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60例疗效观察

2015-04-14 00:52林文翠庞明武潘能毅
海南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针灸

林文翠,庞明武,潘能毅

(1.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海南 海口 570102;2.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医学康复科,海南 三亚 572000)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60例疗效观察

林文翠1,庞明武2,潘能毅2

(1.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海南 海口 570102;2.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医学康复科,海南 三亚 572000)

目的 观察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80例脑梗死偏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针灸推拿组和康复训练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降压、保护脑细胞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针灸推拿组不采用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组仅采用单纯康复训练,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其治疗效果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66%,明显高于针灸推拿组的80.00%和康复训练组的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针灸推拿组[(82.15±24.61)分vs(69.13±24.12)分]和康复训练组[(82.15±24.61)分vs(67.19±23.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形成的偏瘫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提高治愈率,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

脑梗死;偏瘫;针灸;推拿;康复训练;疗效

脑梗死患者由于局部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其病死率为10%~15%,致残率为75.0%[1]。笔者通过针灸推拿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取得较满意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8例,女性82例,年龄35~76岁,将其随机分为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的联合组60例,单纯针灸推拿组60例和采用单纯康复训练的康复训练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6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及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2],并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所有患者治疗均是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既往史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常规治疗,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压,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曲克芦丁脑蛋白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等综合治疗,并分别接受相应3个疗程的治疗。

1.2.1 针灸推拿组 (1)针灸疗法:上肢麻木取肩髑、臂臑、曲池、手三里等穴位;下肢瘫痪取风市、血海、太冲、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位;言语不清和口角歪斜取廉泉、内关等穴位;吞咽障碍患者取舌三针:哑门、通里、阴郄穴位。(2)推拿疗法: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选择经络腧穴,使用中医补泻手法、按经络的逆方向和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解剖特点进行推拿。上肢先拿揉肩关节前后侧,到滚肩关节周围,移至上肢的后侧、外侧与前侧,往返滚2~3遍。然后按揉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等上肢穴位,接着轻摆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拿捏全上肢,最后搓、抖上肢捻五指。下肢先滚患肢外侧(髀关至足三里、解溪)、前侧(腹股沟至髌上)、内侧(腹股沟至血海),往返滚2~3遍,然后按揉髀关、风市、伏免、血海、梁丘、膝眼、足三里、三阴交解溪等穴位。接着轻摆髋、膝、踝等关节。最后拿捏大腿、小腿肌肉,搓抖下肢,捻五趾。每日1次,每次治疗15min。推拿后配合红外线照射15min。

1.2.2 康复训练组 按照锻炼身体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治疗和训练。如床上起坐、躺下、侧身、抬腿、举手;床下站立、起蹲、踏步、转动等平衡训练。肩、肘、腕、膝等关节活动度的维持训练。穿衣、脱衣、穿鞋、洗脸手指精细活动和言语发音等功能训练。上述的所有康复训练均在康复医师指导和陪人帮助下进行。2次/d,每次1 h。

1.2.3 联合组 在针灸推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方法同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个疗程)的ADL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

1.4 疗效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完全恢复:肌力达V级,语言清晰,生活可自理,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显效:肌力提高Ⅱ级,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好转:肌力提高Ⅰ级,症状及体征部分好转;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ADL评分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为73.33%,针灸推拿组为80.00%,联合组为91.66%。针灸推拿组总有效率高于康复训练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P=0.1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P=0.03),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3个疗程后三组患者ADL评分均明显提高,但康复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灸推拿组及联合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显示联合组均高于针灸推拿组和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结束后的AD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三组治疗结束后的ADL评分比较(±s,分)

注:与康复训练组及针灸推拿组治疗后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t值P值康复训练组针灸推拿组联合组F值P值60606062.97±23.7663.15±23.8963.52±23.997.590.1067.19±23.5672.73±24.1282.15±24.61a12.380.042.535.769.120.070.040.02

3 讨论

脑梗死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其预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应及早治疗。

康复训练是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通过康复训练能提高偏瘫患者肢体关节、肌肉被动活动的频率,防止肌肉痉挛及萎缩,从而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致残率,提高脑梗死偏瘫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提升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对患者加以心理疏导,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配合,提高患者主动参与康复的积极性,并持之以恒,达到治疗脑梗死偏瘫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4]。本研究中康复训练组治疗后活动能力有所提高,有效率达73.33%,说明脑梗死偏瘫患者接受康复训练是必要的。

针灸是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常规康复技术,已被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针灸是利用不同穴位、不同强度的针灸刺激,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治疗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障碍[5]。针刺穴位能缓解偏瘫肢体所致的肌肉紧张、改善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麻木和瘫痪等。同时通过针刺调节神经和体液,改善偏瘫患者脑部病灶的供血和营养,促进偏瘫患者的康复,达到治疗目的。而推拿按摩具有舒经通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肌肉的营养状态、调整脏腑功能、润滑关节、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同时通过推拿可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加速瘫痪肢体的血循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本研究观察到针灸推拿组有效率达80%,治疗后患者患肢活动能力明显提高。

联合组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总有效率达91.66%。比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73.33%)和针灸推拿组总有效率(80%)均明显提高,说明采用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比康复训练组和针灸推拿组疗效显著。原因是联合组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既有康复训练组治疗的效果,又有针灸推拿组治疗的作用。因此,采用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对偏瘫肢体进行治疗,既能提高偏瘫肢体的肌肉、关节完成各种功能活动的质量,又能提高偏瘫患者病后的生活质量,达到治疗目的[6]。

综上所述,给予常规降压、保护脑细胞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同时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 强,李铁山.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张利泰,刘文明,刘 冰.针灸康复中风之我见[J].中国针灸,2002,(sl):174-175.

[4]龚 彪,罗华丽.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评定[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3):44-46.

[5]刘 波,唐 强,孔 妍.头穴丛刺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0):32-34.

[6]王 啸,闫建玲.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156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14(5):50-53.

R743.33

B

1003—6350(2015)16—2444—02

2015-01-15)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6.0882

海南省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编号:琼卫2011-81)

林文翠。E-mail:wuhaixiong080331@163.com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针灸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