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理论的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2015-04-10 11:48陈珊珊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收信人信函商务

陈珊珊,余 鹏

1.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234000;2.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基于关联理论的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陈珊珊1,余 鹏2

1.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234000;2.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模糊语言在商务信函中普遍存在,而且具有独特的交际功能和作用。恰到好处地运用模糊语言,可以促进商务交际的顺利完成。基于关联理论,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的成功翻译不仅依赖于信函作者与译者之间互明的实现,还依赖于译者与收函人之间互明的实现。通过对商务英语信函样本中模糊语言使用实例进行分析,发现商务英语信函样本中模糊语言的翻译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以模糊译模糊法、化精确为模糊法、增补法和省略法,以帮助译者顺利找到信函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使译文为读者提供最充分恰当的语境效果,进而实现最佳交际效果,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关联理论;商务英语信函;模糊语言;翻译

1 问题的提出

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系统科学家扎德(L.A.Zadeh)提出了“模糊”(Fuzzy)[1]这一新概念。1979年,伍铁平首次将模糊理论[2]40引入汉语语言学。此后,国内学者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不仅涉及语言学各分支学科,而且还与逻辑学、人工智能、文艺理论、心理学、美学等众多学科联系起来,李小明[3],蒋有经[4],陈治安、文旭、刘家荣[5]124, 张乔[6],伍铁平[2]40等从哲学、认知、语义和语用等不同角度系统研究了语言的模糊性。后来,国内外学者认为模糊理论同样适用于翻译研究,翻译也是有模糊性的[7-8],模糊理论可以解释许多语言现象:有限的语言手段能表达无限的语义,文学创作与翻译美学可以调配,译文与原文能达到语义上的大致对等等。

近年来,随着关联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广泛运用,这一认知语用学理论又给模糊语言的翻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选取商务英语信函一些样本作为语料,运用关联理论,结合翻译实践,分析国际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几种翻译策略和方法。

2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区别于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模糊语言的应用可以增强人类语言的感染力,丰富其内涵,使其更具有灵活性、礼貌性和表现力。在一些人们不必精确、不能精确或不愿意精确的言语环境中,模糊语言起着精确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务信函交流作为商务英语使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商务沟通中对建立贸易双方业务关系、沟通传递商务信息、塑造商业形象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撰写商务信函时,通常要求遵循“7C”原则,即具体原则、清楚原则、礼貌原则、体谅原则、完整原则、简洁原则、正确原则,强调准确性和规范性,因此模糊语言被排除在商务信函写作之外,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争议。然而,实际上模糊语言的应用在商务信函中普遍存在,而且具有独特的交际功能和积极作用:提高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增强商务信函的客观得体性,使信函更具说服力和礼貌性等。比如,在一封付款类商务信函中,买方建议使用承兑交单(D/A, 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或者付款交单(D/P, 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的付款方式,而卖方却想表达只接受信用证支付L/C(Letter of Credit)的方式,在回复信函中卖方恰当地使用了模糊词语“consider”:“We have always accepting the settlement by L/C. However, we will consider using D/A or D/P in the future.”这样,提高了表达的灵活性,给自己留有进退的余地,把握了交际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了很好的交际效果。

徐丹晖[9]1认为,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语言中,该准确时必须准确,该模糊时又非模糊不可。这句话恰当地指出了模糊语言在商务信函中的作用。孙湘生、廖瑛等在研究中发现一向力求简洁准确的商务信函也使用模糊语言[10-11];刘永强认为恰当地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合理地使用模糊语言,能够起着积极的沟通效果,如表示礼貌、实现自我保护、体现对方立场和内部激励等[12]42-44。廖瑛认为适当的模糊语言并不影响交际,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好使用模糊语言的度,才能使商务英语写作更得体、更完善[13]。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商务函电语言的严谨准确性并不排除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语义的使用。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商务信函中适度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不会影响商务英语表达的准确性,造成任何交际障碍,反而可以起到掩饰或回避的作用,使语言表达更灵活、恰当、含蓄、委婉、礼貌,进而帮助信函作者更顺利、成功、圆满地实现交际目的,同时也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双边关系,促进商务交际的顺利完成。

3 基于关联理论的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3.1 关联理论

1986年,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斯珀伯(Dan 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逊(Deirdre Wilson)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关联理论[14]806-807,从认知的角度上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关联理论指出,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行为过程,明示是说话人需要明白地展现出信息意图的过程,而推理则是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理解话语的过程。语言交际是以最佳关联为取向的,为了让听话人在理解说话人话语的过程中所付诸的努力减到最小,说话人必须让听话人从明示中取得最佳关联,从而进一步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3.2 翻译策略

基于关联理论,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的成功翻译不仅依赖于信函作者与译者之间明示的实现,还依赖于译者与收函人之间明示的实现。为了准确清晰地译出模糊语言暗含的实际意图,译者需要借助信函中模糊语言的有用信息,结合语境诸因素,分析出原文本中的模糊语言与其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因此翻译商务信函中的模糊语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

3.2.1 以模糊译模糊

化模糊为模糊法就是将原语中的模糊语按照字面意义翻译为目标语中的模糊语,这就意味着译者需在功能对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将原信函中的英语模糊词语和短语翻译为相同或相似的汉语模糊词语。化模糊为模糊法是商务英语信函翻译中处理模糊表达的最常使用和最常见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信函中模糊语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实现模糊语言的对等,再现信函原文的意义,体现原文的语言特点。

(1)Our products cover a wide range of farm uses and we have long enjoyed an excellent reputation with our customers[15]273.

(2)As stated before, our vacuum air pots have been selling well in the world market owing to their fine quality and reasonable prices[16]60.

(3)We think you may be interested to know that we have a residue stock of 307 sets Model ST-202, which, you bought from us in substantial quantity previously[17]125.

例(1)(2)(3)中的模糊表达“excellent reputation”“fine quality”“reasonable prices”和“substantial quantity”分别被翻译为“声誉卓著”“质地优良”“价格合理”和“大量订货”。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给收信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译文准确地把发信人的交际意图传达给了收信人,收信人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推理努力就可以得知其意图。如“reasonable in price”译作“价格合理”,更易于被收信人接受,收信人会将“合理”理解为价格略低于其他供应商,因此达到了最佳的交际效果。

(4)Most of our customers think price gap is so wide that the business can not be done[18]199.

(5)Further heavy buying of both cash and forward lifted the latter to the day's high[18]209.

(6)Further particulars are necessary[18]209.

例(4)(5)(6)中的“rather heavy”“heavy buying”和“further particulars”分别被译成“价格差距太大”“大量购进”和“更多的细节”,这并不是字字对译,而是在把模糊表达译成汉语时作了适当的调整,减少了收信人理解时所要付出的努力和困扰,进而达到了最佳关联。

3.2.2 化精确为模糊

化精确为模糊法就是将原语中的精确表达翻译为目标语中的模糊语,在处理具有虚指作用的英汉数词时,尤其要使用这种翻译方法。例如,英语中的数词“twenty”“a hundred and one”“a thousand and one”等可以用来表示模糊的“多”的概念,但是汉语中的“二十”“一百零一”“一千零一”都没有此意义,在翻译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化。

(7)Before we start the formal negotiation,I have a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19]29.

(8) A thousand thanks for your kind letter of May.1 2003[19]275.

例(7)和例(8)中的“a thousand and one” 和“A thousand”都是精确的数词,但在例句中却是用来表达一种模糊的概念,形容数量很多,而并非是数量上的实指。如果将其直译为“一千零一”和“一千”,就不能准确地传达出原文所暗含的夸张信息和信函作者的真实意图,相反,“许许多多”和“非常”却能更好地传递原文中的“许多”含义,使读者更容易推断出信函作者的想法。

3.2.3 增补法

增补法是为了使译文的表达形式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容易被收信人所理解,在翻译模糊词语时适当地增加和补充一些词、短句或者句子的方法。使用增补法可以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性和意思的明确性。

(9)Our goods are better than those from our competitors in both quality and price[16]64.

例(9)中的模糊语“better”被增译为“略胜一筹”,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译文中增加了模糊词“略”,可以更加准确地把信函作者的意图传递给收信人,从而给收信人提供最佳关联的明示,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10)We are happy to enclose our WS Series spray gun catalogue along with price information giving the details you ask for[15]44.

(11)We suggest a trial period of one year. If our dealings with you have developed to the satisfaction of both parties, we can renew the agreement on its expiry[18]329.

例(10)中的“the details”翻译为“详细资料”,增加“资料”两字更具体忠实地传达出信函作者真诚希望有实际合作的交际意图,使收信人付出较少的推理努力就可以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使信函作者和收信人之间达到互明。例(11)的翻译增加“程度”也是便于收信人理解其用意。

3.2.4 省略法

省略法是在不丢失原信函本意的基础上,省略译出一些语义模糊的词或者为了使译文更适合目标语的习惯而省略译出模糊词的方法。

(12)As the cost of raw material has risen by about 20% and the price quoted is very low, we regret our inability to reduce our price as you requested[16]66.

例(12)中的模糊表达“as you requested”并没有被译出,这是因为译文读者不需要此信息就可以明白信函作者的交际意图,如果将其译为“如你方要求”,就会显得重复冗赘,反而影响表达效果,给译文读者带来困扰。

(13)I think it's probable for us to buy elsewhere as your competitors are offering considerably lower prices[17]117.

“I think”意为“我想”“我认为”,但此例中的另外一个模糊词“probable”已经可以表示出信函作者语气的不确定性,可以让对方感觉到也许有其他的渠道获得价廉物美的产品。此处不把“I think”译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重复,另一方面是由于“我想”“我认为”在汉语中常被用于表示某人的自信或独断,如果把其加进译文,这种坚定自信的语气肯定是与原信函不符的。

3.2.5 词性转换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句子结构以及表达方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词性转换法就是在翻译模糊语言的过程中,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这种翻译方法一方面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另一方面可使译语通顺标准。

(14)We would like to draw your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the market for the goods is rising and our prices haven't changed much for a long time[16]63.

(15) On checking the goods received, we find a considerable shortage in number and we enclose a list of the missing articles for your inspection[17]264.

模糊表达“changed much”译成名词短语“太大的变动”,“considerable shortage”译为“少了很多”,准确清晰地译出了模糊语所暗含的实际意思,更贴近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表达出一种中国式的语言风格,语义明确、语句通顺,因此更易于目标语是汉语的收信人接受,达到了最佳交际效果。如果按照直译,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收信人也会感到费解。

4 结 语

模糊语言在商务信函中普遍存在,而且具有独特的交际功能和作用。本文对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进行实例分析,运用关联理论探究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的翻译策略,译者在充分考虑信函作者和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基础上,根据最佳关联原则,采用以模糊译模糊法、化精确为模糊法、增补法、省略法等翻译策略,顺利找到信函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使译文为读者提供最充分恰当的语境效果,进而实现最佳交际效果,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1]Zadeh L A.Fuzzy Sets[J].Information Control,1965,18(8):338-353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李小明.模糊型:人类认识之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蒋有经.模糊修辞浅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

[5]陈治安,文旭,刘家荣.模糊语言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4

[6]张乔.模糊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赵彦春.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的模糊对比[J].天津: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9-13

[8]毛荣贵,范武邱.语言模糊性与翻译[J].上海翻译;2005(1):11-15

[9]徐丹晖. 语言艺术探索[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

[10]孙湘生,龚艳霞.模糊语言在现代商务交际中的应用.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在中国——第三届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11]廖瑛.国际商务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2]刘永强.模糊语言与商务英语信函写作[J].中国英语教学,2004(27):42-44

[13]程同春.论模糊语言在国际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J].国际经贸探索,2000(5):74-79

[14]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806-807

[15]Bruce Hird.High Speed Business Writing-Essential Theory and Practice in e-communication.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16]王俊.商务英语函电[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17]甘鸿.外经贸英语函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18]兰天.外贸英语函电[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9]赵军峰.商务英语口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

(责任编辑:李力)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4.020

2015-01-10

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模糊限制语习得的动态变异研究”(2013SQRW080ZD);宿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语言模糊性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信函教学研究”(szxyjyxm201252);宿州学院优秀青年人才资助项目“英汉拒绝类商务信函中的模糊语对比研究”(2014XQNRW003)。

陈珊珊(1983-),女,安徽宿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F590

A

1673-2006(2015)04-0072-04

猜你喜欢
收信人信函商务
我们都是收信人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体系统深化“回信精神”学习宣传活动掠影
感谢比你想的更温暖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短思
一封“署名毛泽东的英文信函”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聪明的儿子
1935年3月24日王守竞致狄拉克的信函原文
1935年4月4日梅贻琦致剑桥大学研究生处的信函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