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机械化趋势与发展对策

2015-04-02 15:11周守炳,秦海生
时代农机 2015年3期
关键词:插秧机机械化农机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14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3033万hm 2,总产量达2060万t。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已进入提质提速全面发展时期,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步伐还不快、难度也不小,特别是激光平地、机插秧和产后烘干机械化仍是发展中的短板。笔者就此展开讨论,共谋发展,与业内交流。

1 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

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2014年全国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插秧、收割、耕整土机械化作业面积分别达到1066.7万hm 2、2400万hm 2、2866.7万hm 2,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几个主要农艺环节的机械化现况是:耕整土和收获环节机械化程度高,育插秧和粮食烘干环节机械化程度低。

(1)水稻种植环节。目前,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插总面积1066.7万hm 2,若加上水稻机械化直播等,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已超过38%。北方稻区机械化插秧水平已经超过80%,目前增长趋势开始放缓;南方稻区机插面积依然保持着较好的增长态势,如湖南、安徽、湖北、广西、四川等发展较快。大部分稻区扶持农机合作社创新机插秧育秧机制,尝试工厂化标准化育秧、商品化供秧,推动了水稻机插秧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和推广应用的经验。未来几年,南方水稻机插面积将会大幅度增长。

(2)收获和耕整环节。通过鼓励及推动农机跨县跨省的跨区作业服务,全国水稻机收总面积达到2400万hm 2,机收水平已超过81%;黑龙江、江苏、安徽、湖北等水稻种植大省机收水平达90%,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水稻机收水平也已超过70%。全国水田机耕总面积达到2866.7万hm 2,机耕水平达到95%,是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最高的环节。未来几年,水稻机收、水田机耕的面积基本保持基本稳定且小幅增长,但收割机械和水田机耕整机械将会有大发展,就是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品质量的升级。

(3)粮食烘干环节。农业部于2014年发出了《关于加强粮食加工减损工作的通知》,加大了农产品烘干机械的补贴力度,调动了各地农机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机械化烘干社会服务的积极性。特别是水稻主产地区逐步提高了对推广烘干机械化技术的重视,加大对水稻烘干设备的补贴力度,积极提高水稻机械化烘干能力。据统计,2014年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共投入3.2亿元补贴烘干设备8404台套,较上年增加了20%。一些地方烘干机械呈“井喷式”增长,如湖南新增烘干设备1314台套,较2013年增长了71%;四川虽然推广烘干机械化技术起步较晚,2014年实施粮食机械化烘干作业补助政策,每吨补助40元,快速推动了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随着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及水稻种植规模化程度的提高,未来几年我国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推广,应是农机化工作的重点。

2 水稻生产机械发展趋势与重点

(1)不同区域的机械配置。我国水稻生产从耕作制度及农机农艺配套考虑,基本上可分为三大产区:黄河以北的北方,水稻一年一熟,称水稻Ⅰ区;黄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稻麦、稻油轮作一年两熟区,称水稻Ⅱ区;长江中游以南的南方双季稻区,称水稻Ⅲ区。①水稻Ⅰ区基本上是平原地区,适应大型机械作业,如耕整地环节的激光平地机械、育插秧环节的工厂化育秧和高速插秧机、收获环节的大喂入量轮式或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烘干环节的大型烘干设备机组等,水稻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该区重点是机具更新换代升级,发展高效精准航空植保技术与设备。②水稻Ⅲ区的特点是稻田泥脚深、田块小,以丘陵、浅山区为主,适应中小型机械作业,如水田耕整环节应配置40kW左右的四轮驱动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配套旋耕灭茬机及激光平田系统;育插秧环节以工厂化育秧网点和步进式插秧机为主;收获环节以喂入量1.0~3kg/s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为主力,烘干环节以中小型烘干机械设备等为主推机型。目前Ⅲ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也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最难的地区,机具配置解决方案应主推国产成熟机型。③水稻Ⅱ区,介于Ⅰ区和Ⅲ区之间,水稻生产是该区域稳粮增粮的关键所在,合理安排轮作茬口,抡农时是第一要务。该区域水稻生产地平原、丘陵、浅山区各占1/3,适应中型机械作业。水田耕整环节应配置44~66kW四驱拖拉机,配套旋耕灭茬机及激光平田系统;育秧以工厂化育秧为主,插秧环节高速插秧机与步进式插秧机并举;收获环节以喂入量2.0~4kg/s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为主导机型,烘干环节应配套中型烘干机械设备等。该区域除苏、浙、沪等机械化水平较高外,大部分地区水稻机械化水平在50%左右。

(2)水稻插秧机技术。2014年全国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达到66.5万台,如果按台均作业量20hm 2(300亩)计,市场需求量应为152万台,机插普及还存在85.5万台机具的缺口。目前,我国插秧机以久保田、洋马、井关、东洋等外资企业和外国品牌产品为主导;近年来,国产品牌插秧机崭露头角,生产厂商达30多家,产品已系列化。步行式两轮驱动插秧机有2、4、6行等机型,乘坐式三或四轮驱动插秧机有4、6、8、10行(行距300mm,株距120~200mm可调)等机型。这些国产品牌插秧机的特点:一是作业效率高,插速达300~500次/分,最高作业速度1.4m/s;二是具备电子监视功能,秧箱底板处装有传感器,对缺秧或秧苗快插完时发出警报;三是开始应用液压技术、自动控制和安全装置,自动化水平提高;四是开始采用高强度轻金属、塑料制板和型材等,零件精密、轻巧,整机质量减轻。这些插秧机若配以工厂化育秧,可满足不同地区机插秧技术推广的需要。

(3)水稻联合收割机发展。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全喂入式向大功率延伸,半喂入式技术发展放缓。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兴起与迅猛发展,水稻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大大提高,加上北方水田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收获效率更高的水稻联合收割机产品需求量在不断增加,2~4kg/s喂入量的产品已成为市场主流,北方地区则向4~8kg/s大喂入量产品发展。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生产量逐渐下滑,市场进入调整期。由于市场发展受限,日韩主要农机企业缺乏推出新产品的动力,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品多样化方面都没有明显的进展;而在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下,日韩企业产品随之变相涨价,这种结果影响到用户的选择行为,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革新的情况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产品市场可能进一步萎缩。

(4)粮食烘干机械设备。目前我国有500多家烘干机生产企业,其中适合水稻等粮食烘干作业的设备约150多个机型品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水稻烘干技术及机械产品得到了快速成熟,以中联重机等为领军企业,为水稻产后烘干机械化提供了优质的解决方案。从南方和北方两个不同需求的市场看,水稻烘干机技术与产品的发展方向是:南方水稻区以中小型高温、低温的多燃料烘干机产品为推广重点,要求设备的日烘干能力适中、运行成本低,适合农机合作社或机械化家庭农场经营,能向社会提供有偿作业服务。北方以稻谷为主兼烘小麦、大豆、油菜籽等,大型高温固定式、多燃料、多品种的烘干机产品渐成需求主流。总体看,烘干机产品将向高效大批量处理高水分谷物、采用联合干燥技术、一次将谷物含水率降到安全标准、应用先进测控技术、干燥过程全自动化控制等方向发展。适应新型收获模式、适应性强、可移动、高效能、多燃料的烘干机械设备将是市场重点。

3 水稻机械化发展建议与对策

为了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农业部制定发布了《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对水稻生产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技术实施提供了指导。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农业农机部门要强化指导服务,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农艺特点,进一步熟化技术,根据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推进模式,特别是要给予政策倾斜和财政扶持,以加快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目标。

(1)充分发挥农机购补政策引导作用。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防止有关机具过度发展,从水稻生产机械化升级换代着手,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目标。水稻Ⅱ区和Ⅲ区机插水平较低的地方,应将水稻育插秧机械设备作为补贴重点,提高补贴额度,增加机具的保有量,提高机具使用效率。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实施水稻机插秧作业补贴、大棚育秧补贴、统防统治作业补贴、粮食烘干作业补贴等;支持水稻育秧中心建设及粮食烘干中心建设;各类涉农建设项目,须兼顾农田基本设施改善和机耕道路建设,为水稻生产机械化创造条件。

(2)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充分调动基层农机技术骨干的积极性,技术指导与技术培训应进村入户,服务到田间地头。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等要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作为主要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覆盖面。在建点示范方面,水稻主产省份要建立省级示范县市区,县级要办好示范乡镇、示范片和示范村等,强化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实行整村整乡整县推进。

(3)建立农机农艺融合协调机制。农业农机部门要在品种选择、育秧、植保、田间管理、茬口对接等各个环节进行农机农艺的融合技术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路线,形成农机农艺相适应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创造条件。

(4)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农机合作社、机械化家庭农场、农机专业大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实践者。2014年,全国农机合作社数量达到4.74万个,拥有农机具315.3万台套,占社会保有量的1/4。农机合作社的农机原值达到845.3亿元,一些地方新增农机的1/3由农机合作社拥有。全国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农户数超过4500万余户,平均每个合作社服务农户数量达985户。农机合作社经营活动总收入达到757亿元,社均收入达到168万元。农机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显现,地方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扶持,县级农机推广机构要采取派驻技术员指导员等措施推动其规范建设、促进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主力军。

(上接第144页)

展。合作社利用土地规模优势,大力发展黄花菜、红薯、烟叶、油菜等经济作物,提高合作社经营效益。三是由田间作业服务向农业产业化实体发展。从田间种植作业服务向粮食储存加工、农业运输、流通服务等方向延伸,打造出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农资展示流通、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实体农业产业企业。四是由作业经验型向建立农机农艺技术标准体系延伸。合作社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机作业需要,与农机制造商合作、农业专家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化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为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技术推广创造条件。

(3)破解企业发展要素瓶颈。机耕道路、农田整理、机车库棚、农机加油网点等是农业机械化最关键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条件。这些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公益性和关键性,所以政府的国土部门和农业农机部门要及时制定有关机车库棚建设标准和用地政策;发改委部门应整合农业项目资源,规划好水利、林业、农开办、国土整理开发等农业工程项目,统筹标准化农田和机耕道建设。农机合作社也应积极自筹资金,因地制宜尽能力改善农机作业环境。

(4)政府要真正落实扶持政策。一是给予技术支持。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农机技术服务能力,增强服务功能,使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成为农机合作社的技术保障力量。在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方面的政策实施优先安排农机合作社,重点保障农机合作社技术需求。二是及时出台与调整扶持政策。相关主管部门不断完善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争取在财政、税务、用地、农业项目等方面向农机合作社倾斜。三是落实金融信贷支持。合作社的正常运行及发展壮大,方方面面需要花的钱很多,政府要鼓励和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和保险等向合作社敞开融资之门,简化手续、降低利息、不设门槛,只有切实解决农机合作社融资和贷款难等问题,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才能成长壮大和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插秧机机械化农机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不一样的农机展
超智能插秧机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