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课回归生活

2015-04-22 09:49刘璐
黑河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品德课品德道德

刘璐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变化发展过程,生活实践是这一过程的载体,也是品德形成的根本途径。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品德课教学的核心理念。

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们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把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割裂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那么,怎样做到让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品德课程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体验

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课堂上设置课前问题导读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培养其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通过朗读、独立思考、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通过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音像或者相关的音乐作品、故事等手段来创设情境,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让学生产生真实的体验,达到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思想品德的目的,这是一种练和行的过程。通过采用小品表演等形式模拟生活和社会的真实场景来体验生活和社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比单纯的言语教育更重要。例如,我在教学《做学习的主人》一课时,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精选《龟兔赛跑》的镜头,让学生知道,只有抓紧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有效率,让学生知道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二、活动课程要再现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真实的生活中通过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而使品德课得以实践。因此,思品课应该有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动口交流、角色扮演、多方合作的体验机会、实践机会,从而促进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活动课程再现生活之所以如此重要,根本之处在于:

1.生活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根本途径

例如,教学《大家都在学》一课时,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然后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教师择机点评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这种再现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扑捉情境中所蕴涵的丰富的行为思想信息, 内化为心灵体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品德课程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学生生活

品德课程一方面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再到祖国、世界,由近及远,由小到大,逐步展开,扩大学生的社会视野,拓展学生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化,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指导儿童的未来生活。如在教学《来自社会的爱》这一课时,先播放我县在爆发洪水时、在发生火灾时和汶川地震时,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各行各业为大家服务的图片,有警察、医生、护士等等,再引出课题,汇报在我们的身边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让学生谈感受。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每一个行业的人的服务,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尊重每一个行业的人,产生感恩之心,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此外,活动课程还要走进社会,学会实践,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该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以身作则,细节导行,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

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心理。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引领作用巨大。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强。老师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的神,老师的一举一动,自然就成了他们有意或无意模仿的对象,老师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取舍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知。小小的一声谢谢,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常常向学生说谢谢,向他们借书、借笔时说,他们帮我捡起吹落在地的纸张时说,学生为班级做了好事时也替全班同学说,教学生们懂礼貌,不是光靠老师教会十个礼貌用语就大功告成了,真正学会就要真实地运用。

总之,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让品德课回归生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

(责任编辑 刘新蕊)

猜你喜欢
品德课品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