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模式构建

2015-04-10 12:45陈莉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订单课程标准

摘 要: 会计专业由于其自身行业性质的特殊性,校企合作之路困难重重。在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会计专业发展的“双赢”型校企合作模式,以会计专业目标工作岗位的市场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专业课程标准与企业会计岗位工作要求的对接、专业教学标准与企业工作需求的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并打造校企结合的专兼型双师队伍,初步构建了一种面向岗位、实施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31(2015)02-0098-03

收稿日期: 2014-10-10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FJB110092-Z103)

作者简介: 陈莉崟(1978—),女,山西静乐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贸易。

The Job-oriented Order-training Development Mode for Vocational College Accounting Programs

CHEN Li-yin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Global Institute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uzhou 215163, China)

Abstract:Due to the peculiarities of accountancy, the college-corporate cooperation for accounting programs has encountered various barriers. By referring to the advanced experiences in China and from abroad, the paper explores actively a “win-win” mode of college-corporate cooperation that suits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programs. The talent training target of this mode is the market needs for accounting posts, which aims to achiev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job requirement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eaching criteria and business needs,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eaching process and work flow. Based on college-corporate cooperation, the double-certifi ed teaching staff composed of full-time and part-time teachers can be developed, and a new mode of cooperation that highlights job-oriented order training can be formed.

Key words:accounting programs;order training;college-corporate cooperation;vocational colleges

一、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

当前,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如下几种:

(一)工学交替模式

工学交替模式是在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启发下探索发展起来的极受职业院校推崇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在工科、技术类专业非常盛行,但是对会计专业却不适用。不管是工读轮换制度还是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度都不符合会计学科体系的学习规律;且由于会计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单个企业可提供的会计实习岗位极其有限,不具备提供批量化实习实训岗位的条件。

(二)引企入校模式

引企入校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将企业和学校结合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有效解决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需求、融入社会、立足社会等核心问题。会计专业由于就业领域的特殊性,工作内容往往涉及一定的商业机密及企业的钱财等实物,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引企入校难度较大。即使引企入校成功,引入的合作企业愿意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名额和岗位也非常有限,大部分合作企业留给学生的实践岗位也仅仅是票务员、出纳助理等初级岗位,不具备对全体学生开展系统性会计专业技能实训的条件。

(三)传统订单培养模式

传统订单培养模式,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利用双方的资源,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全过程的合作办学模式。但是传统订单培养模式对于会计专业来说也存在巨大的局限性。传统订单式培养的规格涉及到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课程标准及专业标准的对接,由于会计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单个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年度需求数量有限,需求岗位也不确定,订单只能面向少数学生开展,不适合在会计专业全面推广。

由于以上三种模式都不太适合单独应用于会计专业,积极探索并构建一种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会计专业的发展已势在必行。

二、校企合作新模式: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模式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院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1]会计专业要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需结合会计专业自身特点,打破传统校企合作模式的局限,变引企业入校为引企业文化入校,把面向企业的订单培养变为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构建满足校企双方利益诉求的“双赢”型校企合作新模式。

(一)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会计专业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模式是以会计人才就业为导向,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会计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面向会计行业典型工作岗位及岗位工作要求,构建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并以典型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导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胜任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

(二)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模式的核心任务

1.要实现课程标准与岗位工作要求的对接

课程标准与会计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是“岗位订单培养”的关键。课程标准是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和人才培养评估的重要依据,在岗位订单培养模式中,为了面向具体工作岗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我们必须充分了解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及能力标准,把该岗位需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及其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培养符合岗位工作要求的合格人才。 [3]

2.要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企业工作需求的对接

专业教学标准与企业工作需求的对接是“岗位订单培养”的基础。会计工作岗位立足于会计的工作过程,每个工作岗位都承担一定的会计工作任务,各岗位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作目标。为了落实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拓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会计专业既要实现课程标准与会计岗位要求的对接,还需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企业工作需求的对接。为了更好地体现岗位订单培养的特色,在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中,我们一方面要做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及会计岗位工作要求,并针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培养目标做好就业市场定位,规划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还要聘请企业资深会计人员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为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的建设把脉,根据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使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更贴近会计人才培养需求,也更符合市场需求。另外,我们还要时刻关注企业会计人才需求变化,并根据专业指导委员会提供的相应信息及时修订教学标准,做到与时俱进。

3.强化实践,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会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单纯的理论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而由于会计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提供实地技能训练的实训基地建设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需始终贯彻职业教育理念,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中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及其标准,选择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把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成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仿真模拟环境中掌握核心工作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4.要建立校企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岗位订单培养的质量,为了顺利推行岗位订单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校企结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走出去”和“请进来”双管齐下。 [4]一方面,我们要让一些专业老师,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和调研,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切实掌握企业会计工作的操作标准及具体岗位操作技能,研究会计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动向,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及时性,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挂职老师还可给予企业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培训,提高企业在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理论和观念的改进与更新。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会计工作人员,让他们走进课堂,通过他们的切身经验向学生传授知识,指导他们进行会计技能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要实现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双赢

校企合作不仅要顾及校方的利益,完成校方的育人目标,更不能忽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利益诉求。在岗位订单培养模式中,一方面,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及专业教师的通力合作,推进了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标准的建设;同时,在仿真和模拟教学环境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其熟悉了会计岗位操作技能,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和教学水平,实现了校方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企业团体通过与校方的合作,培养了大批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为自己储备了优质的后备员工;而且由于具有先进理念的教师加入企业挂职锻炼,将给相关企业输入新鲜血液,能有效推动企业技术、方法的创新和理论、观念的更新,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

传统校企合作中,校方和企业的矛盾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校方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二是企业人才需求量和校方人才供给量不匹配;三是产学研不能有效结合。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它摒弃了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中的弊端,从根本上化解了会计专业校企合作难的矛盾所在。

1.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化解了校企合作中人才供求“量”的矛盾

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中校方要么根据特定合作企业的订单而培养人才,要么要求合作企业能接收一定规模的学生进行工学交替。由于会计专业就业领域比较特殊,单个合作企业的需求量非常小,不适合订单培养,也不适合批量工学交替。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模式下,校方不强求在合作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工学交替,也不需针对特定企业制定对接的教学标准,而是将尽可能多的合作单位组成一个团队—市场需求方,结合市场需求和会计典型工作岗位要求共同拟定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标准,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胜任典型工作岗位所需的合格人才提供制度和内容上的保障。

2.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化解了校企合作中人才供求“质”的矛盾

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模式通过两种途径有效地化解了校企人才供求“质”的矛盾。第一,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模式中,人才的培养是根据校方和市场需求方共同制定的标准实施的,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在校内完成,不影响合作企业的正常工作,且整个教学过程中,“走出去”的专职教师和“引进来” 的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团队为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使得校方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人才无缝对接;第二,在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模式下,校方教师走进企业,将学术前沿理论带进企业;企业走进校园,将职业标准及工作要求导入课堂。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相互间不断激发出新的能量,一方面可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营成果;另一方面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职业技术指导能力及教学水平,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总结

基于会计专业特殊性而构建的面向岗位的订单培养模式既满足了合作双方各自的利益诉求,达成了“双赢”,又在合作的深度、广度和层次上进行了创新,符合职业教育的理念,有利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这种新模式的启动必将带动一系列的改革,包括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方法的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合作对象的拓展与合作方式的改进,等等;同时该模式的顺利推行,还需要相关各方的积极配合和相关政策、法规的规范与扶持。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订单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