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与河南文化

2015-04-29 17:10魏梅英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2期
关键词:嵩山古都牡丹

魏梅英

河南故称“豫州”,又有“中州”“中原”之称,历史上就在全国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保存着裴礼岗文化、仰韶文化等令世人惊叹却又独具魅力的史前文化。

历史上先后有二十多个朝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建都。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占了四个。再加上河南优美的景色,优秀的人才,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来此游玩,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中州的诗人,全国各地,几乎都能找到他们的足迹。

洛阳,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第二大城市。她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一座无愧于国色天香之美誉的牡丹花都。洛阳牡丹自古以来,就世界闻名。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美丽的花朵中又不失调皮与少女似的娇羞,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因此有不少文人骚客慕名前来洛阳赏花,并留下佳作。

诗人刘禹锡看到朵朵艳丽的牡丹花后,不禁想到了庭前的芍药和池上的芙蕖,被牡丹那种美丽中又不失端庄,端庄中又不失柔情深深地打动,吟到:“庭前芍药妖无路,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在王维的眼中,牡丹却又是一位娴静、多愁善感的女子。大多数诗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盛开的牡丹身上,但诗人白居易却看到晚风中将要凋零的牡丹,残破的花瓣摇摇欲坠,诗人心生怜悯之情,写下了一首《惜牡丹》: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支惨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香。美丽的牡丹不但给洛阳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更给河南,乃至全中国的诗词文化增添了一束亮丽的奇葩。

郑州,河南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她偎依在黄河南岸,崇山峻岭之东,与七朝古都,开封和九朝古都洛阳东西相邻,是我国第八大古都。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嵩山风景名胜古区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嵩山,古时曾称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嵩山是中华民族的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也是世界闻名的风景名胜区。嵩山雄伟险峻,气势磅礴,分太室、少室两座大山。古人以太室嵩山為主山,太室少有奇峰,东西起伏如眠龙,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的说法。且嵩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儒、释、道三教荟萃。在嵩山这块宝地上,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寺塔林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嵩阳书院气宇恢弘、古朴高雅,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因此嵩山成了游山玩水为乐的诗人们的首选对象,并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词篇。

宋代欧阳修在游玩嵩山时,写下了《嵩山十二首》,分别为“公路涧”“拜马涧”“二室道”“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中峰”“玉女窗”“玉女捣衣”“天门”“天门泉”“天池”“三醉石”“峰极寺”和“中峰”,细致地描绘了嵩山中的景物和作者在游嵩山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唐朝的沈佺期也来过嵩山,并到嵩山的少林寺去游赏。写下了《游少林寺》: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雁塔风霜占,龙池岁月深。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连遭贬的诗人王维在游玩嵩山后,也感慨颇多。夕阳欲颓,山中那一切美妙的景色,多么的令诗人流连忘返,清澈的流水似乎也同样的对自己依依不舍,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了《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开封,菊香水城,宋都开封是我国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北宋时期,开封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东京开封城的繁荣景象。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的国君,虽不通政治,但艺术才华非凡,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汴京,今河南开封)。被俘期间,写下了千古名篇《虞美人》。或许,上天是不公的,……也因作感怀故土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在政治上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却在词坛上光辉永驻,被后人成为“千古词帝”。开封城竟然无意中成就了词坛上的李煜,岂不令人感慨万千!

安阳,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就在这里出土。境内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安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安阳汤阴市岳飞故里有一座“宋岳忠武王庙”。“精忠报国”“浩然正气”,为我们讲述了宋抗金英雄岳飞的不朽的人生。

公元1140年,即宋高宗绍兴十年,金朝撕毁和约,再以金兀术为统帅,兵分四路大举进犯,岳飞奉命坐镇郾城,指挥抗金。岳家军英勇善战,取得了历史有名的郾城大捷。郾城大战告捷之后,将军杨再兴单枪匹马杀入敌营中,歼敌几百,真有当年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枭悍。杨将军擒敌心切,想立擒金兀术,他拉紧马缰战马腾空嘶鸣拍马想跃过小商河,终因马陷淤泥而被金兵乱箭射死,壮烈殉国,年方36岁。

岳飞痛失部下,想到了从前自己的母亲的叮嘱,想到了美丽可爱的大好河山,想到了金兵狰狞的面孔和带血的刀,还有如今杨将军的死。金兵,你们还我亲人,还我部下,还我河山!岳飞悲愤交集,站在小商桥上吟出带血的诗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时间仿佛就此终止,一首《满江红》,将南宋词坛上的爱国主义旋律高奏入云。

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在孕育过“词圣许慎”的漯河,让杨再兴将军得到了永生!

……

美丽的景色,哺育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成就了河南的古文化,特别是诗词文化的辉煌。如今,河南的文化更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猜你喜欢
嵩山古都牡丹
古都掠影
古都
“三不够”牡丹节
我爱我家
牡丹的整形修剪
2017年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夏令营(河南站)在嵩山落幕
尹朝阳:嵩山高
绿牡丹
关于大古都分布的宏观认识
郑州嵩山地磁台站建站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