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作过程中如何渗透民俗文化

2015-04-29 19:40王根银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作文内容

王根银

【摘 要】

民俗文化即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个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传承的风俗习惯。是岁月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一系列物质、精神的文化现象。作为传承的民俗文化,一直都是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民俗文化不断被国家重视,初中基础教学也开始重视起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本文通过探究民俗文化在初中写作中的渗透,提出了几点写作过程中可以积累的民俗文化作为素材。

【关键词】

初中写作 渗透 民族文化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在我国迅速地传播,对我国民俗文化的发扬产生了一定民俗文为一种文化源,可以为一种题材被用在写作中,以解决写作内容空洞等问题,多年来却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忽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以下就是解决民俗文化渗透于初中写作的几个方法。

1.拓展生活视野积累写作素材

民俗文化产生的根基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往往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内容。从内容上来说,民俗文化能够很好地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引用一句名言“儿童的生活作文必须使学生科学地认识生活现象,因而应重视观察、调查、分析、比较等方法。”而民俗文化则恰好通过其丰富的内容和庞大体系为学生带来一个丰富的生活世界,让学生有题材可写,有内容可写。

2.利用节日资源

在平时繁忙的学习生活中,节假日是学生休息放松的一大方式。重要的节日常常包括着我国各种民俗文化。例如,在每年的端午,家家户户要吃粽子,饮雄黄酒,并在门外悬艾草和菖蒲,同时,小孩子還要佩戴由朱砂、雄黄、香药制成,外带五色丝线弦扣成锁的香囊,同时还要赛龙舟;在七夕乞巧节,则有女子用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象征以银河之水净发,祈求织女的保佑;又比如,在中秋节,则有人们吃月饼,特别在南京还有中秋必吃桂花鸭一说。在欢度节假日时,学生也在不断积累着最为生动的第一手写作素材。

例如,在作文写作过程中融入七夕神话的传说,能够增强作文的艺术欣赏价值,也能够成为学生写作文时的材料。或是在作文中加入曲艺表演中的经典话语,使文章平添几分韵味。

3.将传统文化的精神作为写作题材

通过在初中作文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重现本土文化的精神魅力。我国民俗文化是时间岁月的积累,在实践中创造、传承下来的,所以在民俗文化中可以集中体现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善良质朴、团结一心等等的优良美德,值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视关注。将民俗文化渗透进初中作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在写作文时的立意更为深刻,积极向上。

4.感性、理性是写作的基石

通过学生全方面感受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使学生引起心灵的共鸣,让学生获得民俗文化之美的感性认识。当下学生之所以不对民俗文化感兴趣,究其原因还是在平时对于民俗文化的认识不足。由于我国对民俗文化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宣传,这就导致学生并没有过多机会了解我国灿烂繁荣的民俗文化。一旦学生对我国的民俗文化进行了解,就会发现民俗文化其实有着巨大的欣赏价值,例如,在江南有着一种蓝印花布,蓝白相间,不管是做成服饰,或是作为壁画都显得格外素雅洁净,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又或者是南方的灶头画,内容喜庆吉祥,色彩缤纷艳丽,表现了人们美好的祈愿,是珍贵的民间艺术品;还有北方的窗花剪纸,图案精致,惟妙惟肖,有着强烈的装饰效果。学生可以将这些作为写作的题材,深入的了解并宣扬民间艺术,将民间艺术通过写作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

学生接触民族文化时,尽量让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理性认识。在现代生活,学生越来越关注外国的节日和习俗,反而对自己国家风俗文化不屑一顾。教师应该在教学时让学生了解中西方节日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让学生明白,在中国只有本土节日才是最为合适应景的。让学生在感受民族灿烂的文化时明白,虽然每个国家都有着每个国家不同的特色,例如,写作的时候可以提到:我国有着端庄沉厚的汉服,有着古朴大气的编钟,有着优雅大方的旗袍,老式的纳底布鞋、蓝印花布,让学生明白应该为这些独一无二的存在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5.提高鉴别能力,优选写作题材

虽然民俗文化灿烂繁荣,但是其中同样存在一些糟粕。对此,教师应该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鉴别能力,学会去芜存菁。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了解东北的二人转时,不仅要向学生肯定其中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也应该让学生知道其中有一些不良的习俗是不值得学习的。

在不同地域中的不同家庭往往有着其独有的家庭传统。而这些传统也往往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有关。比如,家中的晚辈往往会在长辈整数倍生日时为其祝寿,主要体现我国独有的人伦文化;在一些农村家庭中,他人坐过的板凳一定要在拍过几下之后自己才能坐下,这主要体现的就是民间的一种禁忌文化;因此,在初中写作中渗透民俗文化恰恰能够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

6.回归本土语言隽永之美

例如,语言民俗是闪耀着民族特有的光辉。通过学习了解民俗文化中的语言文化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灵感。由于不同的地域都有着自己独特而有趣的风俗习惯,学生通过旅游能够开拓视野,见识各地域、各民族独特优美的民俗文化,不断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让初中学写作回归本土语言的隽永之美。

【结 语】

在初中写作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写作的内容,深化文章的主旨,同时也为学生普及了辉煌而灿烂的民俗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是新课改中值得重视的一大举措。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很好地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合理渗透民俗文化能够帮助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写作教学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晓燕.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2(07)

【2】李夏婷. 民俗文化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渗透【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01)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作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主要内容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