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型理念的旅客出站导向信息系统设计*

2015-04-19 03:09徐良杰左俊中
关键词:学习型旅客信息系统

方 娟 徐良杰 尹 靓 左俊中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宝安交通中心1) 深圳 518003)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2) 武汉 430063)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研究中心3) 福州 350003)

基于学习型理念的旅客出站导向信息系统设计*

方 娟1)徐良杰2)尹 靓2)左俊中3)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宝安交通中心1)深圳 518003)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2)武汉 430063)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研究中心3)福州 350003)

出站导向信息系统对旅客的安全快速流动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在引入学习型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学习型导向信息设计内涵,阐述学习型导向信息的位置、内容及表现形式3大要素设计方法.以上海南站为例,进行学习型导向信息系统应用和设计,并运用Arena离散模拟仿真软件对设计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学习型导向信息系统能有效引导旅客出站,提高出站效率.

铁路枢纽;学习型导向信息;位置;内容;Arena

0 引 言

出站导向信息系统对旅客在铁路枢纽中的安全快速流动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对道路上的交通标志研究较多,对铁路客运枢纽中如何布设标识信息研究较少.姜连青[1]介绍了青岛客运站导向显示系统的设计目标及原则,并对静态显示标识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和标识的布点设计;曹冬清[2]在分析大型枢纽站旅客向导标识布设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了旅客向导标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布设方案进行评价.“以人为本”理念除了在环境[3]、医疗[4]、公共空间[5]等标识系统设计上得到体现,同样,也是铁路客运枢纽导向信息系统设计应考虑的重点.徐良杰等[6]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采用AHP法确定了火车站换乘诱导评价的评价指标,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文献[7]在标识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下,探讨了轨道交通标识的形态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从而提高乘客在交通系统中的舒适性和满意度.深圳地铁一号线[8-9]导向信息系统在图形、文字和符号应用上均参照国家规范、标准和国际惯例,同时标识都采用双语显示,便于各国人员理解.

综上所述,国内对导向信息研究已由最初的粗略化设计逐渐到了精细化设计,但其设计方法大多数运用在地铁上,铁路枢纽中的导向信息至今还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同时,从最终的评价方法来看,大多数采用“层次分析法”或“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来对最终导向信息设计进行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实际上,旅客出站是一个对导向信息加工和学习的过程,需要完成对信息的觉察—识别—理解—决策—再觉察—再识别—再理解—再决策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于此,通过引入“学习型”理念,探讨学习型导向信息系统设计,为枢纽中旅客出站导向信息系统设计和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学习型导向信息内涵

学习是指一个主体在某种规定情境下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其过程由觉察、识别、理解和决策4部分组成.

1) 觉察 是指用户通过自己眼睛的光觉、色觉和视敏度环视周围的环境,然后接受信息的亮度、大小、色相及图形的反射光波,并在视网膜上成像的过程.

2) 识别 识别过程是指用户的视觉系统将视网膜接收的信息传送到大脑,同时调出大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识别不仅仅包含观察,还包括通过各种渠道形成和获得的感觉、知觉等.

3) 理解 指的是对看见的信息进行解释、说明和评估,加以理解.

4) 决策 指信息经过一系列的理解和思考后,从理论层次上升到实践中,付出实际行动,以检验理论的真或假.

结合学习的定义及相关理论,总结出学习型导向信息内涵,即通过将文字、图形和颜色这些信息组织方式进行组合设计,确保信息设置位置的易觉察,确保信息表现方式的易识别,确保信息内容的清晰、简洁、易理解,提高旅客对信息的识别和识记效率,实现一种更高效、更易懂、更美观的信息传达,以此提高旅客出站效率.

2 学习型导向信息系统设计

2.1 设计要素

旅客与导向信息的交流过程可以简化为信息的表达、传递和接受,要提高旅客出站效率,需要减少这3个过程的交流时间,那么与之对应的设计要素分别为信息内容、信息表现方式以及信息位置,见图1.

图1 学习型导向信息设计要素

2.2 位置设计方法

1) 基本思路 在所有关键节点,即枢纽出站通道中的转弯处、拐角点或多条通道的交汇处,均设置导向信息;在关键节点之间设置一定数量的连续性导向信息,预知旅客前方的道路情况,消除旅客对信息的不确定性.如图2中的节点5、节点8均为关键节点,节点4、节点6、节点7等均为中间节点.

图2 导向信息位置设置图

2) 位置设置分析 针对3种导向信息位置设置情况予以分析,见图3~图5.图中:u1为旅客的信息确定性上限;u2为信息确定性下限,低于下限表明旅客对此种信息设置方式不可接受.

图3 理想导向信息位置情况

图4 合理导向信息位置情况

图5 不合理导向信息位置设置

图3中旅客全程所经过的每个点均有导向信息,旅客可以随时知道自己的方位和该行走的方向.这种情况下旅客的信息确定性随着时间的增长始终维持在上下限之间的一个值,并保持不变.

图4为合理导向信息位置设置情况下的旅客信息确定性随出站时间增长的波动情况.随着时间的增长始终在信息确定性的上下限范围之内波动,但不会超出上下限.超过上限表示设置的导向信息过量,有多余的信息,这部分信息对于旅客来说是无用的;低于下限就表示旅客在出站过程中出现了信息盲区.

图5为不合理导向信息位置设置情况下的旅客信息确定性随出站时间增长的波动情况.传统导向信息位置设置缺乏一定的连续性.旅客在接受导向信息之后,信息确定性随之加强,而在后续的一段时间里,若一直没有导向信息的出现,旅客的信息确定性不断减弱,且随时间的增长下降速率越来越快.

2.3 内容设计方法

1) 按需发布 传统设计是发布比较完整的信息,但其中有些无用的信息会对旅客造成干扰,加长旅客的理解时间.因此,导向信息内容应按需发布,同时信息量应分布均匀,符合人性化的要求.文献[10]通过对研究导向信息信息量与旅客理解时间关系进行研究,得出枢纽内部一个导向信息发布的信息量不应超过4条.

2) 保持连续性 在导向信息位置确定的情况下,信息内容上的连续性将有效提高旅客对信息的理解速度,而且其理解速度越来越快,学习能力逐渐增强,从而能够加快脚步迅速出站.导向信息内容按信息的级别按可达区域—换乘方式种类—换乘点位置—换乘方式线路的顺序发布.

2.4 表现方式设计方法

1) 利用颜色来提高导向信息的视认性 当背景色与前景色反差越大,信息的易读性越强.各种色彩组合的易读性如下:黑与白,黑与黄色彩组合的易读性很好,而深蓝与白,白与黑,黄与黑,绿与白的易读性较好,红与白,红与黄,橙与黑易读性一般.

2) 利用旅客对符号的学习进行设计 符号[10]有3种不同类型,分别为:图形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不同图形符号的导向信息会对识别效率产生部分影响,从而影响旅客出站效率.

3) 表现方式中还有一要素为文字 字体以标准中文黑体字为主,字体轮廓清晰,使用无装饰线字体,保证使用者在一定距离内能够看清.英文字体应使用等线字体,不宜采用手写体和高修饰性字体[11].当然,还有符号、图形,以及文字相互组合的方式,更易使旅客全面地理解导向信息所表达的含义,但是理解时间会有所延长,其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一般为箭头、图形和文字.

3 应用设计案例

3.1 学习型导向信息系统设计

1) 位置设计 在明确上海南站出站通道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对导向信息位置进行具体设计:在上楼下楼拐角处、人流分流点处为关键节点,均布置导向信息,另外根据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距离按照20~30 m的间隔来布设导向信息,见图6.

图6 上海南站导向信息位置布点设计

2) 信息内容设计 在保证每个导向信息的信息量不超过4条的基础上(见表1),按照信息的级别顺序进行分级发布.一级导向信息是旅客进入导向信息系统的起点;二级导向信息在一级导向信息的基础上使得旅客更加明确前方的行进路线;三级导向信息是对旅客进行目的地的直接指引.另外,在介于一级信息和二级信息之间或介于二级和三级导向信息之间加入过渡信息.

表1 信息内容设计

3) 表现方式设计 根据实地的调查得知,上海南站涉及多种交通方式,包括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3号线、出租、公交、自行车以及社会车辆等,见图7.本次针对3种交通方式选择比例比较大的进行颜色应用设计,即地铁、公交和出租,使得旅客能较快地识别和理解导向信息所传达的含义,从而加快行走速度,提高出站效率.

3.2 Arena仿真建模

3.2.1 系统边界及仿真模型构建 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仿真系统边界确定为旅客下火车到站台开始,至到达各类换乘方式换乘点结束.确定系统边界后,根据出站旅客流特性和实际调查完成相关仿真参数的输入,采用Arena离散模拟仿真软件模拟旅客出站过程.仿真流程见图8.

3.2.2 参数输入 仿真模型本身,体现了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流程,只有输入合适的参数,才能得到正确的仿真结果.见表2.

3.2.3 参数输出和结果分析 由于各个旅客的出行目的地不同,无法直接将仿真出站时间与实际出站时间相比较,本文通过将两者与期望出站时间分别相减得到期望偏差的方法,可以通过期望偏差的比较来验证和评价导向信息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劣.分析结果如图9~图10所示.

图7 节点2处导向信息表现方式设计

图8 上海南站导向信息系统仿真总体流程图

参数类型参数格式功能 旅客到达规律参数概率分布 根据一定规律产生旅客,本研究使用泊松分布节点消耗时间概率分布 根据前文导向信息学习实验统计分析得到节点间距离各种实数通过实地调查得到旅客行走速度概率分布 不同类设施处有不同的规律,包括三角分布和正态分布 换乘方式类别比例参数百分比根据统计数据得到

图9 实际出站时间与设计仿真出站时间对比

图10 设计仿真期望偏差和实际期望偏差分布对比

由图9可见,仿真出站时间比实际出站时间有所减少,说明学习型导向信息设计在某一程度上能节省旅客出站时间,提高旅客出站效率.从图10可以看出,实际期望偏差符合正态分布N(8.08,7.95),而设计期望偏差符合正态分布N(1.33,0.41),由此可见,旅客实际出站时间的期望偏差平均值与本次导向仿真设计的期望偏差平均要大.另外,从期望方差的结果来看,实际期望方差要比仿真期望方差也要大.从曲线趋势上看,曲线在纵轴方向上基本处于持平状态,证明实际出站的旅客的出站时间离散性大,旅客不容易形成统一的人流,并且离旅客期望出站时间有很大差距.而学习型导向信息设计由于能够提供旅客学习的平台,以提高旅客的学习效率为目的,使得旅客始终保持统一的速度并不断加快速度,集聚性很强,旅客以统一人流的形式顺利快捷出站;同时学习型导向信息对旅客的作用在各个决策点表现得最为明显,其表现为视认时间越来越短,学习效果显著,从而达到快速出站的目的.

4 结 束 语

目前,学习型理念在组织管理中应用比较广泛,在铁路客运枢纽中应用较少.本次将学习型的设计理念应用于铁路客运枢纽中,可为旅客出站导向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和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姜连青.青岛客站静态显示标识系统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8(11):116-118.

[2]曹冬清.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旅客向导标识的布设方案及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3]居 娉.城市环境标识系统设`计探讨[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6.

[4]王 立.医疗标识向导系统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5]黄海燕.论公共空间标识导引设计的清晰性[J].设计理论,2009(1):84-85.

[6]姚裔虎,林 俊,徐良杰.铁路客运站旅客离站信息诱导系统评价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4):650-653.

[7]罗 洁.城市轨道交通标识系统的形态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8]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32/T1228—2008汽车客运站建设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9]林 俊.铁路客运枢纽旅客出站换乘衔接设计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10]万 萱.设计中的符号特性及其运用[J].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32.

[11]杨公侠.标识中的工效学[J].照明工程学报,1992,3(4):13-19.

Design of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Learning Concept

FANG Juan1)XU Liangjie2)YIN Liang2)ZUO Junzhong3)

(BaoanTransportationCenter,ShenzhenTransportationDesign&ResearchInstituteCO.,LTD.,Shenzhen518003,China)1)(SchoolofTransportation,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Wuhan430063,China)2)(UrbanResearchCenter,FuzhouUrbanPlanning&DesignResearchInstitute,Fujian350003,China)3)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flow and the transfer of passengers in the departure channel of station. By introducing learning concept, it presents the meaning of learning oriented information and design methods of location, the content and the style of it. Taking Shanghai south statio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design of learning oriented information.

railway station; learning oriented information; location; content; Arena

2014-12-10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批准号:51108361)

U491

10.3963/j.issn.2095-3844.2015.03.025

方 娟(1987- ):女,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规划

猜你喜欢
学习型旅客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非常旅客意见簿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我是人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给小旅客的礼物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