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课程意义与学科路向

2015-03-29 09:56张录平付红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跨学科

张录平,付红梅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早在1987年10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恢复和巩固了“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地位。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则强调要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对课程价值的认识缺位,教学内容的不统一,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学效果难保证等情况普遍存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仍然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遵循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按照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形势与政策”课程知识的跨学科性特点入手,促进课程知识的跨学科整合,形成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逻辑的知识体系,是推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一、跨学科整合: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课程化的必然路径

课程化就是按照课程建设的要求把教育教学的目的、内容、过程组织和评价等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规范化,其中最核心的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它关联着课程目标与任务的实现、决定着教学组织与评价的方式,课程内容(知识)选择与组织的科学化决定和支配着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一)课程内容的多学科性与变动性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化建设的难点与重点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涉及的是多学科(multi disciplinary)的知识。“形势与政策”中的“形势”,就范围而言,有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全局形势与局部形势;就内容而言,有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军事形势、科技文化发展形势等等。课程中的“政策”也涉及到内政外交诸如政治决策、经济政策、社会管理、科技文化等。跨学科或多学科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基本特点,它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科技学、宗教学、军事学、国际政治学、外交学等众多的学科,知识庞杂,包罗万象。以何种学科为中心来编写的教学内容,如何从相应学科领域中选取知识,建立知识体系,形成内在的知识逻辑是“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规范化的首要难点与基本任务。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从原来的不定期的时事报告、形势报告演变而来,目前主讲的内容主要按照教育部社科司每年两次下发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进行知识组织,大多数学校还是定位于当前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注重知识的“点”而忽略“线”,没有注意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形成“面”即“形势政策”课程的知识体系,从根本上制约了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发展。

(二)知识的跨学科整合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化建设的主体内容

跨学科(cross-disciplinary)的基本含义是“打破学科壁垒,把不同学科的理论或方法有机的融为一体的研究或教育活动。”[1]在研究和教育中将两个或更多学科的特色元素整合到一起,通过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吸收与借鉴产生新的知识。“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规定其学科属性,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科性质。其内容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各具体学科之间的关系。这三个学科中,马克思主义提供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研究范式,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课程的基本要素与原理,各具体学科提供研究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厘析出其关于各知识领域的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渗透于各具体学科领域中,从而形成的知识体系构成本课程的主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几大知识模块,如国内政治专题、国内经济专题、科教文化专题、社会民生专题、民族团结专题、祖国统一专题、执政党建设专题、人与自然专题(或生态建设专题)、国际形势专题等。每一知识模块可根据文化课程的规则按照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以及应该达到的分析水平,建立评估标准,形成相对稳定的知识框架。并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分工,做好本课程的知识规划,以期通过大学期间三到四年系统的形势政策知识与理论教育,使学生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正确分析形势、理解和分析政策的基础和能力,树立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

(三)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体现了高校“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价值

课程的价值,是指课程中的知识能满足主体(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一定需要即课程知识的有用性。从“形势”的分析角度来看,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同一社会内部的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单一的学科出发,往往已经不足以来分析这个社会了。从一种跨学科的视角来批判分析当下社会生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跨学科沟通已成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从学生的成长或者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现代社会呼唤复合型的跨学科人才。对各种专业性很强的公共政策进行解读、以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去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是“合格的现代公民”必备的职业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对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来说,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改变单一学科课程的“狭智教育”、“知识教育”发展趋向,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树立宏观意识和战略意识,正是本课程的价值与魅力所在。

二、马克思主义当代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知识整合的学科路向

学科是对知识的分类。一个学科有其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学科课程是根据学科建立起来的知识传授计划,自然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学科的支撑可以使知识的研究得以系统和深化,为课程进行知识的选择和编排提供根据和规则。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研究对象不是一般的“形势”与“政策”

对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研究对象,学术界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刘敏认为,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真正变成一门课程,像其他课程一样,确定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完成从“形势与政策”课到“形势与政策学”的转变[2]。张若飞认为,“形势与政策”课不是以“形势”和“政策”两个问题为研究对象,而是以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观的形成、发展和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规律为研究对象”[3]李小鲁分析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政治性强但内容丰富、政策相对稳定但形势不断变化,体现了明显的动态性”等特点,提出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学科化建设的理念和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国策与时政教育研究”[4]。李德芝、焦琪指出,“形势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不断发展着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一种具体的现实的表现形式,是从实际到实际的一种实践性教育”,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教育[5]。李东方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同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一样具有自身系统的学科体系。“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体系从大类上划分属于政治学的内容,它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马列原理和教育原理,又是一门思想品德课,体现出强烈的思想性[6]。这些认识从不同的视角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研究对象进行探讨,为形成课程对象的统一认识奠定了基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下,“形势与政策”课并不是研究和探讨一般的“形势”和“政策”,其任务不是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形势”变化规律、观察判断规律和“政策”的制定过程、意义等。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教育。课程的学科依托显然不是“形势政策学”,也不存在所谓的“形势政策学”。“形势”从来都是具体的,有特定的观察立场和时空范围,对于各种各样形势的分析、判断以及变化的因素、走势都是由各具体学科来解决的。如果把抽象而笼统的“形势”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作为课程的学科支撑显然是不科学的。“政策”也有特定的主体,是指各政党、阶级、集团所制定的涉及一定范围的公共事务的决策。公共权力机关制定的涉及公共事务的决策是由“公共政策学”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无论是“形势”还是“政策”都不能成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研究对象。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的国家建设所面临的各种形势与实施的各种政策。正是这种课程的名实不一致导致了课程理解与规范的障碍。

(二)课程体系中的分工与合作体现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科性质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明确规定,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要求“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提出“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文件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规律,努力建设一个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这里明确界定了“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依托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思维能力为基本目的,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课程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二是思想道德教育。前者以研究中国问题的解决以及相应理论思维能力为中心,后者以塑造社会主义品德的公民和相应的道德判断力、实践力为任务。两者在任务上相互衔接,在内容上有所交叉。从教学任务上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程属于前者,是以通过形势的研判,政策的解读在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运用中强化政治认同,并藉此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培养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品质与能力。因此,要从“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中把握其课程性质。

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原理”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三门课程是各有分工,相互支撑的。“原理”课向学生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学生正确运用和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他们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的逻辑前提。“纲要”课也与历史学科中以认识过去事件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有所区别,主要通过中国的历史文化变迁深刻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透过中国的“昨天”认识中国的“今天”,准确地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形成科学的中国国情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确运用和科学发展的条件,是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的逻辑起点。“概论”课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的进程与内容,面向中国的当前现实,是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的逻辑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推进过程,不但要面向现实,更要在理论反思和经验总结中开辟未来。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势与政策”需要承担了这一任务,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正确观察、分析和判断当前国际国内各方面形势,正确理解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原理》课和《概论》课的理论运用与逻辑延伸[7]。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发展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学科任务

如上所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实践来开设的,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传马克思主义之“道”,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业”,解当代未来变化之“惑”。“形势与政策”课的责任重点在于解当代未来变化之“惑”,为此,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学科支撑,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运用与发展”作为课程的研究对象与知识领域,构建知识体系,获得课程地位。一是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价值判断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向和基本精神对当代存在的各种“形势”与“政策”进行马克思主义分析与判断。当前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改革运动思潮涌动、新招百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领域的力量较量从形式到内容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时代迥然相异,要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建构与系统阐释,使学生从当前错综复杂的时局变幻中认清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在各种政策主张中辨别人类社会未来的变革力量,发现自觉地批判和否定的社会进步的阻碍力量,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对萦绕于学生心中关于现实的困惑、焦虑等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判断与解释。二是解决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人民、阶级、国家、“世界历史”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一方面指导共产主义运动(即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重塑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面貌与轨迹,科学技术、其他力量的介入等,都使人类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与当前的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解决新的社会问题、完成新的历史任务中形成新的思想和观点,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三是要解决马克思主义的持续本土化问题即继续中国化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其理论来源主要是西方文化与思想,对旧社会的批判与对新社会的构想主要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所持的观点、方法、结论自然离不开西方文化的语境与影响,对于有着几千年历史与厚重的东方文化的中国来说,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在向西方学习、向现代转型中完成华丽转身而又不失自身的文化特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解决了近代中国的出路问题,解决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但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何把他推向成熟的阶段,使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世界发展大势有机统一起来,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推进,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根本任务,也是支撑起“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科建设任务。

[1]刘仲林.当代跨学科学及其进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1):37-42.

[2]刘敏.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定位与方法选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88.

[3]张若飞.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定位[J].当代教育论坛,2008(7):107.

[4]李小鲁.学科化视角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理念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39.

[5]李德芝,焦琪.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定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1):45-46.

[6]李东风,黄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197.

[7]张录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基本问题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72.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