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罚款思维”

2015-03-30 00:08宛诗平
党政论坛 2015年21期
关键词:罚款市民垃圾

○宛诗平

最近,南方某地对不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个人和单位开罚单了。这样的做法摆脱不了“罚款思维”的嫌疑。当然,笔者并不是一概反对在城市管理上采用“罚款思维”,而是认为在配套设施还未完全完善的背景下,轻言罚款并不理智。这种用罚款方式处罚不文明行为的做法,我们不知用了多少回,可是罚款过后这些不文明行为仍然“涛声依旧”。究其根源,关键在于罚款并不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育和引导人们生活习惯的好方法。罚款管的是手脚,而不是心灵;公民的环保意识,是培养出来的,不是靠罚罚出来的。

反过来看,世界上很多垃圾分类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恰恰都不是靠罚款,反而是靠奖励来培养市民的好习惯。有鉴于此,我们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也要摒弃“罚款思维”,多用鼓励、奖励等柔性引导的方式。罚其十,不如奖其一。与其让市民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战,倒不如采取奖励和引导的方法,对按照规定分类投放垃圾者实行物质和精神奖励,以便激发居民参与分类投放垃圾的积极性,让环保行为成为自觉习惯。而在具体如何奖励的问题上,可以结合我国国情,比如,对自觉践行垃圾分类者进行免除垃圾处理费、卫生费的补偿;在社区和居委会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先进个人和单位评选;由宣传、文化、卫生、财政等职能部门,对那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较好的个人和单位在道德模范评选等方面进行倾斜,或者通过分类处理垃圾换取车位使用费、小区管理费减免等等。这样,市民得益了一点,但对于垃圾分类处理行为而言,则是进了一大步。

猜你喜欢
罚款市民垃圾
垃圾去哪了
罚款扣物无依据 居民告赢广电局
疯狂“涂鸦”不会被罚款吗?
遏制浪费需要剩菜“论克罚款”硬招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倒垃圾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煤质超标企业将处3万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