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高级中学学校建筑设计探讨

2015-04-16 16:44叶伟杰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高级中学建筑设计中学

叶伟杰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现代城市高级中学学校建筑设计探讨

叶伟杰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自文革时期后,我国恢复了高考,教育便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更如雨后春笋,迅速生长。教育乃国家之根本,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体现在各个方面,培养国家的一代又一代是需要一个良好环境的,所以要重视学校这个教育人才的地方。近些年,我国中学学校的建筑层出不穷,外形特点也是别出心裁,尤其是现代城市中的高级中学学校建筑,他们发挥想象,构建出一个又一个美丽、舒适而富有创新色彩的学校,这样既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又能激发他们更多创造与发明的灵感。本文着重对现代城市高级中学学校建筑设计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向大家展示了高级中学学校建筑的独特魅力。

高级中学;建筑设计;人文精神;岭南

人文精神:是一种很普遍的来自人类自我的一种关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作为万物之灵,人的精神即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精神文化。主要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关切以及追求,很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想拥有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而能够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内容的就是人文科学。现代城市要求将中学建筑设计与人文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切从学生出发,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1 现代城市高级中学建筑设计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学建筑设计文化,并且赋予中学建筑顽强、持久的生命力,并且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成为了中学建筑设计领域的一大重要课题。现代城市中一些高级中学的建筑设计很好的展现了我国中学校园建筑的特色及精神文明,他们本着创新发展、传承弘扬、心系每一位学生的精神,不断改造、充实着校园,值得成为其他中学校园建筑设计的典范。现代城市高级中学建筑需具备一定的设计原则,如下:

1.1现代化、人本化

中学建筑设计为学生老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老师都需要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进行学习、办公和生活,而现代城市高级中学学校的建筑在这些方面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着重塑造“以人为本”的多重交往空间,高级中学学校建筑作为学区和社区文明的产物,拥有学区和社区文明生成和孕育的土壤,这样建成的中学学校建筑,具有极强的文明辐射和示范作用,影响着祖国未来的一代代青年。学生每天出入于校园,呼吸着校园新鲜的空气,朝气蓬勃,不断成长。高级中学建筑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营造出了个性化的校园氛围,给学生老师提供了优雅舒适的环境,每一个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安静备课氛围的营造。

1.2饱含文化精神

中学建筑设计传承并弘扬了我国建筑设计的文化精神。在中国建筑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不仅仅是建筑外形,更多的是建筑文化精神。现代城市高级中学建筑各具特色,无论从外形还是内在所体现出来的都是我国建筑文化的一些特点,很能够代表我国建筑设计的精神。现代中学建筑设计严谨,既体现出庄严、肃穆的整体建筑风格,又向人们透露着的无限灵感,这种灵感来源于中国建筑设计的文化精髓。

1.3生态化

高级中学应以绿色校园为理念,充分考虑环保,巧妙构思,达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因此,应当在保留原始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创建人工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开发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为师生创造一个便利、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将校园建筑与园林文化相结合,凸显校园建筑环境的创意与美感。

1.4教育性

中学教育是青少年人生观与世界观开始形成的关键阶段,在某种程度上,现代城市高级中学建筑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学建筑设计与教育相辅相成,我国目前的中学建筑空间与环境的建设是以现代教育模式为前提的,中学学校建筑内外兼修,让教育有更多更广阔的发展应用空间。

1.5创新性、趣味性

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进步,人们也逐渐提升着不断创新的精神,这在中学建筑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科学的建筑策划将为中学学校建筑设计提供社会性、实用性、科学性依据,是一股开发和创建中学建筑特色的源源之泉。近些年,高级中学建筑设计有很大的突破性,在外形上有很多亮点,内在又做到了充分利用空间,结实可靠,实用性很强。像岭南地区一些高级中学的建筑,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大胆设计创新,设计出来的建筑外形美观独特,内在也很饱满,实用性相当强,可以作为我们以后中学建筑的典范,将中学建筑的创新精神发扬光大。除此之外,现代城市高级中学建筑整体具有一定文化符号和特色空间,增强了趣味性。

2 现代城市高级中学建筑设计理念

设计是基于客观现状条件上主观理念的表达。在探讨现代城市高级中学建筑的设计理念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高级中学校园和建筑应该给学生们带来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在高级中学建筑设计时,需扬长避短,从总体布局、单体建筑设计到空间流线组织,都需要遵循现代城市高级中学建筑设计原则,因此在高级中学建筑设计时应具有一定的设计理念,具体如下:

(1)以“年级为单元”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建筑单体体现不同的形态,实现艺术风格育人的目的。通过自身独特的形态艺术表达,实现情感的传递与交流,建筑既需要实用,也应该具备美感。高级中学建筑中方与圆的结合、高与低的错落、曲与直的辩证都赋予了建筑的灵性,使人流连忘返。

(3)外部空间点线结合,形成不同地段的趣味中心。在流线设计中考虑师生行为特征,设置穿过和停留空间,为师生提供非正式的交流场所。

3 现阶段现代城市高级中学建筑设计成果

现代城市的高级中学学校建筑大多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有很多亮点,其中也加入了不少新型材料,享受了科技的一些成果。这种创新的建筑设计从大的方面来讲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从小的意义上来说也使学生受益匪浅,既有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可见,现代教育证朝着开放、互动、强调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现代城市高级中学的学校建筑的设计成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3.1学习环境

随着教育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都加大了对教育软硬件的投入。很多学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老师教学过程中也用起了多媒体教学,既方便了老师备课,也让学生能更好更集中的领略课本的知识,配上有声有色的动画讲解让学生告别枯燥乏味的板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高级中学现都已实行以“电脑教室”为主的校园局域网,由此也可推断: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的比重将会不断增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将会以现代、灵活代替枯燥、乏味。

3.2生活环境

除了在硬件设施和园林绿化方面外,在学校建筑群的规划布局上也能起到提升生活、教学环境的作用。如:设置“院落式”的建筑布局,在满足采光通风条件的同时,使各栋教学楼共享围合的庭院,并促进了学生们的交流学习;抽取传统“冷巷”的设计理念,夏季引导温度较低的自然风穿过走廊进入教室,令教室、学生有更舒适的自然学习环境。学校建筑与办公楼等公共建筑不同,较少会使用温控设备等空调系统,而在建筑外立面采用垂直绿化、活动遮阳板等设施,可以避免阳光的直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室的舒适程度;有的学校覆土绿化屋面,不仅节能减排、提升校园生活环境质量,也可以体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3.3建筑外形

现代城市高级中学的建筑不仅要实用,也需要美观,美的东西既可以陶冶情操,又能激发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学生从建筑中得到美的感受,使自己的道德情操得到了升华,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也会去思考,会观察。提到实用,很多高级中学也确实做到了,他们在教学楼或办公楼地下设置停车场,不仅可以解决教职工停车困难的问题,还可以制止车辆乱停乱放行为,使学校看起来更美观些。

3.4绿色节能建筑

高级学中学的学生环保意识非常强,这不仅是因为平时的教育,在学校里就能体现出来。很多学校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校园的环保,将垃圾分为几类布置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学校的建筑外层内层都利用新型的环保材料,减小了对环境的影响,也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3.5建筑设计与生态相结合,弘扬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要求高级中学建筑设计与生态和谐发展,所以通过精心设计,很多高级中学都有特色的绿化设置,并且也适当的预留了一些可发展的用地,既做到了人、建筑与生态和谐发展,而且还保障了校区的自由度。不同地方拥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在尊重这些文化的前提下,更需要将它们发扬下去。高级中学建筑设计往往会结合当地的传统习俗,将这些文化特色融合到建筑设计中,使其发扬光大。

4 结语

教育作为立国之本,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的重任。相比较以前,虽然我国现在综合国力有所提高,但是比起那些发达国家,还是相差一定距离的,教育的兴起不仅解决了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所以我国现在应该把教育事业继续推动下去。校园是我们成长的重要环境,生态发展的要求就是让现在的资源足够满足当代和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人们普遍缺乏生态意识,校园中拥有良好的生态教学环境,能够满足师生心理及生理上的要求。现代城市高级中学的学校建筑在众多建筑门类中独树一帜,作为新时代领头人,应该更大空间的发挥想像力,将其不断的创新发展,争取给学生创造更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辅助教育事业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1]谭静.形塑学校建筑空间:为了谁?[J].中小学管理,2012,01:15~17.

[2]邵兴江,赵中建.革新学校建筑设计:建构新的研究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2,09:37~40+36.

[3]温倩梅.学校建筑设计与教育的同步发展[J].广州建筑,2011,06:18~21.

[4]何树彬.当代西方国家学校建筑改革新举措[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09:34~39.

[5]林刚.中小学校园环境的教育寓意性设计探究[J].教育研究,2013,03:41~46.

G48

A

1673-0038(2015)20-0001-02

2015-4-5

叶伟杰(1988-),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高级中学建筑设计中学
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新疆和静高级中学简介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在多解中学创新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