就有赖于激励机制的设计,来解决知识型员工的动力问题,是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全身心投入。

2、可以促进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本价值增值。在企业的资本价值增值过程中,知识型员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型员工不但能够提高企业中物质资本如机器设备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物质资本的运作效率和价值增值能力。美国微软公司生产的“Windows98”、“Windows2000”等系列软件产品,只不过是一种制造成本不到1美元的软盘,但是由于它凝结了丰富的人力资本,市场价值一度达到1,000美元之多;而耐克公司生产的耐克鞋,由于含有流体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知识含量,价值昂贵;一种粒子,由于它的培育过程中凝结了遗传学、基因工程的知识,身价倍增。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可以促进这种资本增值,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管理学的研究表明,员工的工资绩效是员工能力和受激励程度的函数,即绩效=F(能力×激励)。绩效与激励效果正态相关。同时,激励知识型员工有利于企业留住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有当知识型员工对企业做出的对“未来的人力发展”的“贡献”感到满意时,他才会留在企业中。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型员工是资本而不是成本,要把他们与普通的员工区别对待。知识型员工不同于普通员工的本质特征是他们拥有知识资本这一生产数据,也就是说知识型员工是知识所有者。具体而言,知识型员工具有个人素质高、独立自主性强、其劳动过程难以监控、成果难以衡量、员工流动性强等新时期员工的特点。知识型员工更加重视能够促进他们不断发展的、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知识、对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他们要求给予自主权,使之能够以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进行工作并完成企业交给的任务;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衬的报酬并分享自己创造的财富,这仍然是激励知识型员工的一项重要因素,但与成长、自主和成就相比,金钱的边际价值已经退居到相对次要地位。从马汉·坦姆的研究成果看,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能以金钱刺激为主,而应以其发展、成就和成长为主。

二、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组织价值,忽视个体需要。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及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共识。但是这种认识基本上还是停留于“组织本位论”的水平上。即仅仅把知识型员工及其他人力资源看作组织运作过程中的投入要素;看重这种投入要素对组织目标的贡献价值,而忽略了知识型员工这种特殊生产要素自身目标价值的实现。没有考虑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更没有把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目标的实现相匹配,形成互为动力的综合发展途径。

2、薪酬制度欠合理。在新经济时代,员工价值贡献差异很大,对价值回报的渴望也大。物质待遇虽是低层次需求,但它已是一个人社会声望的标志,变成一种成就层次上的满足。与其他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发展的潜能和成就感,并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合理公正的报酬。而许多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报酬一般采用基薪加奖金或基薪加提成的办法,明显不能满足知识型员工的多样化需求,也无法满足企业长远发展对留住人才的需求。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将不能有效地发挥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

3、重视激励的短期作用,忽视激励的长期作用。一般来说,工资加奖金,或者年薪制,激励的重点是当期的经营绩效,属于短期激励,在这方面的激励近年来普遍有所提高。但经营者如果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许多决策行为的成效往往需要几年之后才能显现,如果没有相应的长期激励,皆可能诱发经营者的短期行为而损害出资人的根本利益。但许多长期激励的措施,如股票期权、经营者持股等,尽管许多企业有这方面的要求,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政策,暂时还难以实行。

4、激励政策过于统一化。许多企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未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具体的分析,而是“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从外部看,统一激励措施在不同的企业环境下,会得到不同的激励结果;从企业内部看,激励至少存在两个层面:一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激励;另一层次是管理人员对员工激励。不分对象和层次的激励就犹如泛滥药方,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结束语

激励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它包含着科学的理论,但更多的是艺术。由于它的多因性,不存在任何可适应于一切情况的、现成的“万应灵丹”。但激励技巧毕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尤其是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我们的企业管理者更应该加以重视。只要管理者细心思索,注意实践并积累自己的经验,同时关注国内外理论界的前沿进展,借鉴别人的宝贵经验,就一定能逐步探索并创造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理论系统和行之有效的实践体系。

[1]钟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D].西南财经大学,2003.

[2]周鸿鹏.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研究[D].天津大学,2005.

猜你喜欢
知识型价值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与对策建议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识型新移民城市生态融合机制研究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