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的生物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2015-04-16 05:19薛小萍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科室血液生物

赵 慧 薛小萍*

输血科是提供血液、保障用血的重要部门。输血科的工作人员每天均要直接与血液接触,既有经检验合格的献血员血液,又有各种来源于临床的患者标本,很多病原体都经血液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是导致输血科生物安全的最大隐患。近年来随着输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输血科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因此做好输血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可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受血者和医务人员的生物安全。本文就我院输血科如何利用PDCA管理工具对生物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总结汇报如下。

1 输血科生物安全的危险因素——(P)

通过对照标准,查找差距,我们发现:

1.1 输血科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输血科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消毒隔离观念不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在接触标本时不带手套帽子和防护眼镜,对检测标本时产生的大量气溶胶可引起实验室空气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2-3]。

1.2 输血科的布局不够合理 由于输血科是新建科室,普遍存在着用房面积过小,功能分区不清等问题。未能对照《江苏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管理规范》设置储血室、配血室、发血室、值班室、办公室、洗涤室及库房,这样极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

1.3 生物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输血科的监测和管理相对不足,科内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制度不健全,缺乏具体的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1.4 其他危险因素 (1)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手卫生意识较差,手卫生落实不到位。(2)储血冰箱要求每周用75﹪酒精清洁消毒1次,每月进行1次空气细菌培养,但有时未完全执行。(3)对被血液污染的桌面、地面清洁消毒不够及时。(4)各种废弃物的管理不够完善。

2 输血科生物安全的防控措施——(D)

2.1 合理划分区域 严格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加强实验室的通风,添置生物安全柜和防护眼镜,在储血室门口增加免洗手消毒液,进入储血室和发血室更换清洁区的工作服,尽可能达到生物安全标准。

2.2 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关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建立科室人员的健康档案,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1次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包括 HBsAg、抗 -HCV、抗 -HIV和梅毒),患有经血传播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输血科相关工作。

2.3 成立感染管理控制小组 根据工作分工成立科室的感控小组,在医院感染科的指导下定期对科室的生物安全现状进行检查分析,保证科室感染监控的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2.4 定期进行各项指标检测 储血冰箱必须每周用75%酒精擦拭内部1次,每月做1次空气培养,确保在直径90 mm的培养皿上无真菌生长或细菌生产菌落<8cfu/10 min。每月对储血室进行空气培养,空气中的菌落数应≤200 cfu/m3。工作台面每天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被血液污染的桌面、地面应及时用1 000 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 min后再擦拭,以防交叉感染。

2.5 医疗废物的管理 使用过的针头与玻片须放入专用的锐器盒,这样可减少职业暴露的机会;锐器盒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不能超过3/4,并进行有效封口,按要求填写标签并粘贴在锐器盒上[4]。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建立严密的处理流程,并严格执行,用专用有标识的黄色医疗垃圾袋存放,与生活垃圾(黑色垃圾袋)区别分类[5],专人交接并登记签名,最后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3 输血科生物安全现状的检查与分析——(C)

由科主任牵头,组织感控员根据感控小组质量持续改进制度对科室生物安全现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将检查结果制成表格张贴上墙,对执行不到位的个人第1次进行提醒,第2次实行与绩效考核挂钩方案;另外邀请院感染管理科对我科院感工作给予评价指导,帮助我们查找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方面的工作。

4 输血科生物安全工作的持续改进——(A)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和落实,输血科成员对生物安全的认识逐步提高,对生物安全措施的依从性也逐渐提升;对总结分析中发现的新问题我们再进入新一轮的PDCA循环管理,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5 讨论

输血科是血液集中与发放的中转站,输血是抢救患者一种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同时由于众所周知的窗口期原因,故输血也是感染输血性疾病的途径之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梅毒等疾病均可通过输血途径传播。据调查统计综合性医院就诊病人中血液传播病毒的感染率,特别是HIV呈逐年上升趋势[6],且各种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依然居高不下[7],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存有输血科标本量没有检验科大的侥幸心理,放松生物安全管理的警惕性,这些都加大了输血科生物安全的风险,所以我们必须对生物安全常抓不懈,充分利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对输血科生物安全现状进行梳理,排查隐患,最大限度地控制科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杜绝输血科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1 邵树军,吕毅,林常青.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与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7):2313-2314.

2 陶宏坤.基层医院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88 -189.

3 周细坤,陶宏坤.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及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9):2588 -2589.

4 张文捷,杨昌松.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实践[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3):110 -111.

5 钱静,姜亦虹,沈黎,等.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6):56-57.

6 薛小萍.扬州某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HIV感染状况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3):1745 -1746.

7 薛小萍,韩崇旭,韩东升.2009-2012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216 -218.

猜你喜欢
科室血液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爱紧张的猫大夫
多彩血液大揭秘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神奇血液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