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

2015-03-28 23:48刘美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会计信息质量

□文/刘美辰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辽宁·锦州)

基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投资者权益保障以及企业形象维护的重要手段,但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是影响会计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是目前会计理论界与实践界所普遍关注的焦点。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从源头上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本文就是基于内部控制角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路径进行系统分析。

一、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理论研究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根据COSO报告,内部控制的定义为: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运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守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主要有内部环境要素、风险评估要素、控制活动要素、信息与沟通要素以及监督要素共同组成,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企业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的目的就必须要以这五个要素为前提,制定科学的控制机制实现对风险点的控制,以此保证企业风险控制机制的实用性。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研究。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对外发布的时间段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以及其他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可行性等,是企业财务自身发展的需要。会计信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因此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特色环境要求,社会投资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面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社会投资者要求企业提供不同内容的会计信息,但是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以满足所有信息需求者的要求,那么就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问题,造成严重的后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最早是在FASB 中提出来的,具体而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主要包括:相关性,会计信息必须要与未来的事件相关联;可靠性,企业进行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准确反映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对某项事项的确认;可理解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必须要清晰明了,满足向投资者提供有用信息的需求;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即通过前后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判断出企业的发展趋势。

二、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分析

首先,内部控制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相一致。COSO报告中提出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而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则是为了更加规范企业的管理活动,因此它们二者之间具有目标一致的共同基础;其次,完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会计透明度,而透明度的提升有效地避免了会计舞弊现象,为此在根本上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最后,完善内部控制有利于强化企业内部的审计机制,审计机制的完善会促进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会计信息质量是反映企业在某个时期内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情况的财务报告披露有关内容的质量,是信息需求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虽说我国现在加强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其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现象严重。长期以来,企业利用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力度不强的漏洞,对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纵观近些年我国对因会计信息披露失真而遭到国家惩罚的案例分析发现,这些企业都是为了实现私利或者单位局部的利益,利用虚构会计信息弄虚作假,结果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个人利益,并且在社会中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比如,恒大集团在2010年的会计信息披露中并没有将下属57家子公司的财务信息纳入到财务报表中,使得该公司少缴纳5,033万元的个人税款。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不够。财务信息的质量除了要具有可靠性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及时性,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披露,以便于社会投资者进行决策。但是,关于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问题在我国上市企业中非常普遍,比如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很多机构往往在企业还没有进行相关信息披露时,该机构就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决策,追其原因就是其掌握企业信息的时间要早于社会中小投资者,而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就是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主要体现在:一是定期报告不及时。很多企业不能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定时定期地进行信息披露;二是临时信息披露不及时。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个人利益,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的经营财务变化,及时地进行临时信息披露,但是很多企业就是利用临时信息披露缺乏有效指导性的缺陷,临时披露的主动性不高。

四、基于内部控制的会计信息质量原因分析

(一)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合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目前,我国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股权所有制模式,企业的管理权高度集中在某一人身上,结果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人现象严重。这样一来,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信息披露时更多的是从自身的切实利益角度出发,而不会考虑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股权过度集中导致企业控股股东操纵企业的会计信息。股权过度集中使得企业的经营决策往往会由某一人说了算,在此情况,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也会存在由一人说了算的问题;二是股东大会发挥不了作用。很多企业的股东大会存在于形式化阶段,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股东大会是企业产权多元化的表现,但是很多企业将股东大会作为一个形式,使得中小股东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二)企业文化建设缺失。企业文化的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如果企业有很好的文化氛围,那么就会没有滋生虚假会计信息的氛围,相反则反之。目前,很多企业具有很浓的“利润文化”氛围,在该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企业的管理者将追求经济利益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唯一目标。他们为了完成该目标就会采取一系列的手段,甚至为了实现自己的私利他们就会采取“粉饰”业绩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当前企业管理者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由于企业与社会投资者存在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因此企业管理者就会做出违背社会投资者个人利益的行为。同时,一些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关于企业管理者的选拔机制还不完善。目前对企业管理者的选拔主要是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这样很容易导致企业管理者的任命过程存在腐败问题,而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大的晋升机会,他们就会侧重企业短期的经济效益,甚至为了扩大自己的业绩,他们选择弄虚作假的方式。同时,当前对管理者的激励机制也不完善,对企业管理者的激励更多的是与企业的短期经济效益相挂钩,而没有结合企业长期的经济发展;其次,企业财务人员的任命制度也不完善。很多企业财务人员的任命是由企业的管理者单独决定的,这样一来就会很容易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比如,企业管理者为了粉饰自己的业绩,他们就会要求会计人员进行财务数据的弄虚作假,而由于财务人员属于自己人,因此他们在弄虚作假时会更肆无忌惮。

五、优化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而内部控制依赖于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因此,首先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基于目前股权高度集中的缺陷,应该采取降低国有股权比例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方式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企业一方面要减持国有股的个人占有率,提高国有股的流通;另一方面也要遏制企业“内部控制人”,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实施股权回购等方式增强企业流通股比例。其次完善董事会。企业要建立完善独立的董事会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会的作用,规范独立董事的任命资格,并且建立岗位分离制度,董事长与企业经理不得由同一人兼任;同时还要加强独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建设。最后完善监理会。监理会的主要职能就是对董事会进行监督,因此要保证监理会的独立性。

(二)建立健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反应机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而这些风险不仅会对企业的生产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关联投资者的利益,因此需要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科学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针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识别、评估等手段。首先,企业管理者要有效地传达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将企业的发展战略总体目标向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传达,让他们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等基本情况;其次,注重对员工的风险意识灌溉。企业要加强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培养,提高企业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采取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只有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才能避免因为风险处理不及时而导致企业受到巨大损失的弊端。

(三)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的的,因此我们要加大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即当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接受的惩罚远远大于其获得的收益时,企业进行虚假会计信息的动力就会不足,这样企业才会停止进行虚假财务信息。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作用。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立法机关在制定会计信息方面的准则时要让不同利益的相关者参与进来,以此更好地完善相关的规则制度。同时,在制定的过程中还要保持相关制度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其次,政府部门要优化职能,构建一个高效的双重监管系统。政府部门在监管企业财务信息时,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因为部门利益之间的冲突而造成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

(四)强化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管理者要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在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重视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企业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不能因为外界的物质诱惑而出现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尤其是会计从业人员,一定要以更加严格的职业道德素质标准要求自己,按照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从事会计岗位工作。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人的作用,确定企业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让企业管理者树立正确的会计信息工作理念,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私利而损害集体的利益。三是企业要建立良好的遵纪守法的氛围。良好的企业文化是避免企业舞弊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得他们在工作中不会出现故意行为。例如,海尔集团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而使得企业的发展得以在短时间内不断扩大,得到市场的认可。四是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在岗培训,一方面要加强他们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他们的法制意识。

(五)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内部审计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是随着企业制度的出现而出现的,通过完善的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造假行为,并且也会对企业控制人形成一定的震慑力,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一是要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内部审计机构要得到企业股东代表大会的授权,并且具有一定的处罚权,能够对企业不合理的行为提出改进意见的权利。同时,还要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二是建立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在很多时候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影响,因此他们有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督,为此需要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形成企业内部监督与社会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信息是维护企业与投资者关系的重要纽带,会计信息的质量关系到企业与社会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因此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必须要重视会计信息,并且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失效等现象,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入手,通过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建立风险识别系统、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能以及明确内部审计制度等措施,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1]高颖.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5.

[2]黄冬雪.煤炭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3.

[3]王膺文,王晓云.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营管理者,2015.1.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管理者纵论品牌建设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质量投诉超六成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论西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