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04-14 14:41王欢
中国经贸 2015年4期
关键词:现状及策略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王欢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组织、规范财务分配活动的重要手段,预算编制与执行是社会和政府重点关注的热门话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完善财务体制的重点工作,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能有效的促进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做好公共服务工作,进一步体现国家政策的有效性。作者就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出建议,进而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及策略

一、前言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也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承担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服务与监督的职能,同时直接或间接参与多个领域的的经济建设活动,在社会中有其特殊的作用与地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体制,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确保预算收支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必须加强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产安全,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各种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就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之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只有实行财政改革,争取国家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更大支持,合理使用预算资金,才能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因此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机制,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改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环境,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

2.规范预算行为,理顺预算流程。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更具科学化、规范化。使各部门的预算更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预算编制更具可行性。

3.通过有效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工作,能充分发挥国家财政资金效益,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预算等得到有效、合法的执行。预算执行的好坏是财政资金转化成为实际使用效益,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体现。

4.建立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的预算管理机制,能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力、人力、物力等资源的优化与配置,适应现阶段财政体制改革之需要,同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5.通过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发展,有利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经济行为,促进事业单位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发展建设。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现阶段,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改革加强了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预算管理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许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预算管理意识。受计划经济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都是单位内部封闭式的管理,不论是单位领导、干部职工还是财务管理人员,计划经济管理理念根深蒂固,缺乏预算管理理念,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对现阶段财政改革的形势认识不足,不重视财政资金管理要求,对预算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在思想观念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对预算资金执行存在约束和预算信息使用等方面缺乏认识,导致预算执行难度加大。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项工作都涉及到不同部门,需要各部门进行密切配合。然而在编制的过程中,由于各部门对预算管理不熟悉,预算编制在各部门之间很难真实的反应预算实际情况,预算工作成为财务工作人员个人的事,缺乏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预算管理成为一种形式。

2.缺乏明确的职能定位。从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来看,预算管理缺乏明确的职能定位。在行政单位的内部机构中各个职能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能定位,预算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常态化工作,同时涉及全局管理方面的工作,在部门职能的设置上没得到明确的体现。造成预算管理工作呈临时化,缺乏系统性,导致预算管理不能做到良性循环,不能确保预算工作的健康性和连续性。

3.部门管理与计划管理缺乏协调性、一致性。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体制是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转型而来,在新旧体制交换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协调问题,给财务预算编制、执行造成很大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执行部门的预算管理,同时也是年度投资计划的实施过程,由于部门预算和计划不衔接一直存在,嚴重的影响了预算的执行力。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现行体制下,预算与计划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两个独立的资金管理体系,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组织实施。同时预算与计划编制时间不同步,预算一般比计划时间早。这需要计划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预算中的项目进行合理的调整。

4.缺乏完善的预算编制制度。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预算编制缺乏制度化、流程化的管理,造成各个部门之间不知如何配合好预算编制工作。由于财务是根据上级要求布置分配各部门的编制工作,缺乏与各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没有经过讨论的预算草案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实用性,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不高,执行难。

5.预算管理缺乏信息化建设。现阶段各行政事业单位都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但由于预算管理信息化传递机制的缺乏,导致预算信息没在单位内部形成共享,使预算管理信息传递、沟通困难。财务人员对项目进度不明确,对预算执行情况不了解,使预算执行混乱,失去预算严肃性。

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策略

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其运作产生重要影响,对现阶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1.改善预算管理环境。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不强,要提高预算管理质量必须改变内部预算管理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预算管理氛围。加强预算管理意识培养,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体现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参与。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的宣传、培训工作,使全体员工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做好预算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完善管理职能。预算管理是一种控制管理系统,其实施需要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组织机构是预算管理的实施主体,在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根据财政预算管理的發展趋势,行政事业单位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将预算管理贯穿年度工作的全过程,并落实到每个部门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建立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有效提高预算编制与执行效果。在完善预算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重点加强预算编制方案的执行和资金使用计划,加大预算执行检查、监督力度,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完善收支约束机制,有效预防财政资金的浪费、挥霍现象,使资金使用做到有步骤、有计划,充分发挥其预算职能。

3.协调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与计划管理。通过制度改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习惯性思维和工作程序,提前进行年度工作的安排与计划,在年度预算编制制定以前,先确定单位下年度的工作安排与计划,好进一步纳入财务年度预算安排之中,确保预算与计划项目的统一性,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调整预算的行为。

4.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信息传递与沟通平台。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完整、准确、及时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是预算编制决策与计划之基础。通过信息沟通可以充分掌握单位各部门的信息资料,是财务部门组织管理和控制工作过程中资金使用信息的重要依据。信息共享平台是把个体、集体融为一体,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平台,是做好预算管理、执行工作的有力保障。

五、 结束语

总之,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运转起重要作用。全面、科学的预算管理能有效的整合、优化资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同时也能促进单位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与实施,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

参考文献:

[1]程宏.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经营管理者,2013(03).

[2]赵苏敏.论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工作 [J]. 现代商业,2011(18).

[3]罗红辉.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财经界,2010(09).

[4]张扬伟.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现代商业,2012(23).

[5]马蔡琛.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基于财政学视角的考察[J].公共经济评论,2011(1).

猜你喜欢
现状及策略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浅谈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现状及策略
刍议污水管网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策略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呈现现状及策略的研究
学前儿童体育运动的开展现状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