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视角谈山地区村庄规划编制

2015-04-16 08:11张娟
建材与装饰 2015年49期
关键词:山地村庄居民

张娟

(襄阳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湖北襄阳 441000)

1 引言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农民安居乐业,享受现代化新农村的生活及居住环境,既是顺应时代潮流,也是国民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体现。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规划,建设令群众满意的农村新貌。人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因此,新农村规划必需坚持“以人为本”。我国地域辽阔,乡村的区域差别很大,导致乡村的规划建设有着极大的区域差别,且建设的社会基础也大不相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与生活习性,作为农村建设的设计者应当充分综合所有因素,针对不同地域做出最适合的规划方案,这里我们着重分析的是关于山地村庄的规划编制问题。我们知道,山地地区不同于平原,其地形复杂,且很少有开阔带,一般山区村庄都是依山而建。形状或呈带状,随山形走势,或居于山中,四面环山。由于山区多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以,除了村落形貌设计,还要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因此,对于这一类地区的村庄规划,需要特别重视。

2 我国传统乡村居民的生活理念

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的生活理念有着极大的反差,因此,不能拿都市规划的思维模式来对待,新农村建设要以乡村的视角进行规划设计,既要符合农村居民的审美观点,同时不能背离我国传统乡村居民的居住习性。那么在我国传统乡村居民的生活理念上最注重哪些内容呢?

2.1 居不离田,住不离院

农耕是我国传统乡村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几千年的沧海变迁,农耕生活早已经与农民融入一体,田地就是农民的衣食父母,生活在农村,自然少不了田地。在我国传统乡村,其居住地点一般在田地旁边,因此村落被田地围着,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安稳的象征。有田就意味着不会挨饿,在我国传统农村的发展进程中,农民与田地之间有着浓厚的依存关系,纵观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也大都与缺粮少田有关,因此,农民的居住环境一定少不了农田围绕,这样农民的生活才会安稳、踏实。此外,农家不像城市住宅那样,到处高楼林立,除了别墅之外房屋极少带有院落。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庭院,农民对庭院的喜爱跟其农村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农村村落多为广阔,农家住宅一般很大,搭配院落理所应当;其次,农耕收获的农场品、农具的存放以及家畜的圈养等也离不了院落。因此,对于乡村居民,没有庭院的住宅很少有人愿意居住的。

2.2 邻里和睦,安土重迁

生活在农村,邻里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生活关系。农村居民最注重邻里关系,与邻里之间关系融洽,亲如一家,生活中你来我往,互帮互助、互唠家常,这是我国广大农村最为常见的一种和睦景象。也只有在农村,才会出现这种景象。城市里,一个小区内,居民之间往往少有来往,大家各忙各的,互不走动,甚至住在对门的都互不相识,这在农村绝对不会出现。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农村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乡村的规划编制一定要把邻里关系考虑在内。另外,我国农民对自己生活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大多数农民都钟爱于自家庭院不愿搬迁,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对安土重迁更加看重。这种安土重迁的情感,不是城市里因为拆迁费而成为钉子户的那种对金钱的渴望,而是一种对长期生活的土地恋恋不舍的深厚情感,与情谊相连,与金钱无关。因此,关于农村拆迁时的安抚工作也是必须注重的一个问题。

3 山地村庄规划编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3.1 山地村庄编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我国山地村庄规划编制的进程中,由于建设者忽视农民群众的生活观念,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①一些村庄在发展的过程中,盲目的追随大城市的发展模式,以都市居民建设模式来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完全脱离了乡村视角。山地村庄的生态环境、生活背景以及地质条件都跟都市截然不同,将大城市的建设照搬到村庄规划中,只会适得其反,必然失败收场。②一些地区在规划编制时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山地村庄规划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合理布局,但是一些地区为了追求发展的速度和力度,在缺乏科学论证和合理布局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工作,这样以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利用,村庄格局也变得杂乱无章,失去了应有的乡村风采。此外,一些地区在建设过程中,不注重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致使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山地村庄的生态环境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如果发展之后的结果是以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代价,那么对乡村重新规划编制的初衷就发生了改变,这样的代价是巨大的。

3.2 山地村庄编制的解决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对山地村庄规划编制时,应综合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合情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以避免问题的发生,这里给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充分结合乡村居民的生活理念,从乡村居民的生活习性以及山地地区的地貌特征上,合理进行相关规划设计。乡村居民的生活与城市大不相同,城市生活水平高但生活节奏过快,而乡村虽然生活水平相对落后但生活节奏慢,舒适悠闲,对于山区居民,更是如此。因此,在山地村庄规划编制时,要尽可能的保留农村原有的自然形态,不要将都市的高大、紧凑的住宅设计应用的乡村来,这样往往不合时宜也不会受到村民喜爱。

(2)在对山地村庄规划编制时,要充分结合山地形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布局。我们知道,山地地形复杂,且有些地区地质极不稳定,灾害频发,如此对于村庄的选址是一大关键。选址要以安全为主,同时也不能远离农田,妨碍农业生产。村庄规划可以根据不同山地的不同地貌进行布局,尽量依山傍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还原一个生态村庄的样貌格局。

(3)在村庄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尽最大可能减少生态破坏。原生态的自然风貌是乡村生活的最大优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远离都市喧嚣和工业污染,这样的生活环境是城市居民梦寐以求的,但在乡村处处体现,山地地区环境相比平原来说更加清幽、美丽,有着大自然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因此,在规划建设中特别注意,不要盲目建设,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要乡村发展与生态保护两不耽误,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会卓越有效,人民群众才会满意接受。

4 结束语

我国山地广阔,是居民的重要栖息之所,又由于山地地貌特殊,且分布不均匀,对这一地区的村庄规划有一定的挑战。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山地村庄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做好这一类地区的村庄规划与编制工作,责任重大,且任重道远。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因此,我们要坚持“服务农村、服务百姓”的原则,充分站在农民群众的立场,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1]金兆森,张晖.村镇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易静之.谈村庄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6).

[3]唐璞著.山地住宅建筑[M].科学出版社,2008.

[4]何沛东.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下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与重构[D].苏州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山地村庄居民
山地草甸
石器时代的居民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村庄在哪里
村庄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