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思考 科学把握

2015-04-29 21:20李淑芬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活动教材

李淑芬

新课程教学使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教学多姿多彩,生意盎然。这是新课程改革呈现出的可喜现象,然而,透过现象,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不断总结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便于在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全面,生吞活剥教学模式,加之急功近利等思想,致使课堂出现了“活”而不“实”的倾向,课堂表面的热闹损害了教学环节的严谨,随意补充的教学材料冲击了教材教学的扎实性;有的教师片面理解自主学习,盲目地把时间赋予学生,导致指导缺位。诸多因素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如此,高效课堂只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的完善与落实,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必须把打造高效课堂作为追求的目标,因此课堂教学不能哗众取宠,不能做表面文章,绝对不能浮于表面的活跃,而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在学生的实际活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力引导学生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原则性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精细的安排,应该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思考,有效性地学习。教学气氛活跃并不等于热闹,所谓活跃是思维的活跃,是学生真正地在动口、动手、动脑,而不只是简单地参与或者探究。

有的教师的教学精力过多放在形式的组织上,而对教材的研究、对问题的思考较少,导致学生活动中盲从的多,争辩的少,附和的多,投入的少,使课堂教学活动流于表面的生动,而缺乏实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问题情境,恰当地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同时要为学生独立探究和相互合作提供有价值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新课程理念,充分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情境,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学习目标,真正激发学生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增强教学活动的目的性。

其次,课堂教学要基于教材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拓展生发,课外素材的引入不能喧宾夺主,补充内容只能作为教材的有效补充,防止滥用补充材料。有老师认为“课本为中心”的理念已经过去,教学内容开放,要投入生活、投入社会。这样的认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小学教学中,教材是依据,是学生掌握最基本知识的最有力武器,充分理解了教材,才有可能拓展,而且拓展才可能产生效果,从而改变数学课程孤立、封闭、僵化的弊端。所谓优化教学内容,并非抛弃教材,忙目的用生活素材、社会素材填充课堂,这些知识只是教材的有益补充,而非替代品。因此,课堂教学的內容必须立足于学生生活、与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造性整合教材,在此基础上合理联系,恰当引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准确地确立教学目标,分解并把握重点和难点,科学地构建课堂教学环节,把教材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渗透知识,培养能力。这是科学务实的教学方式,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尊重,也是夯实基础知识的基本手段。在此基础上的素材引入,才能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从而达到务实求活、和谐统一,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丰富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要增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开拓思维,拓展视野,深刻认识自主学习的积极意义,做到“放”与“收”的完美结合,防止淡化指导的认识误区。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学习方法,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动中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其前提条件是教师的规划和引导,尤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限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做好问题的设置、学生的分组、研讨的方式等方面的指导,但是有的教师该给学生引导的不“引导”,该给学生讲解的不“讲”,有的教师甚至游离教学目标,脱离教材,让学生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去“探究”“发散”,特别是在归纳、总结、提升的环节,缺乏对学生个体情况的分析,缺少对学生讨论过程中生成性问题的阐释和总结,对学生的探究过程缺乏有效的指导,对探究结果的过度重视使指导失去了有效性和完整性。

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空间,充分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教师一定要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同时,要指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学内容深入探究,同时教师要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加强对探究方式的指导,要做到及时到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馈出来的信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正确处理。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用激励的方式,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并使之成为学生稳定的的情感。但是激励并非一味的廉价表扬,激励不能违背客观和科学,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客观的评价,必须防止廉价的表扬,这也是一种指导的技巧和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激活学生的热情,这是课堂的生命,同时作为教学活动来讲,必须做到科学务实,规范严谨,这是课堂的灵魂。“活”与“实”是对立统一、相互融合的,不能偏废任何一方。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修养,拓展知识视野,提升教学境界,冷静思考,科学把握,从而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活动教材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教材精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材精读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