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图书资料在信息化时代的利用

2015-04-02 02:06傅雯
卷宗 2014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利用

傅雯

摘 要: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反之,科技也推动社会发展,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不断的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在图书管理方面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了传统人工查阅图书的不便,图书管理实现电子化、数字网络化是非常必要的,它的普及推广使读者受益,方便查阅图书,使图书管理人员受益,可以高效省时省力的管理图书。本文针对电子信息技术在图书利用重要性的阐述,论述了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的利用。

关键词:图书资料;信息化时代;利用

0 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普及,直接推动了计算机的纵向发展,向各个领域延伸,通过技术对接,使计算机替代人力完成机械性的劳动,各行各业在工作中都有计算机的身影,俨然成为一个计算机的世界。在图书管理方面,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摒弃了原有的人工查阅图书的方法,摒弃了落伍的人工管理方法。相应的在图书馆中安装了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只要是纸质的图书他都可以进行管理,在人工管理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管理系统是通过结合现实管理经验研制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当然在改变传统意义的管理模式时,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不能根本的改变图书的数字化管理。在网络上有文字的文章可能仅仅只占了图书馆中藏书的很小一部分。我们大多数只能去图书馆或去书店购买,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图书管理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管理。若图书能够足不出户的在计算机中能够体现图书馆所具备的作用,那将会使更多的人受益。

1 电子信息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的重要性

(1)在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时,计算机的应用主要是用来将图书资料的各种图书分门别类,把沉淀下来的不完整的信息变为生动有条例的现代信息。在图书信息整理归集时,因为图书实时更新,偶尔会出现新的知识和收集动态信息,并将图书资料和动态信息结为一体。当图书信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基于饱和的情况下扩容系统对信息量的包含量,扩大系统的载容量,使图书资料管理信息技术增强的同时,包揽了世界各国各个行业不同形态的知识。这样的网络才适合于如今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在每个城市的图书馆里,纸质的图书占图书量的一大半以上,还有一些电子图书和有关的图书数据库,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媒介,所以基于一个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可以涵盖了其它各地的图书数据库,还有不同行业的数据库。纸质图书的种类又包括报纸、杂志、读本等等很多数据库,所以,广大图书爱好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通过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来检索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料,方便快捷的查询各类读者所需要的资料。

(3)在现代社会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往的图书管理员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图书的管理与整理,但是现在是计算机的时代,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电脑的手段对图书馆各种书籍、各类书籍、各行业的书籍进行细致管理,实现图书资料中数据库的采购、分类以及文献编目等内容。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最大的便捷。在进行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中,必须有效的开展和组织相关信息和资料,使其各个资料的环节连接有序,最大的程度的满足读者,提供最简单高效的查询服务。

(4)图书馆提供借阅的服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应该改变传统的经验性,确定为现今的科学管理型,从封闭、保守型向开拓、开放型转变。如果图书管理不能从思想上得以改变,整个图书管理中的服务水平就不能有较大的提高,整体水平也会止步不前。改变固有思想,把图书馆的主要功能从藏书变为方便广大读者借阅上,在功能上改变图书馆的管理观念,有利于发展图书馆,是一项破冰行动、能提高效率,树立起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地位。明确图书馆的用途,图书馆就是为了方便公众阅览群书,重点是阅不是藏,藏只是为了更好的为阅服务,现在图书馆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发最大化、利用最大化。

2 图书资料在信息化时代的利用

2.1 图书资料信息网络化具有望远镜的作用

现代社会,信息知识四通八达,它能够站在时代的最高点,纵观古今,统揽全世界的信息,准确发现在某个领域出现的最新的、使用价值最大的知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所有的活动创造都离不开知识,尤其是一些新方法、新发明、新思想等都是建立在拥有大量最新最有价值的知识基础上的,通过重新组合或改革而发展起来的。这种占有大量最新而有用知识是无法用传统手工操作方法完成的,必须借助图书资料信息网络化。

2.2 在科研工作中,图书资料的客观性和独特性是服务于科研工作的前提

图书资料的客观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图书资料缺乏客观性,就不能成为科研理论上的支撑,但是现在,图书资料的客观性没有引起广大图书资料管理员的重视,某些资料在引用时,没有端正严谨的工作态度,也没有注意资料的权威性,致使某些科研人员使用了错误的数据也不知道,最终出现了错误的结果。所以,图书资料的管理者应该保证获取资料渠道的权威性,高度重视资料客观性管理,使资料的引用能够更加准确,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图书资料的鉴定工作,及时清理一些信息有误或者过时的资料,保证图书资料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3 图书管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

他需要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因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图书的管理,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图书资料更好的服务与人民大众,一方面上级领导必须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图书管理人员应该提升自我的管理意识,在工作时和工作之余借助图书多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补充各方面知识,尤其在计算机的方面进行研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更好的为图书管理做出贡献。

3 图书信息化需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图书的电子信息化,也有不利的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开发性,图书的资料变得容易盗版和安全性变低,用户仅仅复制电子版的资料就能够进行打印,变成纸质书稿,就不需要图书馆了。可见,图书在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就算网民找不到图书资料的电子版,有些恶意或者其他意图的电脑黑客进行攻击,这不仅仅是盗取图书资料,严重的可能影响整个图书馆里系统的崩溃。所以图书信息化系统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阻止一切不安全的网络因素破坏图书资料。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管理好图书资料,就是掌握信息的导向,现代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堆积,知识有来源于书本,把握图书信息化的精髓,坚持创新,培养读者的创新意识。所以,创造性思维一方面源于读者对大量丰富知识的阅读、掌握、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也源于对这一过程的体验、孕育、萌发、结晶和升华。成功者多数是创造者,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堆积,达到创新的额高度,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就是希望读者能够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通过更多的书本为结合实践经验创造新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华.谈知识型图书和资料的管理[J].现代交际,2012.

[2]古莹芳.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

[3]纪玲玲,金艳美.关于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2.

猜你喜欢
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