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5-03-30 10:26张秀兰,薄丽辉,张文亮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资源建设队伍建设云计算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张秀兰,薄丽辉,张文亮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大连 116029)

摘要:云计算的出现给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外图书馆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自己的编目工作当中。文章从编目对象多元化、编目队伍扩大化和数据存储位置的改变等方面总结了云环境下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云计算;文献编目;资源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存储

中图分类号:G254.36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

作者简介:张秀兰,女,教授。

收稿日期:2015-01-25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library’s cataloguing operations under the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ZHANG Xiu-lan, Bo Li-hui, ZHANG Wen-liang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116029, China)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cloud computing has brought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library’s cataloguing operations, and the libraries home and abroad are actively exploring applications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to cataloging operations. The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the library cataloging operations have faced with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sum up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cataloging operations under the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from the cataloging diversity, the augmentation of cataloging team and the changing of data storage positions, etc..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cataloging operations of documents;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m; information storage

1引言

现代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环境的改变使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手工编目、在版编目(CIP)、机读目录到联机联合编目,编目工作手段的不断发展给图书馆和读者带来了明显的效益[1]。而在云计算环境下,人们查阅资料的途径已不再局限于图书馆,越来越多的人从网络和各种数据库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读者对数据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要求编目产品不仅要提供传统的信息资源的书目检索功能,还要满足资源导航、知识组织、对象数据管理和调度等多方面的需要[2]。人们检索信息资源方式的改变给图书馆及编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使编目工作顺应时代的发展,成为新技术应用的前沿,是所有领域的编目人员应该深思的问题。

2云计算及云环境下的图书馆

2.1 云计算的产生及发展

2.1.1 云计算的定义

作为新兴词语的云计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2009 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综合了各供应商对云计算概念的理解,将云计算定义为: 利用网络对一系列共享的计算机资源提供便捷的按需分配服务,并可快速实现,而需要的管理成本与供应者互动成本最小[3]。通俗地讲,云计算中的“云”就是指计算机群,每一个计算机群都包括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台的计算机,它们像云一样遍布在我们的周围,使我们可以随时调用这些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而云计算中的“计算”就是处于“云”中的计算机所提供给我们的处理能力。云计算通过提供全面且功能粒度划分足够细致的“开放应用程序接口”(Ope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OpenAPI),使用户感觉服务是“随需而供”,从而促使各行业的应用系统更加完善[4]。

2.1.2 云计算的产生及发展

2007 年,Google搜索引擎的CEO埃里克·施密特在发布会上首次提到,随着互联网连接速度和互联网软件的改进,“云计算”能够完成的任务将会越来越多 [5]。自此,云计算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2009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将要执行一项长期性云计算政策,2010年美国政府在预算文件中又提出将资助众多机构推行云计算的实验项目,这表明云计算在政府机构的IT政策和战略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Microsoft、Google、IBM、Amazon、Yahoo等IT巨头都在积极投入巨资进行云计算的研究与应用 [6]。

2.1.3 云计算与图书馆

从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来看,信息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云计算技术也不例外,它必将给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带来新的变革[7]。新的云计算服务有望从基础设施层面解决长期困扰图书馆的网络信息管理和服务中的许多问题,通过云计算来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成为一种最佳的选择。OCLC早在云计算的概念刚刚出现不久,就在酝酿云计算时代的服务框架。2011年,OCLC推出了其“云计算ILS”服务,即“网络级管理服务”(Web-scale Management Services),并在许多图书馆中试用。同年12月,OCLC官方宣布推出新的WorldShare服务,作为前述云计算服务的进一步扩展[8]。目前,国际图书馆界对于云计算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的云计算服务理念与模型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及应用,云计算切切实实地改变了图书馆的业务、管理和服务,如图书馆的索引目录系统、检索系统、协同工作系统、信息咨询服务、学科服务以及手机服务等都应用了云计算服务[9]。

2.1.4 云计算在我国

在我国,中国移动研究院较早地开始了云计算的研究与探索,目前已经完成了云计算中心试验项目。在图书馆界,CALIS结合云计算、软件即服务、Web2.0、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等技术[10],基于CALIS三期建设目标、十五建设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CALIS数字图书馆云战略:设计和开发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即Nebula平台,构建多级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中心,为高校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同时为图书馆提供本地化的数字图书馆云计算解决方案[11]。

3云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机遇

在我国,图书馆编目最常用的模式就是联机联合编目,而联机联合编目需要成立相应的中心,具备一定条件和资质的图书馆才可以成为参与馆,只有参与馆才可以共享编目成果,上传和套录编目数据,且上传编目数据的图书馆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核。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并非所有的图书馆都参与到了联机联合编目当中来。以我国CALIS联合编目中心为例,据最新统计,截至2014年4月30日,CALIS的成员馆共计1103所,其中包含5所非大陆用户,而教育部2014年12月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共4420所。由此可见,使用CALIS的成员馆仅占高校的四分之一,同时,这中间又包含很多D级馆,即仅有套录编目数据的权限,并无上传编目数据的资格。因此,联机编目仍存在局限性,并非所有的图书馆都能参与其中。而在云计算模式下,加入云模式的每个图书馆都可以通过有关的协议共享彼此的编目资源,不再局限于部分成员馆之间。也就是说,“云”中的用户可以像使用本馆的编目资源一样方便自如地使用他馆的编目数据。为适应新的云计算环境,世界上较大的联合编目中心都在酝酿新的举措。如美国OCLC 公司的“OCLC Web 级协作型管理服务”,该服务实质上就是一个联合编目系统,这个系统是 WorldCatLocal的强化版,就是一个典型的云计算模式,于 2009 年 7 月正式上线。OCLC 的目标是所有图书馆使用同样的、共享的硬件、服务和数据,而不是仅仅成为单个图书馆托管硬件和软件的替代模型[12]。作为系统的使用方,图书馆可以利用其提供的平台,进行联合编目、文献定位和检索等,这给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编目数据全球化的统一和共享将由理想变为现实。

在我国,前述CALIS 云战略中拟建立的数字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其提供的基本服务之一就是元数据联合编目服务。这一服务既可以直接面向图书馆,也可以通过 OpenAPI提供给图书馆[13]。这样我国各自为政的三大编目行业:出版社、书商、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界条块分割的三大编目系统: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系统图书馆,都可以借鉴OCLC的先进理念与模式,打破行业壁垒,打破系统界限,积极加强彼此在书目信息资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云计算环境下进一步形成全国性的联合编目中心。

3.2 挑战

目前,我国的联合编目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首先,联合目录数据库绝大多数都是以印刷型馆藏为前提构建的,数字馆藏的揭示与服务功能相对较弱;其次,目前联合目录数据库大多是以图书为基础构建的,期刊的联合目录数据库数量较少,且没有实现各种期刊目次库、全文库的统一检索和链接功能;再次,对于无偿使用的开放存取期刊缺乏揭示与检索。由于多数图书馆都是将电子资源直接链接在图书馆的网页上为读者提供服务,导致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无法实现印刷型资源与数字资源的统一检索。除此之外,联合目录数据库目前尚无法应对电子资源管理与服务中出现的访问权限的控制问题。由于受书目数据编制规则及其方法的限制,难以适应越来越细微的电子资源信息粒度描述和服务的需求。

综上所述,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的编目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我们有必要对联机联合目录服务与电子资源服务进行一体化方案设计,构建适应多种媒体和信息粒度的文献信息资源发现系统,实现电子资源与联合目录的一元化检索[14]。

4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

4.1 编目对象多元化

传统图书馆的编目对象主要是印刷型文献。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资源为代表的电子期刊、数据库资源和其它多媒体资源等都在呈指数增长,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终将成为图书馆编目对象的主体。如何对这些纷繁复杂的数字化资源进行编目整理是世界编目领域一直探讨的问题。国际图联推出的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 ( Function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FRBR)提出,编目对象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平面层次上,应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编目对象划分成若干个层次。FRBR揭示了隐匿在编目对象中的深层次关系,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元数据模型,这一模型已经成为人们设计、考察和评估元数据的一个研究框架[15]。FRBR的推出,对编目原则和编目思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编目对象立体化”这一概念更加适用于云环境。

4.2 编目队伍扩大化

根据我国统计局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出版图书、期刊、报纸总印张为3005.12亿印张,其中:课本用纸占总量9.09%,书籍用纸占总量14.94%,图片用纸占总量0.01%,附录用纸占总量0.04%;期刊用纸占总量6.52%;报纸用纸占总量69.40%。同年我国图书出版物种数达44万余种(初版25万种,重版、重印18万种),较之2012年增加了3万种;图书出版物印数达83.10亿册,比2012年增加了3.85亿册[16]。与此同时,2014年我国网民规模也达到了6.32亿,海量的信息资源给编目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众多数据公司,如书商都及时把握契机,强势进驻编目领域。

云计算环境下,不仅书商和图书馆可以进行编目工作,广大作者、读者、用户同样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技术加入到编目队伍中来。Library Thing的出现为非编目专业人员进行信息资源的描述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这一平台,编目这一以往必须由专业人员才能从事的工作,现在普通的读者或作者本人也可以完成。Library Thing是一个基于 WPOPAC(基于 wordpress的联机公共查询目录)的书目建设网站,该网站为网络上的任意一位读者提供上传、编辑、修改书目数据等功能,读者只需要输入(或条码扫描)图书的 ISBN号或期刊的 ISSN号,系统即可自动填写该书目的其它信息,或者输入书名,从系统提供的备选书目信息中选择[17]。该网站旨在鼓励用户建立自己的个人图书馆,并对个人图书馆所收藏的书籍进行编目并上传,方便其它用户查找。编目队伍因此不断壮大。编目人员的增多、队伍的扩大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网络上海量信息资源对编目人员的需求,减轻专业编目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可谓一举多得。

4.3 数据存储位置的改变

联机编目的出现大大减少了编目工作的重复进行,并且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存储技术,使信息存储的主要形式发展为数字化电磁信号,这不仅压缩了存储空间,改进了信息组织形式,还极大地提高了检索速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源需要编目,各国的联合编目中心仍然需要解决大量编目数据的存储问题。到2013年,世界最大的联机编目中心OCLC的WorldCat已经存储了大约2.2亿条独一无二的书目记录,且正在以每4秒增加一条的速度增加它的馆藏数量[18]。而在我国,截至2012年底,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中仅联合仓储目录总量(去重后)就已超过700万条;CALIS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共包括14万种外文期刊,其中有1万余种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OA);外文期刊目次的总量已达到8000万篇之多[19]。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源需要储存,如何很好地保存这些信息,并尽可能少地占用物理空间,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云计算环境下,海量的编目数据都可以上传存储到云端,实现云存储,图书馆的存储空间被大大节省。当然,云储存的另一端也需要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上传的资料进行维护和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图书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云计算在编目工作中的作用。

5结语

云计算的出现给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应抓住机遇,适时变革,迎接挑战,推动编目工作在新的信息环境下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毕惠,杨永清.Google时代图书馆编目模式的嬗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6): 53-55.

[2] 富平.从文献编目到资源整合[J].图书情报论坛,2006,(1):3-5.

[3] Mell P,Grance T.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EB /OL],http: / /www. nist. gov /itl /cloud /upload /cloud-def-v15.pdf,2012-06-23/2015-01-14.

[4] 马瑞.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09,(7):36-39.

[5] 沈奎林,杜瑾.云计算在图书馆的应用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0,(S2): 272-275.

[6] 喻昕,王敬一.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架构研究[J].情报科学,2011, 29(7):1049-1053.

[7] 廖志江.云计算与图书馆联合编目[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2):42-45.

[8] Nalsi的西文编目笔Ⅲ[EB/OL]. http://nalsi.net/posts/tag/云计算,2011-12-06/2014-12-20.

[9] 黄丹俞,胡新平.国外图书馆云计算应用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13): 109-113.

[10] 维基百科[E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云端运算,2014-12-18/2015-01-21.

[11] 田雪芹.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变革的进展与趋势[J].中国教育网络.2010,(7):67-69.

[12] 陶新权.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54-57.

[13] 王文清,陈凌.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模型[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13-18.

[14] 李晨英.数字时代联合目录的发展方向——日本NACSIS-CAT发展研究报告简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4):67-70.

[15] 冷红中.Marc的未来[J].图书馆建设,2008,(5):29-32.

[16] 201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http://www.gapp.gov.cn/govpublic/80/795.shtml,2014-08-12/2015-1-19.

[17] 冯晓娜,刘文云.LibraryThing对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08,(9):27-29.

[18] OCLC FirstSearch 数据库有奖竞猜活动[EB/OL].http://www.lib.xju.edu.cn/NTCMS-web/CmsViewAction.do?method=getCon&data=%7BID:807%7D,2013-05-07/2015-01-15.

[19] 姚晓霞,张俊娥.CALIS资源共享建设与发展[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3,(1):15-20.

(责任编辑:朱爱瑜)

猜你喜欢
资源建设队伍建设云计算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云计算中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应用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