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手术治疗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2015-04-02 17:02明,於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脑膜瘤显微镜

崔 明,於 永

(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 铜陵 244000)

显微手术治疗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崔 明,於 永

(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 铜陵 244000)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手术治疗脑膜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2013年收治的镰旁脑膜瘤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显微镜下外科肿瘤切除术,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脑膜瘤患者中,SimpsonⅠ级切除14例,Ⅱ级切除4例,Ⅲ级切除2例。结论显微镜下治疗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镰旁脑膜瘤; 显微镜; 微创

镰旁脑膜瘤指的是肿瘤的基底附着于大脑镰并且被大脑皮质覆盖的一种脑膜瘤,其发病率低于大脑凸面脑膜瘤和矢状窦旁脑膜瘤,发病率约为颅内脑膜瘤的第三位[1],按照冠状缝和人字缝为界,可把镰旁脑膜瘤分为前中后三组[2],由于镰旁脑膜瘤位置深,且常隐藏在脑组织的下方,暴露困难,故手术较为困难。笔者选择了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2013年20例镰旁脑膜瘤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本科2006—2013年20例镰旁脑膜瘤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2~72岁,平均47岁,病程5个月~3年。

1.2 临床表现

头痛发作的有10例,癫痫发作的有5例,一侧肢体活动障碍的有8例,视力下降的有1例,一侧感觉障碍的有4例。

1.3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头CT检查及头MRI+增强检查。头颅CT检查提示:大脑镰旁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周围脑组织受压。头MRI检查:Tl加权多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肿瘤基底在与大脑镰相连处可见有“鼠尾征”或“广基征”。根据MRI并结合冠状缝和人字缝分界:位于前1/3的镰旁脑膜瘤有11例,位于中1/3的镰旁脑膜瘤有6例,位于后1/3的镰旁脑膜瘤有3例。肿瘤单侧生长者16例,肿瘤双侧生长者4例。

1.4 手术方法

采用显微镜下外科肿瘤切除术。患者头架固定,头皮切口和骨瓣设计均以肿瘤为中心,前l/3的镰旁脑膜瘤采用取发际内冠状皮肤切口,中、后l/3大脑镰旁脑膜瘤作纵行直切口或小马蹄形切口。对于肿瘤单侧生长者,骨窗位于肿瘤同侧;肿瘤向大脑镰两侧生长,骨窗位于肿瘤较小侧或非优势半球侧。切开硬膜前行20%甘露醇、地塞米松快速滴注,以降低颅内压,脑压下降后剪开硬脑膜并翻向上矢状窦,悬吊硬脑膜[3]。分离蛛网膜、蛛网膜颗粒与硬脑膜的粘连,保护好中央沟静脉。行自动牵开器牵离脑组织界面,延大脑镰由浅入深,暴露肿瘤边缘及肿瘤前后两端正常的矢状窦,对较小的肿瘤基底较窄者,可沿大脑镰平面将肿瘤组织用双极电凝与大脑镰分离,切断肿瘤周围供应的血管,再电凝肿瘤的包膜使其收缩,然后连同受累的大脑镰完整地将肿瘤全切除[4];若肿瘤较大、基底较宽,可采用分块切除肿瘤或先在瘤内切除,先减小肿瘤的体积,扩大操作界面和空间,然后再行瘤体分离[5]。尽可能切除在MRI 表现为尾征的大脑镰。

2 结果

行手术的20例脑膜瘤患者中,按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14例,Ⅱ级切除4例,Ⅲ级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复查CT:无脑内血肿出现。术前5例癫痫发作者4例癫痫消失,术前肢体活动或感觉障碍者12例中10例症状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18例恢复正常生活,生活自理,2例复发于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3 讨论

镰旁脑膜瘤多会以广基附着于大脑镰,由于镰旁脑膜瘤生长位置较特殊,肿瘤位置较深,被上方的上矢状窦和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及下方的大脑前、后动脉和下矢状窦围绕,手术空间狭小,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手术全部切除困难[6]。在不引起脑功能损伤的情况下尽量切除肿瘤及肿瘤基底的硬膜及大脑镰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通过肉眼手术很难达到肿瘤全部切除,且易损伤血管,及周围脑组织,在手术中,运用显微镜,能有效地控制出血,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保护脑重要的功能区。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或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预后[7]。

镰旁脑膜瘤供血动脉主要为大脑前、后动脉的脐周、脐缘动脉,在显微手术中首先要保护好这些动脉。为了减少术中出血,可抬高患者头位让皮层静脉回流同时快速处理骨瓣进行手术时尽量沿瘤周阻断肿瘤供应血管[8]。在剥离瘤壁时,尽量沿肿瘤包膜分离,尽量不破坏蛛网膜,在分离过程中,注意保护瘤周的正常脑组织,及重要的血管,静脉窦[9]。对于被肿瘤包绕或侵蚀的重要血管或静脉窦,可部分切除肿瘤,对于与周围粘连较紧的肿瘤,不易对瘤壁进行剥离的,可先切除部分肿瘤,增加其操作界面,再仔细分离瘤壁,全切肿瘤[10]。在显微镜下,较易分清是否是肿瘤供血动脉,还是被肿瘤挤压或包绕侵蚀的血管,最大程度减少对正常血管的损伤。在显微镜的直视和放大下,也降低了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害。

通过显微镜的使用,术者获得了充分照明及术野放大,较为清晰的分辨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的不同,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神经功能障碍[11];同时也能让术者明确血管与肿瘤的关系,更好地保护正常血管,更易处理肿瘤的供血血管[12]。在手术中,由于显微镜下术野清晰,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牵拉,减轻了组织水肿及由于过度牵拉造成的出血。再者,利用显微镜可精确止血,减少了手术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13]。通过显微镜的使用,使手术创伤减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后遗症、并发症少,有利于增加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4]。

镰旁脑膜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镰旁脑膜瘤与大脑镰紧密粘连,可侵犯矢状窦;传统的肉眼手术难以全切,且易损伤重要血管及脑功能区。复发率也高。利用显微镜良好的放大和照明作用,提高了镰旁脑膜瘤的全切率,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了患者的预后[15]。

[1]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87-598.

[2] 喻孟强,蒋宇钢,尹畅,等.显微手术治疗大脑镰旁大型脑膜瘤[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30(4):317-319.

[3] Bi N,Xu R X,Liu R Y,et al.Micro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rasagittal meningioma in the central gyrus region[J].Oncol Lett,2013,6(3):781-784.

[4] 李学记,万经海,李长元.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策略[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6):447-450.

[5] 李爱民,夏咏本,刘希光,等.中央回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8):731-733.

[6] 陈轩,申明峰,姚宏伟,等.纵裂入路切除双侧窦镰旁脑膜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26(5):451-453.

[7] 郭英,石德金,李文胜,等.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43例疗效的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30(6):468-470.

[8] 陆永建,李明昌,何伟文,等.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65例体会[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1):52-54.[9] 王军,姚长义,王运杰,等.中央沟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12):1241-1244.

[10] 韩文涛,邓勇,张恭逊,等.窦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4(1):13-16.

[11] 王玉玉,李毅,吴海涛,等.显微外科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1881-1882.[12] 曾明泉,任新海,陈新,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9):29-31.

[13] 王鹏,李鹏,佘春华,等.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2):1287-1290.[14] 陈桂增,陈国明,宋志惠.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1):72-74.

[15] 王铁军,刘广慧,张文伟,等.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28(2):181-182.

(责任编辑:刘大仁)

Curative Effect of Microsurgery on Meningioma

CUI Ming,YU Yong

(DepartmentofNeurosurgery,TonglingPeople’sHosptital,Tongling244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icrosurgery on meningioma.Methods Data of 2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of parafalcine meningioma between 2006 and 201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mong the 20 patients with meningeoma,14 underwent Simpson grade Ⅰ resection,4 underwent Simpson grade Ⅱ resection,and 2 underwent Simpson grade Ⅲ resection.Conclusion The microsurgery for meningioma increases the resection rate of tumors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parafalcine meningioma; microscope; microsurgery

2015-03-06

崔明(1962—),男, 学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研究。

於永,主治医师,E-mail:lswodeyx@sina.com。

R739.45

A

1009-8194(2015)12-0027-02

10.13764/j.cnki.lcsy.2015.12.011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脑膜瘤显微镜
《用显微镜看大象》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显微镜下看沙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疗效观察
凋亡相关基因BAG-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