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能力,智障儿童语文学习的基石

2015-04-29 00:44陶素玲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12期
关键词:智障语言表达交流

陶素玲

【摘 要】

智障儿童学习语文首先应该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开始。文章从利用看图阅读课文,开发语言表达潜能;创设语言表达情境,提供合适语言材料;利用儿歌谜语激趣,调动语言表达欲望;开展课堂对话训练,促进儿童语言交流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智障儿童 语言表达 教学

智障儿童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为了使智障儿童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正常的进行语言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智障儿童的生理特征,开展形式不同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通过不同途径的语言表达训练,极力的加强与矫正听、说、读、写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会促使他们养成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为今后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生存基础。

一、利用看图阅读课文,开发语言表达潜能

语文学科中有很多看图练习说话的内容,尤其是培智班的语文教材,很多文本中都插入了图片,并且这些图片内容形象生动。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这些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开展语言表达训练。或者在班级给全体学生讲一个与插图相关的故事,讲完故事后让学生看图进行说话训练。在开展对话训练时,先由他们看单幅图说一句话,然后把多幅图呈现的内容连起来用一段话表达内容,这样,就会由易到难的把图片内容连贯的表达出来。从而开发了他们的语言表达潜能。 例如,在教学《我的家乡》时,就把课本中的插图制作成flash的形式,把文本中的词语连串成句子让他们连贯的说出来。对“绿油油的菜园”这一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园中有什么蔬菜?②果园中有什么水果?这两个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有的说:“园中有青菜、菠菜”、萝卜。”有的说:“果树上长了很多的苹果与梨子”。有的说:“我们的家乡非常的美丽!”通过这样的看图阅读课文,然后利用问题激发语言表达。既有利于解读课文,又开发了他们的语言表达潜能。

二、创设语言表达情境,提供合适语言材料

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具体的语言材料来刺激他们的语言感官。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智障儿童心理特征创设语言表达情境,让他们的情感与心理活动有载体,从而有话可讲。创设语言表达情境,不妨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十分密切的话题。这样,不仅给他们呈现了具体的语言材料,还激发了表达的兴趣。例如,生活中问路、购物等,通过对话交流的形式,在具体的场合中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语言表达。实践证明,模拟情境对话与角色表演既增长了知识,还潜移默化的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很多课文本身就是开着语言表达的生动材料,利用课文作为材料,学生既有兴趣又熟悉了课文。例如,在学习《我的家乡》时,学生认为绿油油的菜园在我们的家乡每到春天随处都可以见到。而菜园中的蔬菜是农村学生熟悉的情景,学生们乐意谈论自己熟悉的事物,交流表达的兴趣十分的浓烈。因此,在训练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通过创设表达情境,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语言材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还激发了交流的欲望。

三、利用儿歌谜语激趣,调动语言表达欲望

有研究表明,智障儿童对语言的接受能力与记忆能力比正常的儿童要差的多。因此,要通过激发智障儿童的表达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表达欲望。而通过儿歌或谜语开展语言表达教学能充分调动他们语言表达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小山羊”时,就设置一个谜语让他们猜想:“年纪并不大,可有胡子啦,只要一开口,就是妈、妈、妈。”上课时反复的诵读这首儿歌,然后对照课本中的内容。使智障儿童在一边背诵中一边猜想儿歌的含义。这样,他们就兴趣盎然的开展语言表达活动。语文学习中总离不开词汇的教学,在开展词汇教学时就结合做手势、来理解文章中出现的新词语。例如,学习“高兴”一词时,教师就表现出笑眯眯的样子;学习“害怕”一词时,就表现出恐惧的样子;在学习“愿意”一词时,用点头表示同意。通过这样的激趣,每当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时,就表现出非常投入的样子,从而让教学效果很明显。实践证明,智障儿童的想象力不如正常的孩子。然而,他们好玩爱动的天性却一点儿也不差。因此,教学中通过儿歌或谜语来激趣可以调动他们语言表达的欲望。

四、开展课堂对话训练,促进儿童语言交流

课堂是教学的阵地,语言表达是教学载体。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但智障儿童很难做流利的交流,他们在对话中很难有条理的把某个问题很准确的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合智障儿童的对话。并营造良好的语言交流氛围,在师生对话中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从提高他们的课堂对话参与度开始,努力创造更多与老师、与同学对话交流的机会。这样,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多与同学老师交流,敢于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每当放假或周一回到学校上课时,不是直接教学新的学习内容。而是先师生问好:“同学们,大家好!愉快的假日过去了,我们又高兴的回到了教室上课。你们的假日过得开心吗?”这样,马上就激起了他们回答问题的兴趣。有的说:“放假和爸爸妈妈一起逛公园了”。有的说:假期我帮助妈妈做家务了!”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看到他们的眼睛亮亮的,兴趣盎然的抢着要发言。课堂是教学最佳场所,随时可以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只要我们用心引导,促进智障学生语言交流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总之,培养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智力水平。不仅如此,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的能力。因此,我们要让智障儿童广泛的接触社会,多给他们听说读写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自立、自强。

【参考文献】

【1】何明明.语文课堂上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尝试【J】.新课程,2013(09)

【2】陈伟丰.为智障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J】.现代特殊教育,2012(02)

【3】陈海苑.改进语文教学,培养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J】.科技信息,2014(10)

猜你喜欢
智障语言表达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