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护理干预措施临床研究现状

2015-04-15 20:27于建红天津市北辰医院口腔科天津300400
吉林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产后杂志产妇

于建红(天津市北辰医院口腔科,天津 300400)

产后抑郁症(PPD)是临床妇产科最为常见的产后并发症,通常在产妇分娩后7 d内出现轻度的情绪低落或抑郁以及在第2~6周内发生较严重的情绪抑郁[1]。该病以初产妇居多,可达到近70%,由于初产妇没有经验,产后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低落、抑郁等情况,进而出现失眠、健忘等,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影响与危害,也可对婴儿情感、认知等发育形成不利影响[2]。因此PPD是妇产科临床上较为受关注的热点话题,而临床护理质量对产妇情绪、产后康复环境具有较大影响,如何进一步增强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是改善PPD的核心因素。对PPD的现状、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目前应用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并予以综述。

1 PPD 现状及危险因素

1.1 PPD现状:国际上从1968年开始认识到产后抑郁对产妇及婴儿乃至其家庭、社会均具有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并逐步展开相应的研究。而后艾氏产后抑郁量表的开发有效的帮助临床对PPD高危患者进行筛查,以早期发现、预防并治疗,以降低该病发病率。在我国,据报道近年该病的临床发病率约在8~15%左右,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的发病分布差异较大,且受到社会环境、独生子女家庭等因素影响,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3-4]。PPD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甚至会影响到对婴幼儿的照顾及其成长、发育,临床上已经对该病引起重视,并注重从护理角度看待这一疾病。

1.2 PPD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产妇的生理、心理以及环境、社会支持等方面,从生理角度而言,产妇分娩后机体内环境、尤其内分泌出现极大改变,妊娠过程中不断增加的激素在分娩后突然的减退,导致产妇内分泌出现严重失调;且分娩过程会导致产妇精神、身体的紧张疲劳,也会伴随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而从心理角度而言,产褥期的产妇会出现感情脆弱、心理退化现象,如果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很容易受到负性的情绪所影响,有研究显示,产妇在产后会出现紧张焦虑、忧郁、易哭易闹、情绪波动大、易激惹、心悸不安与厌倦家人等7种负面情绪,与PPD有着密切的关系(P<0.01)[5]。同时产妇及其家庭对于生育的认知也会影响到PPD的发生,通常存有认知障碍或错误认知的产妇容易发生PPD;而家庭环境较差,家人支持程度较低、夫妻关系不和谐等因素也对PPD有着明显的影响(P<0.05)[6]。

2 PPD 护理干预措施

2.1 全程系统性健康教育:产妇在产前、产中及产后不同时间段需要不同的相关知识与指导,进行系统化、全程化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临床效果[7]。在确定妊娠始即可开始宣教,此时宣教内容以孕期的生理变化、妊娠分娩过程等基本常识为主,并向孕妇及其家属介绍院内环境、开展生育观教育等,而后在孕产期全程的不同时间段内给予孕产妇所需的相应宣教,内容包括缓解疼痛/配合分娩等技巧、育婴知识、孕产妇与婴儿的自身护理等多方面知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知识的连贯性与时效性,将教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同时注意应用多种教育方式,如一对一独立交流、图片漫画、动画模拟、多媒体影音等,促使产妇能够快速准确的记忆。通过对孕产妇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可以使其了解妊娠、分娩是正常生理过程,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提高依从性,促进产妇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分娩及产后护理。

2.2 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主要的PPD干预措施之一,对该病病情具有明显的影响,甚至可以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干预措施。孕产妇在孕期与分娩后心理上均会出现较明显的退化现象,而与希望胜任母亲这一角色的期待产生心理冲突,因此常会在产后出现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相关研究显示,通过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的缓解产妇产后抑郁症情况,并减少发病率[8]。心理干预的形式主要包括一对一的心理疏导,通过与产妇的沟通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状态,对其出现的心理问题予以及时疏导、帮助其解决心理的顾虑与担忧;开展音乐疗法,在孕产妇住院期间及分娩期间播放活泼、明快的民乐、古典乐以及轻音乐等,分散注意力并促进其精神状态放松;分娩后康复期指导产妇在舒缓音乐背景下进行冥想训练,随护理人员语言引导想象幸福、快乐的场景等。

2.3 家庭病房与导乐陪伴模式:据统计,目前临床上产妇多为独生子女,且以初产妇居多,其心理独立性与自我护理、应对分娩能力较差,对父母亲人有较多的依赖[9]。为满足产妇生理、心理上对于家人的需求,并保障其围产期的健康与安全,可以将传统的封闭式病房改进为家庭病房,以实现母婴同室、促进母乳喂养,鼓励产妇与新生儿早期接触,激发产妇的母性心理,缓解心理负担,并细致的教育产妇做好新生儿哺乳及保健。

有报道显示,超过90%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希望有丈夫或亲人的陪伴[10]。因此部分医院还开设了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允许产妇的亲人、丈夫与助产士在分娩过程中共同陪伴在其旁边,并且在分娩后持续提供的心理支持与生活护理支持。助产士在分娩过程中可在不同产程时对产妇进行指导,帮助其正确的用力、呼吸,缓解期焦虑情绪与疼痛程度,并引导丈夫参与对产妇应激状态的缓解。相关研究表明,导乐分娩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以及产后抑郁症情况[11]。

2.4 社会支持与社区护理:产妇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其家庭成员,由于产妇在分娩后可快速的出院而需要长期在家中受到家庭成员的照护,因此家庭和谐、各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对产妇生理、心理影响极大。有研究结果显示,对产妇的丈夫及其家人进行教育,改变不良的生育观念,促进家庭内各成员之间和谐,在助产士的辅助下组建其围绕产妇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产妇的产后心理健康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其PPD发病率出现显著降低[12]。

而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作为载体的社区护理,则是有计划、系统性、全程的保健健康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将产妇产后护理从医院向家庭、日常生活中延伸,使护理工作得到延续。通过组织定期的家庭访视与社区回访,并建立起有效的观察、反馈机制,定期对产妇实施常规的不良情绪测定,使产妇出院后的身心情况能够及时的与医院沟通,而后快速的给予所需的帮助和指导。有研究表明,社区护理模式的实施与社区助产士的应用可以为产妇提供出院后持续性个体化护理,能够明显的缓解其产后4个月内抑郁情绪,有效改善PPD发病情况[13]。

3 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3.1 运动护理与瑜伽训练:运动不仅能够促进机体健康、帮助产妇快速恢复生理机能,亦可以对产妇的心理产生作用,帮助其改善抑郁、维持愉悦的情绪。有报道提出,产后运动可以对产妇的PPD进行缓解,尤其以中等强度运动为佳,对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效果最为显著[14]。但应注意在产后运动指导中需要考虑产妇实际情况,在运动强度的调节上需要循序渐进,逐渐的提高强度或延长时间。瑜伽是近年来在我国快速普及并获得推崇的一项慢节奏运动,这项运动强调对情绪及神经系统的作用,可以对人的生理、心理同时进行调节,对于容易出现抑郁等不良心理的产后产妇尤为适用。通过个性化的设立训练方案,从调息、热身、体位训练、放松等4个阶段,在锻炼产妇机体的同时,帮助其最大程度放松身心,对其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快速有效的调节情绪,改善抑郁心理。

3.2 行为认知疗法:行为认知疗法是通过向产妇灌输正确的、合理的观念,对其错误理念进行纠正,而后通过观念的转变进一步影响其行为,并鼓励产妇对自我行为进行监察、控制。可以通过给产妇出院后布置家庭作业,将其每日活动计划详细列出,请产妇进行自我监督,并且对负性想法进行充分的了解、认识以及鉴别评估,而后通过合理观念对负性想法进行代替或矫正,而后通过行为干预、规范进一步的强化正确行为,最终使产妇能够完成自我护理良性循环,增强自信心及良好的身心状态。有研究显示,通过认知疗法,产妇对自身错误或非理性观念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并可以接受合理、正确的观念,发挥自身能动性自行约束行为,对其自我管理、护理能力以及信心有着明显的提高,且显著改善产后抑郁症状[15]。

4 小结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身心健康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尤其在孕产妇分娩生育婴儿过程中体现尤为突出,在分娩过程已经可以基本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人们更多的开始关注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状况。PPD是产妇分娩过程中及产后最容易出现的分娩并发症之一,尤其现代初产女性心理准备较少、承受能力低、依赖性较大,容易引发PPD,对其身心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对PPD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汇总与梳理,综述现存于临床上的主要护理方式,并对其特点与效果进行归纳,以更好的分析护理措施在PPD治疗中的影响作用,为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打下基础、提供依据。

[1] 丘春柳.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围产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7):616.

[2] 黄丽燕,余凤仙,廖拾零,等.香薰按摩在产后抑郁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50.

[3] 俞 微,张红梅.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317.

[4] 朱小琴.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111.

[5] 杨 晓,张振香,伍东红,等.产妇产后抑郁与自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1):62.

[6] 卢守华,刘世军.产后抑郁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及社区医疗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1099.

[7] 何红英.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47.

[8] 冷 辉,王义芝.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睡眠情况及泌乳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73.

[9] 陈晓丽,宋玉萍,倪保臻,等.产后抑郁与产妇功能失调性态度自动思维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8):713.

[10] 柯旦琴,瞿雪燕.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产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8):60.

[11] 陆 丽,代 莉,刘 岚,等.导乐分娩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23.

[12] 邓雪英,唐四元,周丹丹,等.城市核心家庭妇女产后抑郁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5(23):2898.

[13] 范福玲.家庭跟进式护理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1):1698.

[14] 陈 静,王玉琼.产前心理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的作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9):1729.

[15] 侯永梅,胡佩诚,张咏梅,等.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改善轻中度产后抑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0):741.

猜你喜欢
产后杂志产妇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杂志介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