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佛性顿悟之悟

2015-04-10 19:38陈景增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韶关512005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六祖坛经佛性

陈景增(韶关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韶关512005)

《坛经》佛性顿悟之悟

陈景增
(韶关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韶关512005)

顿悟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顿悟形式常为人们所运用。愉悦能使人心情轻松乐观,也是人们修炼佛性首先要调整到位的心态。向佛者顿悟佛性过程有多个层次,持之以恒就会有进步。一次顿悟有一次体验,从体验中顿悟,从体验中进步,佛地就在前面。

佛性顿悟;顿悟现象;愉悦心态;顿悟层次;顿悟体验

学习《坛经》,修炼佛性,阅经明义第二要点,就是要真正领会《坛经》中的佛性顿悟方法。佛性顿悟真的很难,非有大智慧者难以到达彼岸。顿悟佛性你我都能行,全靠一颗向佛心。向佛顿悟需刻苦,了解日常顿悟形式,放松心情参佛,在顿悟中体验,在体验中顿悟,悟识佛性必有进步。顿悟加体验,就是人们顿悟佛性的好方法。

一、顿悟现象普遍说

悟,即对意识或事物有所了解、领会、觉醒。顿悟,即忽然间的(立即的)而且有较大跨度的了解、领会或觉醒。顿悟,既是对意识或事物的了解、领会或觉醒过程,也是对意识或事物进行了解、领会或觉醒的体验、感悟。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会有顿悟的经历和体会:读一本知识较深奥的书,过程很难又辛苦,但读通后却立即有愉悦的体验、感悟;登泰山很辛苦,但到达山顶时却立即有“一览众山小”的体验、感悟;从事某项高强度的体育项目训练很辛苦,但达到最高强度后却有“舍我其谁”的感受和冲动;练气功的过程很难熬,但练成后却有飘飘然的体验、感受;一被查处的贪官,立即会有当清官多么好的感慨;多天后从地震废墟堆出来的人,肯定有放弃身外之物都不可惜的感受……人们要做好什么事,都需要有悟性,悟得好事情就好办得多。或者说,大脑正常的人都有悟性,都会对需要用好办法去做的事情进行相关方面的领悟。当人们有了一个身体上、思想上的不平凡经历后,突然间会有某种出乎自己原来臆想的领悟,这就是人生中较常见的顿悟。从上述例子来说,顿悟的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出现,只是许多人没有去注意这就是顿悟。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顿悟,是多形式的顿悟。按顿悟人的经历看,分短时经历顿悟(例如登山顿悟)和长时经历的顿悟(例如练气功顿悟);按顿悟人的感受看,分愉悦的顿悟(例如当官的顿悟)和痛苦的顿悟(例如贪官的顿悟);按顿悟人的顿悟程度看,分一般性顿悟(例如僧侣进步顿悟)和强烈性顿悟(例如佛家成佛顿悟)。人们只要留意就会发现,周边人常常有突发性感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突发性叹息。坐下工作,人们常有安稳工作环境太美啦或能不受约束真好的体念;挎包出行,人们常会有不虚此行或真够辛苦的体念。总之,或大或小、或

苦或乐的顿悟现象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不管大悟小悟,人人都会有顿悟的经历,都会有恍然之悟。修炼佛性的顿悟与人们日常中的顿悟是相似的,认识并自如地运用好日常中的顿悟方式,向佛者就能更好地了解和运用顿悟方法去修炼佛性。对日常生活中的顿悟加以关注、体会和理解,有助于人们在佛性修行中的佛家理念的顿悟。

高僧对日常生活中的顿悟现象都较为明了,但许多普通向佛者并没有加以关注。对日常生活中的顿悟现象没有关注,人们就无法对顿悟的方式方法有很好的认识,更谈不上对此有所探究了,也就无法运用顿悟的方式方法去顿悟佛性。为了让所有向佛者能更好地运用顿悟方式方法去悟识本性,有必要多此一说以引起人们对日常中的顿悟形式更加重视。

二、顿悟参佛愉悦说

参佛的顿悟,应该是愉悦的顿悟。这种愉悦,只是很轻微的愉悦。愉悦心情多了,也就无法去参悟佛性。一个人,不管是僧是俗,用轻松又略带愉悦的心情去参佛修性才会有效果。心有大恶之人,只有先放下恶念后才谈得上修炼佛性,才能立地成佛。心有大悲伤之人在菩萨或佛祖像前念经修性,刚开始只能慢慢地平复悲伤之心,等到心情轻松后才谈得上修炼佛性。心有大欢喜之人在菩萨或佛祖像前念经修性,刚开始也是只能慢慢地平复欢喜之心,等到心情轻松后才谈得上修炼佛性。僧人在佛门的修炼亦是如此,先要放弃或喜或悲的心情,才能进一步修炼佛性。许多僧人不知道以轻松略带愉悦的心情去修炼佛性,致使修炼效果不太好。

之所以要用轻松略带愉悦的心情去修炼佛性,这在于轻松而略带愉悦的心情近似佛家境界。在佛家境界中,佛对身边诸事诸物可视但无住无念,灵台空旷明亮而有智慧,心境轻松平和略带愉悦。六祖惠能认为,“菩提本自性”[1]25,“真如自性是真佛”[1]103,“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1]24。六祖惠能在《坛经》中指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1]9;“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1]79;而“心平何劳持戒”[1]33。这些话告诉人们,修炼佛性,重在心平,要从放开一切开始。《坛经》中六祖惠能还教育人们要 “除邪行正”[1]51、“止恶行善”[1]57,“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1]103;还要注意做到“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1]33。一个人在悲痛或行恶中心情肯定很坏,但人们只要能够做到除邪行正,止恶行善,有恩报恩,有义仗义,可让必让,能忍就忍,必然会有个好心情。好的心情会让人多一份愉悦,多一些快意。这样的好心情,正是人们修炼佛性首先要调整到位的心态。

佛门中讲究诸般皆空,但要求僧侣要行善积德。既然诸般皆空,行善也是空,还要行善积德干吗?从修炼佛性方面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讲诸般皆空、行善积德,首先就是要放弃除行善积德之外的诸般行为,然后就是要行正,要做好事,要积功德。人们能做到只行正而不为邪,只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只积功德而不生恶果,在这样的状况下肯定会有好心情,也就是修炼佛性前所需要的轻松愉悦的好心情。佛门中的许多门规,表面看去只是规范僧侣日常诸般行为的条文,其实另有帮助僧侣更好地修炼佛性的功能、妙用。

三、顿悟佛性层次说

人们在修炼佛性的过程中都需要顿悟,没有顿悟是不可能获得佛性的。有人以为,顿教的方法不需要渐修,一个顿悟立即成佛;而渐教的方法无顿悟,慢慢地修炼就能成佛。这是不正确的观点。六祖惠能说过:“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1]24六祖惠能自己也不是顿悟就立即成佛的:在家乡听别人吟唱过《金刚经》后,对佛性就有所领悟。《坛经》所述六祖惠能有一天听一位客人读诵 《金刚经》经文时,“心即开悟”[1]2,到黄梅东禅寺后对弘忍大师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1]3,“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1]3,便是例证。在东禅寺的一段时间中,六祖惠能虽然是在后院做劈柴、舂米等工作,但对《金刚经》会有更多的接触和理解。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8便是例证。后来五祖为其解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1]9六祖惠能的成佛过程,说明人们顿悟佛性应该可以有若干次。灵性之高如六祖惠能都要经过几次顿悟而成佛,其他人要领会好佛性顿悟的方式方法所需次数肯定更少不了。人们对佛性的顿悟有多个层次,如初、中、高层次等。

初级层次的佛性顿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少不了对酒、色、财、气、官、名、仕、吃、住、行、穿、妆、情、仇、愁、乐、动、静、懒、搏等,有所触、视、听、思而有所追求。一个人经过听经、念经和修心后,突然间产生了放弃酒、色、财、气、官、名、仕、吃、住、行、穿、妆、情、仇、愁、乐、动、静、懒、搏等中的少数几项,就是或思或听或视或触到这些少数几个方面时也能放弃,对这些少数几个方面能够做到“无相、无住、无念”,这就是初级层次的佛性顿悟。佛性,即“无相、无住、无念”的佛家理念(见笔者另文“《坛经》本性即佛家理念之悟”)。初级层次佛性顿悟之人,只能是一般僧人或普通参佛民众。当然,有许多一般僧人或普通参佛民众可能不具有佛性,向佛、参佛许多年,却没有出现过一次佛性顿悟。

中级层次的佛性顿悟:一个人经过听经、念经、行善等修炼后,突然间产生了放弃酒、色、财、气、官、名、仕、吃、住、行、穿、妆、情、仇、愁、乐、动、静、懒、搏等中的大部分,就是思、听、视、触到其中大部分时也能放弃,对其中大部分能够做到 “无相、无住、无念”,这就是中级层次的佛性顿悟。虽然有较好的佛性顿悟,却不能做到对一切都是 “无相、无住、无念”,这只能是佛法高深的高僧。

高级层次的佛性顿悟:一个人经过听经、念经、行善等修炼后,突然间产生了放弃酒、色、财、气、官、名、仕、吃、住、行、穿、妆、情、仇、愁、乐、动、静、懒、搏等全部,就是思、听、视、触到这一切时也能放弃,对这一切能够做到“无相、无住、无念”,这就是高级层次的佛性顿悟。高层次的佛性顿悟,是指大彻大悟,能够顿悟出这种程度佛性的人,就是肉身菩萨,是真佛。佛是佛性的充分展现者,每个佛都必然充满了佛性。

这样的层次划分,只是佛性顿悟层次划分的一种类型,人们可以进行多个类型的划分。例如:想起诸相而无念、听到诸相而无念、看见诸相而无念、触摸诸相也无念等,也可以作为划分佛性顿悟层次的一种类型。

四、悟识本性体验说

在顿悟成佛思想系统中,识本性必须有悟,经过顿悟才能识得本性,即识本性就是要去悟识本性。悟识本性,既是识得本性的过程,也是识得本性的体验,即顿悟的过程其实就是体验的过程。体验,即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指亲身经历、体会。悟识本性的体验,应该是人们的一种亲身验证、体会。有关佛性顿悟在于体验的观点,六祖惠能在《坛经》中也有叙述:“各自观心,自见本性。”[1]22自见本性的“观心”,就是要用心去悟识佛性。用心,也即是从心里面去体会和验证。“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1]23这样的“无念行”,就是悟识本性的一种过程。六祖惠能教育智常:“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1]63其中的“灵光常显现”,说的也是在自己脑海里悟识本性的一种体验。一些高僧,平日里能够依据寺庙戒律条条去做,但在关键时刻或碰到较大的事情时总是有所追求,那是缺少识得本性那种体验的表现。有许多所谓识得本性者,说的是识本性之话,做的也是识本性之事,但自己却总是没有识得本性的体验,实际上那也只是高僧而已。凡真正具有佛性的人,都应该有顿悟佛性过程的体念。有一分佛性的,必然有一分顿悟佛性过程的体验;具有十分佛性的,肯定有十分顿悟佛性过程的体验。没有顿悟佛性过程体验的佛性,那不是真正的佛性;没有充足顿悟佛性体验的“识本性者”,那不是真佛。当然,只有一些顿悟佛性过程体验的,但不能按照识本性的要求去做的所谓“识本性者”,也不是真佛。佛性顿悟有多种层次,每个人自己真正的本性顿悟过程肯定也有多重体验。

初级层次的本性顿悟体验:一个人经过听经、念经和修心后,真正在突然间产生了放弃酒、色、财、气、官、名、仕、吃、住、行、穿、妆、情、仇、愁、乐、动、静、懒、搏等其中某些少数几项的顿悟时,必然产生或思或听或视或触到这些方面时也能放弃的内心体验,必然产生放弃这些方面的放弃感、轻松感及无忧感、无视感,即对这些方面具有“无相、无住、无念”的

感觉,这就是初级层次的本性顿悟体验。

中级层次的本性顿悟体验:一个人经过听经、念经和修心后,真正在突然间产生了放弃酒、色、财、气、官、名、仕、吃、住、行、穿、妆、情、仇、愁、乐、动、静、懒、搏等其中大部分的顿悟时,必然产生或思或听或视或触到其中大部分时也能放弃的内心体验,必然产生放弃对其中大部分的放弃感、轻松感及无忧感、无视感,即对其中大部分具有“无相、无住、无念”的感觉,这就是中级层次的本性顿悟体验。

高级层次的本性顿悟体验:一个人经过听经、念经和修心后,真正在突然间产生了放弃酒、色、财、气、官、名、仕、吃、住、行、穿、妆、情、仇、愁、乐、动、静、懒、搏等全部的顿悟时,必然产生或思或听或视或触到这一切时也能放弃的内心体验,必然产生放弃这一切的放弃感、轻松感及无忧感、无视感,即对这一切具有“无相、无住、无念”的感觉,这就是高级层次的本性顿悟体验。

人们在佛性顿悟中对佛性的体验,也就是佛性顿悟过程的体验。一个人的一次佛性顿悟过程很短,但从初级层次顿悟到中级或高级层次顿悟的整个流程却不短,少则几十天或几年,多则几十年,或几十年也只有一些初级层次的佛性顿悟。不管哪一层次的佛性顿悟,不管哪一时段(或长或短)的佛性顿悟,顿悟佛性的过程,也就是体验佛性的过程。顿悟佛性有无进展,就看体念佛性有无进展。体验佛性有一丝进展,顿悟佛性就有一丝进展;体验佛性有一大进展,顿悟佛性就有一大进展。

本性顿悟过程的划分也可以有多种类型,这里只是告诉人们本性顿悟体验肯定有不同层次,如何具体去划分则不重要。一分体验即有一分收获,自我的本性顿悟体验到了哪种程度,各自用心去体会。

五、结语

顿悟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人们常常运用顿悟形式对曾经接触过的人、事、物等有所感受、领会。愉悦能使人心情轻松乐观,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感受、领悟身边的人或事或物,更是人们修炼佛性首先要调整到位的心态。顿悟佛性过程有许多个层次,要想有不断的进步就得持之以恒。一次顿悟有一次体验,有体验就是有了顿悟,从体验中不断向前推进,就一定能够到达佛地。佛性顿悟是动态过程,顿悟体验也就是动态性体验。从了解、认识、领会身边的顿悟形式开始,以轻松心态启动佛性顿悟,一边顿悟一边体验,逐次分级领会顿悟的进程,肯定会在佛性顿悟中有收获。

[1]慧能.六祖坛经[M].曲江:南华禅寺,2008.

[2]金刚经[EB/OL].[2012-09-23].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833335/.

Buddha Enlightenment on Epiphany of The Sutra of Hui Neng

CHEN Jing-zeng
(Editorial Department,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Epiphany is a phenomenon appears frequently in people's daily lives,the form of which is frequently used by people.Pleasure makes people feel relaxed,cheerful and optimistic.Meanwhile it also means a kind of mental adjustment while people practicing the Buddha.There are multiple levels of insight and perseverance for Buddhists who have Buddha enlightenment in progress.Once an epiphany has been experienced,insight is gained from the experience,and progress being made from experience,with Buddha right in the front.

Buddha epiphany;epiphany phenomenon;cheerful attitude;epiphany level;epiphany experience

B94

A

1007-5348(2015)01-0006-04

(责任编辑:王焰安)

2014-12-20

陈景增(1957-),男,广东英德人,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利用、地方文化。

猜你喜欢
六祖坛经佛性
广东四会市六祖庵遗址考古勘探简报
六祖禅宗文化视域下石材家具设计
“佛性”的兔子
明清大藏经版《坛经》源流略释
戴进与梁楷人物画之比较——以《达摩六祖图》与《释迦出山图》为例
《敦煌坛经读本》出版
慧能哲学思想探微
佛性青年不拂性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Dust in His Dark Materials and Tanjing
新兴县举办六祖惠能诞辰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