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城邦的特征:中国学界的认识及转变

2015-04-11 08:48贾瑞霞石庆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城邦古希腊城市

贾瑞霞,石庆波

(1.吕梁学院 历史文化系,山西 离石 033000;2.安徽医科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合肥 241000)

古希腊城邦的特征:中国学界的认识及转变

贾瑞霞1,石庆波2

(1.吕梁学院 历史文化系,山西离石033000;2.安徽医科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合肥241000)

[摘要]城邦是古典文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学术界研究者云集,提出了众多有影响的看法,涉及城邦的本质特征、城邦的组成形式以及城邦的经济特征等问题,有关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最初的一致认同到产生争议,再到重新走向相对一致的过程。古希腊城邦的本质特征是公民集体,城市是城邦的组成部分,城市国家是城邦的一种组织形态。在判断城邦经济特征时,古希腊城邦是以农业经济为本还是以工商业经济为本,应当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城邦加以区分。

[关键词]古希腊;城邦;城市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7.028

城邦(πoλιs)是古典文明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国内研究者,提出了众多有影响的看法,涉及城邦的本质特征、城邦的组成形式以及城邦的经济特征等问题,有关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最初的一致认同到产生争议,再到重新走向相对一致的过程,反映了学者们对古希腊城邦认识的转变。本文意在对这一研究做一简单回顾,以有利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一、公民集体是城邦的本质特征

如何界定城邦,是城邦研究中一个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学者们多从城邦的本质特征入手,但到底哪些是城邦的本质特征,则存在争议。顾准的观点较有代表性。在他看来,城邦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是一个城市连同周围不太广阔的乡村区域组成的。“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城邦,如果没有实行主权在民的“直接民主”制度,即便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多个城市的领土国家也不能称之为城邦。首先,顾准先生认识到城邦是“国家”,是阶级社会的政权模式,有别于城邦和氏族组织的不同。其次,城邦的显著特征是小国寡民。再次,他还说明了城邦是由城市和附近乡村构成的“城市国家”。在顾准先生看来,城邦最根本的特征,是古希腊的城邦实行直接民主制,强调公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围绕着公民运转。与此相关的,则是城邦的自由和独立主权。顾先生的观点代表了当时学界对城邦的基本认识,其中“城邦就是城市国家”的观点,在很长时间内影响了一大批古典史研究者。与顾准看法接近的有王敦书先生等。他们认为:城邦即城市国家,指以一个独立自主的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地区而形成的国家形态,城与邦结合,以城为邦是城邦的一个基本特征。并依此标准认为,中世纪意大利和北欧的自治城市亦可称为城邦。

笔者认为,将城邦与“城市国家”相混同的观点,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学者在古希腊研究中依赖英文资料造成的。从语源学角度出发,陈德正认为,“城邦”一词是对“city-state”的意译,而“city-state”是对古希腊文“πολιs”(英文音译“polis”,中文音译“波里斯”)的意译。实际上,这种翻译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对“πολιs”理解的偏离:认为城市国家一定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没有城市就不是城邦,甚至有人据此认为斯巴达不是城邦①朱宏才认为,首先斯巴达没有中心城市,不符合“城市国家”的特征;其次,领土面积高达8400平方公里,不符合小国寡民的特征,因而不是城邦。。

这种认识的偏差在日知主编的《古代城邦史研究》中得到了纠正。日知先生虽然认为城邦即城市国家,但他同时指出,城邦一词译自古希腊语的“πολιs”,其含义有:“城”、地域意义的“城”或“国”(country)、公民的共同体(community)以及政治意义的邦或国(state)等含义。较之于顾准等的认识,它表明中国学者对于城邦认识有了深化,即不再仅仅从组成的形式上定义城邦,转而关注其内在的含义——公民集体。此后,公民集体作为城邦的本质特征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

《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卷“古希腊城邦”辞条是廖学盛先生的手笔。他也将城邦解释为城市国家,但强调它是一种公民集体。这一公民集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原始公社演化而来,且一个城邦包括城市和乡村两部分只是“一般情况”。

将城邦的本质定义为公民集体,可以从城邦实行的各项制度中窥其一斑。首先,公民兵制是城邦的一种重要制度。全体成年男性组成了军人团体,每个公民需要履行随时应征参战的义务;而且,应征者需要亲自负担军需和武器装备。城邦内部通常没有脱离公民集体的常备军,僭主当政时期除外。其次,公益捐献义务由富有公民承担。承担公益捐献,是富有公民对国家不可推卸的义务。富有公民的这一行为从另一侧面揭示出城邦“公民集体”的特点,即通过公益捐献,公民中相对贫穷的阶层可分享富有公民的部分财产。这既增强了富人在城邦中的地位,又加强了城邦的凝聚力。它有助于城邦的对外扩张和维护独立,也把公民紧密地团结在城邦周围,以镇压和统治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奴隶和外侨。

此后,中国学者对“公民集体”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如黄显中通过解读亚里士多德关于城邦的论述,指出城邦是一个伦理实体,其体现的主要是伦理秩序。这就是说,构成城邦的主要要素是一种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集体的伦理关系。公民是城邦的伦理成员,有着广泛的伦理权利,可能对城邦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不仅仅是城邦可有可无的、机械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城邦是一个在伦理秩序下,由公民组成的集体。而不仅仅是“城市连带城市周围的农村”这样一个简单的形式。然而,城市真的在城邦中无关紧要吗?

二、城市是城邦的组成部分

城邦包含城市,城市是部分城邦的有机组成部分,解光云的观点可以作为代表。他明确提出,只有拥有城市中心的城邦似乎才可以称之为“城市国家”,但古希腊城邦不一定都有“城市中心”40-41。波里斯(polis)代表城邦时,虽然包含城市国家之意,并非所有的城市国家都是城邦。有城市的城邦既是城邦,也是城市国家。无城市的城邦则不是城市国家。城邦绝不等同于城市国家。城市是其空间中心和活动中心,城市国家只是城邦的一种形态。然而,在某些城邦,例如雅典、科林斯、米利都等,城市的确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雅典城市的作用尤其突出。

雅典城是雅典城邦的工商业经济中心。古风时期开始迅速发展的雅典工商业,受益于雅典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完善促使分工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手工业从业人数增多;而城市规模的扩大又增加了市场需求,为细化分工提供了条件;精细分工的手工业则又以城市为依托,实现商品的流通与价值,甚至农业生产,尤其是葡萄、橄榄等新型的经济作物,也需要依靠城市才能将产品转化为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只有从城市才能得到满足。而对外贸易也是以雅典城市和庇里尤斯港为中心。兴盛的对外贸易,使雅典及其港口成为地中海地区贸易中转站。金属贸易随着国内外贸易发展而在雅典较早出现,并促使金融业兴旺起来。金融商以雅典城市为中心开展业务,对希腊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雅典城除了是城邦经济的中心,也是民主政治的舞台和文化繁荣的园地。古希腊城市是由宗教性、市政性、文体性三类公共建筑构成的公共空间,是“承载诸如参与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以及参战和体育竞赛等城邦生活的重要场所”。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等民主政治的主要权力机构,也都以城市为核心。公共宗教节庆、学园教育、竞技比赛及寓教于乐的公民教育、社会教育,也依托于城市公共空间。它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公民自我意识和爱国情操,使雅典公民养成了不追求物质生活的奢华,却重视文化教化、心智和思维力量的精神。这就使公众对古典文化的认识、理解、接纳和传扬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因而创造了空前的文化成就。

在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内,城市是公民集体活动的重要空间。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都以雅典城市为依托,并在这样的空间内创造了高度的民主制度和繁荣的文化成果。因此,雅典不仅因其具有公民集体而是一个典型的城邦,同时又以其城市为中心,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

在古代希腊,类似雅典的城邦并不少见。许多城邦都有城市,如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希腊本土的科林斯、西西里的叙拉古、意大利南部的塔林顿、爱琴海北岸的奥林托斯等。在这些城邦中,城市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是公共生活和经济、文化中心,传达着城邦的存在和特征。斯巴达那样的城邦,在希腊城邦中虽然并不少见,但终归相对特殊,因此还引起了修昔底德的注意,在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对其作了一番评论。

三、城邦的经济特征是工商业为主还是农业为本

城邦经济的特征是以工商业还是农业为本?在古典史研究起步时期,不少研究者认为,雅典是典型的工商业城邦,进而得出整个希腊经济以工商业为基础的结论,并且一直以此作为古代东西方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明证,直到现在高中的历史课本仍然采用此说法。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认识,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学者们资料有限,结论的获得主要来源于文字材料比较充分、而且工商业比较发达的雅典。同时与当时中国学者接受的外来学术有关。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古代史现代化浪潮中,不少西方学者,包括苏联学者在内,都把古代世界与近代世界等同起来,从而在古代发现了工商业城市、工业革命和无产阶级,因而夸大了古代世界工商业的作用。

中国学者意识到农业在古希腊城邦中发挥基础作用是在1981年,顾思作(实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施治生研究员)在介绍国外(多数是苏联)研究古代城邦情况的文章中,首次提到苏联有学者认为,古希腊城邦经济立足于农业,并反映在古代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方面,将躬亲耕作作为美德之一,并且公民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也是为了获得土地。

但是,施治生后来转向罗马研究,未能对此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1995年,裔昭印在她的论文中提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着手对比东西方社会差异,忽视了自然经济(这一经济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才是古代城市最重要的经济特征的,但是对商品经济在希腊罗马城市发展和民主政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过分强调。她认为农业是古希腊和罗马的经济特征[10]。

裔昭印的研究使得学界对古希腊的经济特征有初步认识,而黄洋的鸿篇巨著对古希腊经济特征的论述更深入,影响也更大。他提出将希腊(尤其是雅典)的经济特征定义为工商业为本的观点,使得我们对希腊城邦社会的研究仅仅停留在阶级对立的分析上。他通过对“古代希腊人的农业观念、农业在经济中所占之地位、土地财产与公民政治权利之间的关系,以及工商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等方面”[11]的研究,提出古希腊是以农业作为经济特征的。他的论据既利用了大量古典文献,也引证了不少近代学者的著述,资料翔实可靠,观点鲜明,得到部分学者的支持。

至此学界关于古希腊城邦的经济特征出现争论。毕会成认为,古典时代希腊文明臻于成熟,“贵农贱商”并不是“农强商弱”,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社会已表现出商业的而非农业的特征[12]。王瑞聚进一步指出,社会发展的第一物质推动力是农业还是工商业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准。某种意义上,虽然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决定性的生产部门,但不能把农业的重要性和农业特征等同起来。农业与工商业共同构成城邦社会经济基础的主体部分。诸多现象表明希腊的农业已经商品化了[13]。

面对这一争论,也有中和二者观点,既肯定农本在希腊经济中的作用,也肯定工商业在希腊经济中的作用,代表者有晏绍祥和徐晓旭。晏绍祥认为,“商业是希腊经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希腊人重农而又重商”[14]。徐晓旭通过对古代希腊自耕农的研究,估测古代希腊社会的经济特征,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在希腊的农业生产中,包含了大量的商业因素[15]。

廖学盛也是较早注意到希腊城邦农业特征的学者,曾有专文论及希腊城邦与工商业的关系。在他看来,在城邦的初始阶段,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公民有权占有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资料[16]。但是,在工商业一度颇为发达的雅典、科林斯等城邦中,从事手工业、航海业和商业的公民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廖学盛进而针对古希腊城邦的经济特征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希腊城邦经济究竟以农为本还是以工商为本,不应该一概而论[16]。解光云在考察了雅典的早期历史后,认为自然环境造就了雅典的“混合”型经济,工商业并不十分发达。只是在梭伦的推动下,雅典工商业才后来居上,因此,雅典的工商业发展是从古风时期开始发展的。到古典时期,农业生产尤其是葡萄、橄榄等新型的经济作物,需要依靠城市将产品转化为经济收入;同时,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只有依托城市,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得到经济效益的满足;而且商人也没有被完全排斥在城邦之外,而是以雅典城市为支点,活跃在水陆商道上,并受到雅典城邦的保护,雅典的工商业特征较为明显。解光云进而提出,某个城邦某一历史阶段的经济特征,不等于说明整个希腊世界的经济特征。而应当充分考虑到古希腊城邦多元发展的情况,不主张在资料和研究不完全的情况下得出全盘的结论92。

通过学者们的争论,学界对城邦的经济特征认识逐渐趋于客观,城邦经济特征是以农为本还是以工商业为本,可以按照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城邦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理解古希腊城邦的经济特征,需要我们做更细致入微的研究。对于城邦乃至整个希腊世界经济特征的考察,不宜仅以一个具有中心城市之城市国家的经济状况,来涵盖整个希腊世界所有城邦的经济特征,也不宜以某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状况来概括该城邦整个历史进程的经济特征。

综上所述,在城邦研究过程中,国内学者大致经历了从注重考察城邦本质特征——公民集体,到讨论城邦组成形式,再到强调城邦经济特征的发展,由此逐步形成认识:公民集体是城邦的本质特征,只有拥有中心城市的城邦才可以称之为城市国家;城市国家并不是城邦的同义词,而是城邦的一种组成形态。对于城邦乃至整个希腊世界经济特征的考察,要具体到古希腊城邦的特定时期,具体到某一城邦,而不能一概而论。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中国学者在对城邦认识的问题上,观点日益深化。同时,也生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在研究这个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进展。然而,数十年的城邦研究仍然留下了不少空白。作为中国学者,我们应特别重视由日知先生开创的中西比较的城邦史研究。中国学者将来对城邦史研究能够作出贡献的领域,很可能也会在这里。但随着老一代学者的凋零,新生代的学者们更愿意将精力集中在希腊城邦上,比较研究反有所忽视。

[参考文献]

[1]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8-9.

[2] 王敦书,于可.关于城邦研究的几个问题——兼评《世界上古史纲》关于城邦与帝国的观点.世界历史,1982(5):48-57.

[3] 陈德正. 20世纪中外学术界对古代城邦问题的讨论.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1):40-43.

[4] 日知.古代城邦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

[5] 廖学盛.试论城邦的历史地位和结构.世界历史,1986(6):29-36.

[6] 黄显中.伦理话语中的古希腊城邦——亚里士多德城邦理念的伦理解读.北方论丛,2006(3):121-126.

[7] 解光云.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市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 解光云.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历史教学,2004(8):73-77.

[9] 顾思作.国外研究古代城邦的一些情况.世界历史,1981(2):75-81.

[10] 裔昭印.从古希腊罗马看古代城市的经济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3):48-53.

[11] 黄洋.希腊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历史研究,1996(4):96-106.

[12] 毕会成.“希腊农业特征”辨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1):104-109.

[13] 王瑞聚.怎样看待希腊城邦社会的经济特征——兼与农业特征论者商榷.社会科学战线, 2005(5):82-87.

[14] 晏绍祥.古典作家笔下的古代希腊商业.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3):72-78.

[15] 徐晓旭.论古代希腊的自耕农.世界历史,2002(5):80-91.

[16] 廖学盛.古代雅典的民主和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5):93-96.

[收稿日期]2015-04-04

[作者简介]贾瑞霞(1982-),女,山西离石人,吕梁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世界史。 石庆波(1982-),男,河南清丰人,安徽医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世界史。

[中图分类号]K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07-0111-04

Defining the Greek Polis:Contributions of Chinese Scholars

Jia Ruixia1,Shi Qingbo2

(1.DepartmentofHistoryandLiterature,LüliangUniversity,Lishi033000,China;

2.CollegeofHumanities,AnHuiMedicalUniversity,Hefei241000,China)

[Abstract]Polis is not identical with city states.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polis is that it is a community of citizens. Only a polis with a city as its centre is a city state. City state is only one type of the polis. When we define the econ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polis, we should define it according to the times and the type of the polis.

[Key words]ancient Greek;polis;city states

猜你喜欢
城邦古希腊城市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关于导演古希腊戏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