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故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5-04-23 22:15单红艳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实践与思考英语教学

单红艳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对于传统的以模仿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并且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理解与运用能力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英语故事教学的开展,实现了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英语教学 故事教学 实践与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英语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往传统的模仿式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创造性的故事教学逐渐成为了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选择方式。通过故事教学的开展,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材料进行丰富,并且通过相应的阅读训练、读写训练、听力训练以及表演等过程,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英语故事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科学的引导和把握尝试,提高整体的实践效果。

一、英语故事教学的实践意义

小学阶段,学生受限于年龄和心智特点,其学习过程中积极性的合理把握是整个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知识的讲解上,如果表达方式过于单调,缺乏变化,就会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故事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以故事情节的推进来带动整个教学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热情。通过故事教学,教师可以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大胆的开口表达,让学生在新知识掌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信心。对于一些不愿意积极表达的学生,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则很难达到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目的,进而形成的相对死板、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通过故事教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例如,在《Our dreams》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一些名人名事,并且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为主。在故事讲解之后,教师要带头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提问,对于一些表达自己理想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种以故事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寓教于乐的形势下,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英语知识点,其教学效果也有着较好的保障。

二、英语故事教学的开展思路

1.教学前阶段关注对故事文本内容的解读。在故事教学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前对整个教学中所应用的故事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对于其本身题材主旨进行突出,并且初步的对句型、结构等知识点进行合理安排。故事教学本身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主要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较强的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英语单词、句子、语法等知识点融入到故事当中,这更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和认知规律。一般的故事教学中,其故事内容的情节相对完整,教师只需要对教学中故事情节作为教学主线,结合相应的结构、知识教学,就可以保证整个教学效果。因此,故事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故事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对句型、结构等问题进行相对弱化是可行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对于故事进行完美的呈现,进而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故事教学中,要结合故事中的重点知识点内容,通过一些话题讨论的方式进行引出,合理的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融合设计,让学生在感受故事的过程中,逐渐随着故事情节和内容来对相应关联的语法进行学习,在配合相应的情景模仿、呈现、训练等方式来完成相应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对语言材料进行深入的提炼,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安排合理的练习,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对于一些句型知识点教学上,教师要切忌脱离故事本身的内容,避免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生的状态。例如,在进行《Chinese festivals》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提问:你所知道的中国有哪些节日?、国外有哪些节日?、你最喜欢过什么节日?、因为什么?等。通过教师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轻松的掌握相应语法,并配合相应的故事情境,将跑步替换成其他动作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做好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通过故事教学的运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词汇量、语法、句型等方面知识面的加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教学中做好对故事的解读。在故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故事”本身的重要地位,对整个故事进行全面的解读和展现,让学生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沉浸状态,减少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教师要对于故事内容和情节进行展现,让学生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个大概的掌握,通过整体感知和细化分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故事,产生学习的欲望。

例如,在《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播放一段关于狮子和老鼠的动画片,再让学生对故事内容中所相关的动物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来。在故事情节完整展示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完成课堂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扮演狮子和老鼠的角色,让学生自由发挥,在满足学生表演欲望的同时,让学生巩固自身的所学知识,更好地提高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师也要关注提问和表演的应用,做好对故事内容的细化与深化,提高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的教学效果。不管是采取分段解读还是整体呈现的教学方式,教师都要对故事教学中的细节进行深入的关注和重点的处理,并且要保证故事情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前,教师就要注重营造一个完善的故事情节情境,通过合理的提问引导学生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或者具有表演可行性的故事内容,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进而提高学生对内容的感知,循序渐进地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3.教学后做好相关故事内容的丰富和延伸。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要对于教学反馈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对后续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进。在完成故事教学后,教师要给予学生表演和展示的空间,从而让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整体表演能力,让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故事教学的过程,是语言与思维活动的过程,故事教学的开展不应该以重复阅读为主,应该引入更多的思维活动的内容。教师要在故事教学的后续阶段,对于故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以跟读的形式来进行全文阅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难以得到有力的体现,这与其他的阅读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故事教学中的情感内容应该较普通的阅读教学更多,教学过程应该是生动、活泼、愉悦的,是有情感、有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对于故事教学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深入的探究,采取合理的手段对故事内容进行充分的丰富。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欲望进行满足,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心性,而不是采用死板的手段对学生的天性进行限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产生一定的自我展示需求,教师要给予学生安排合理的机会,让学生表现自己。对学生的表现过程,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就可以实现故事教学的有效延伸。

例如,在《Good habits》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多个日常生活行为的表演,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和思维,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的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获取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实现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这对于学生的日后发展大有益处。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保障整体教学质量,其本身的实践运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故事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从基本教学内容出发,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性、参与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以丰富多彩、新颖有趣的故事题材来推动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断的努力与尝试,提高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成效。

参考文献:

[1]俞爱英.浅谈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点滴体会[J].才智.2015(02).

[2]何丹秋.故事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5(03).

[3]邓昭兰.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4(33).

[4]袁雯.运用故事教学生动会话课堂——谈英语课堂中故事教学法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3(03).

[5]孙芳芳.浅析故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6).

[6]王有鹏,赵为江.故事教学法的运用技巧例析[J].学子(教材教法研究).2012(02).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实践与思考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浅谈小学英语“StoryTime”的重要性
小学英语认读教学中故事教学辅助的成效分析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模仿故事角色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