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生命自觉 内化学生行规

2015-04-29 19:40殷志霞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2期
关键词:行规伴我行文明礼仪

殷志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可见,行规教育很重要。但纵观教育现状,说实在话,行规教育热一阵冷一阵,其实效性却不高。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行规教育过程中重“外力”规范,轻“内力”自律。学生是充满活力的,有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他需要的不是外在严厉的管束,更不是严格的规范。那么如何把《小学生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外化为小学生的行为呢?本文结合实践,就如何唤醒生命自觉,内化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作一论述。

一、环境熏陶:浸润学生心灵,激发行规热情

学生行规养成,不是说教灌输而成,乃是润物细无声、和风细雨滋养天成。1.让每一面墙壁说起来:为了让每一块墙壁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学校把有关行规的格言和标语、弟子规悬挂在校园显著位置;利用校园里的宣传窗放置学校校训、三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围绕“文明伴我行,三好伴成长”布置校内外环境,现在我校楼面的走廊里采用的就是我们自己制作的生动形象的行为规范宣传画,也有学生自己创意、收集的行规、道德习惯的儿歌、童谣等,以此形成了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而学生也在这些会“说话”的墙面的耳闻目染中接受了行规的教育。

2.让每一个角落响起来:我校红领巾广播开设行规教育专题栏目——行规足迹(针对校园中的一些校园陋习等不良现象,提醒和批评等),红领巾广播对评选上来的行规标兵在“每周一星”栏目中,进行跟踪报导,校园掀起人人争做“文明标兵”、争创“行规示范班”的热潮。

二、多元激励:激荡学生心灵,诱发行规潜能

生命自觉理念下的激励不是简单的表扬加奖励,而应该是以爱为核心,以帮助学生自觉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帮助学生接纳自己,引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对自己的行为敢于评判,不怕失败,能积极主动地去改正错误,在老师的激励下重新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我们学校在具体操作上,更新教师、家长理念,通过会议,围绕“激励”这个话题,看关于赏识教育的录像:一是《只有你能欣赏我》,讲述的是家长不断地鼓励孩子,最终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的感人故事;另一个是《泰迪的故事》,讲述的是教师鼓励学生不断进取最后取得了成功。这两个故事引人深思,每位教师和父母都应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我们的视野里,可能就有泰迪这样的“丑小鸭”,他们或是调皮淘气,或是反应迟钝,他们不时地给我们制造麻烦,让我们难堪,令我们厌恶,但要知道,只要我们关爱他们,他们都可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让报喜的电话响起来,做一个会赞美的教师”活动的开展,使教师学会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欣赏学生的点滴进步,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

三、教师示范:打动学生心灵,增强自律意识

唤醒生命自觉的教育目标的关键是老师,我们老师首先要做生命自觉之人,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要以生命自觉的眼光,看待行规教育活动,挖掘行规教育活动中有利于培育生命自觉的各种资源,精心确立行规教育培养目标。所以我校抓行规,首先从教师开始,学校要求学生守纪律、有礼貌,教师自己就要守纪律、懂礼貌。学校要求规范物品摆放时,教师先做的是清理自己的讲台,把讲台的物品有序的擺放好;要求学生不带零食进校园,我们的办公桌上就不出现零食;上课铃响之前,提前候课,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在教室里巡视时,看到地面有废物,就主动拾起放到垃圾桶里;对学生的问候微笑作答;学生帮助自己后不忘道谢等等。我校一教师值日时,看见学生浪费在地上吃了一小半的大饼,他并没有责怪该名学生,而是弯腰捡起,放在口中吃完了它,使学生受到了良心的强烈谴责,激发起学生道德情感的“高峰体验”,使学生自觉修正了自己的行为。教师的行为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召唤学生,用真挚的感情和虔诚的心去打动学生,就会使学生受到震撼,使其心灵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四、体验活动:放飞学生心灵,促使自我规范

1.行规故事讲解。本学期,根据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每周二的晨会课为固定的以故事演讲为主的养成教育训练课,由学校3—5年级学生负责,每班推荐一名学生准备一个故事,一个个轮流讲,借助生动、形象的故事,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思维空间,有效地培养行规的道德情感。

2.行规知识竞赛。本次行规知识竞赛主要采取问卷的形式进行,包括填空、判断、选择、简答、辨析等五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的了解和内化情况。之前,学校下发了行规讲义及模拟试卷,学生在各班主任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为竞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行规主题活动。站在文化的高度,把行规教育和学校艺术节、班级各项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我文明 我快乐”演讲比赛,“文明就在身边”征文比赛,“文明礼仪在我心”手抄报设计比赛,“文明礼仪伴我行”漫画设计比赛, “文明礼仪伴我行”雏鹰广播,“文明礼貌提示语”设计比赛,“我与爸爸妈妈比文明”“我与爸妈共学习文明礼仪细则”“比一比,看看谁的书桌、书包最干净整洁”等,还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主题班队会:“我是文明小卫士”“我文明,我快乐”“文明礼仪记心间”等,每一个活动都有专题的活动计划、活动方案和实施步骤等。这些活动的扎实开展,不但陶冶了孩子们的心灵,还在不知不觉中使“文明礼仪教育”在我们学校生根开花!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说到底就是“点燃”和“唤醒”。 在行为规范的唤醒、内化活动中,学生们不再是行规要求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了自主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行规教育也不再是冷冰冰的“规定”,而是学生热融融的参与,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提高,自主管理意识也得到了升华。

猜你喜欢
行规伴我行文明礼仪
安全伴我行 等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汽车金融服务费,“行规”还是“行业毒瘤”?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古玩交易中重大误解的认定
书香伴我行
文明礼让伴我行
被“行规”终结的院长
交通安全伴我行
不懂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