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2015-04-19 06:30范寒院李浅峰杨慧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17期
关键词:病床偏瘫康复

范寒院 李浅峰 杨慧

脑卒中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预后差、后遗症发生率及复发率高等特点[1],临床治疗难度大、花费成本高,为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负担。多数脑卒中患者结束临床治疗后,将在家中渡过漫长的恢复期,此期间家属护理干预的优劣是影响其预后质量及身体机能恢复的关键[2]。本次研究选取10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出院后予以常规护理及家庭病床护理干预方案,以探讨上述两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通过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被确诊为脑卒中[3-4]。本次受试患者中男56例,女46例;平均年龄(66.9±3.8)岁;脑卒中类型:出血性脑卒中47例,缺血性脑卒中55例;左侧偏瘫者54例,右侧偏瘫者48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分成家庭病床护理干预组(A组,n=52)和对照组(B组,n=5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者;(2)临床病历资料完整者;(3)出院后生存时间长于1年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随访期死亡或失联者;(2)意识不清或精神障碍者;(3)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

1.4 方法 B组患者家属予以按时给药、体位变换、日常生活帮扶、定期复查等常规护理;A组患者家属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家庭病床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干预:对存在明显不良情绪,如低落、焦虑、恐惧、排斥服药等患者予以心理干预,以注意力转移、聊天、语言鼓励等方式,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增强依从性与有效性;日常护理时,需介入适当的情感,为患者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使其逐渐消除不良情绪,回归正常的生活秩序;(2)语言康复护理:鼓励患者开口讲话,通过发音指导、发音纠正等方式,从单字开始训练语言发音,逐渐增加难度至单词、短语及句子,根据患者精神情况调整训练力度;把握好训练方法与练习频率,避免使用过激语言或因急于求成引起患者反感情绪,确保语言训练效果[5];(3)肢体运动指导干预:在患者出院初期卧床静养期间,需予以定时体位变换干预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且肢体可活动后,予以其早期运动指导干预,卧床完成手指活动、上肢抬升、脚趾活动、脚踝转动、下肢弯曲、抬升等训练内容,每日根据患者承受度调整训练力度,逐渐增加联系时间[6-7];待其可下床活动后增加训练难度,以慢走、上下楼梯、上肢抬举、负重等为训练项目,遵循适度原则,根据患者实际身体情况合理安排其每日训练项目及强度,促其早期恢复运动功能;(4)日常自理能力指导:从基本的穿衣、梳头、洗漱、如厕、吃饭等开始指导,制定每日训练计划及阶段目标,逐渐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必要时予以语言鼓励、亲身示范、姿势指导等干预措施,使患者早日掌握相关生活技能,达到独立自理目标[8]。

1.5 观察指标 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自理能力指数及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对比差异。

1.6 评价标准

1.6.1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标准 参考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大会涉及的ADL评估标准评估。ADL-Ⅰ: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Ⅱ:部分恢复或可独立进行家庭生活;ADL-Ⅲ:家庭生活需他人帮助,可拄拐行走;ADL-Ⅳ:长期卧床但意识清醒;ADL-Ⅴ:植物生存;优良=Ⅰ级 +Ⅱ级[9]。

1.6.2 Barthel自理能力指数评估标准 正常:100分;轻度功能障碍:61~99分;中度功能障碍:41~60分;重度功能障碍:40分以上[9]。

1.6.3 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标准 Ⅰ级:<50分,严重运动障碍;Ⅱ级:50~84分,明显运动障碍;Ⅲ级:85~95分,中度运动障碍;Ⅳ级:96~100分,轻度运动障碍[10]。

1.7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ADL分级情况的比较 随访1年后,A组ADL达到Ⅰ级者19例,Ⅱ级者20例,优良率为75.0%,高于B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2.805,P<0.05),见表1。

表1 两组ADL分级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Barthel指数评估及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估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A组上述评分增幅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Barthel指数评估及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x-±s)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速、致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威胁极大。许多患者发病后仍存在较大复发风险[11],还可引起系列严重后遗症,如偏瘫、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干扰其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为探讨家庭病床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影响,选取102例患者为受试对象,发现予以家庭病床护理干预方案的A组患者随访1年后,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正常者19例,占总护理人数的36.5%,达到Ⅱ级标准者20例,均基本恢复生活能力,可独立生活。该组护理后ADL评估达到优良指标者共39例(75.0%),明显高于采用常规给药及生活帮扶护理的B组患者,说明家庭病床护理干预方案对促进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等具有积极影响。刘保芬等[12]也在其报告中得出类似结论,其认为,全面的家庭康复护理措施实施,利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获得和谐、积极、规范的护理氛围,利于其构建治疗信心,提高护理依从性,在语言指导、运动干预等措施中,逐渐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为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奠定基础。患者在接受家庭护理后,可在语言康复训练、运动功能训练及自理能力指导中逐渐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运动功能、语言功能恢复,加强患者同社会的交际能力,以此达到早日回归社会的目的。

此外,本研究还针对两种护理方案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进行分析,发现A组患者在随访1年后运动功能较出院初期得到显著进步,其功能评分由护理前的(60.5±3.8)分增加至(85.7±2.2)分,而未予以家庭病床护理干预的B组患者虽运动功能也较出院时得到提升,但多数患者仍停留在明显运动障碍及中度运动障碍级别,对其正常生活影响较大。张群等[13-14]也对上述结论予以支持,其指出,循序渐进的肢体运动训练及上、下肢康复练习是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15],早期运动指导干预能让患者逐渐适应肢体训练强度,为后续的慢走、上下楼梯、上肢抬举、负重等项目打下基础[16]。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予以家庭病床护理措施,干预效果理想,利于患者促进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复,于其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等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1]贾子善.关注老年脑卒中康复的特点[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7):601-602.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等.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01-318.

[3] CN-WS.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和诊疗质量控制[S].CN-WS,2012.

[4]何荣路.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C].第三次全国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疗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2011:17-19.

[4]黄春丽,雷迈,汪家钰,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导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C].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571-572.

[5]赵雪萍,薛小玲,苏翠红,等.协同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06-208.

[6]熊爱民.脑卒中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C].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472-474.

[7]贺艳霞,葛卉玲,张丽,等.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198-199.

[8]董翠锋.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5-66.

[9]陈晓玲.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C].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2012:366-367.

[10]毕胜,纪树荣,顾越,等.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上肢运动功能状态评分的响应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2):118-120.

[11]王洪平.同步家属健康教育对17例脑卒中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21-22.

[12]刘保芬,段清萍,宋世明,等.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出院患者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341-1342.

[13]张群,李家宁,罗守滨,等.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56-57.

[14]黎丽,李文涛,殷艳玲,等.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111-113.

[15]冯晓霞,段巧言,陈丽,等.家庭护理指导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11):152-154.

[16]薛杨,赵霞,宁小香,等.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一例的家庭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5):56-57.

猜你喜欢
病床偏瘫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病床呼叫系统设计研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久病床前无“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