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游戏发展幼儿多种能力

2015-04-29 01:21王芬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12期
关键词:规则游戏幼儿

王芬

前苏联阿尔金称游戏为“儿童的心理维生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也有同感:在游戏时,幼儿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都处在相对较好的状态。轻松的游戏情境下,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欲更容易激发。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游戏发展幼儿多种能力呢?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交往能力在角色游戏中提高

幼儿时期是儿童道德成长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幼儿更容易接受正确的、美好的、规范的刺激,这对他们养成习惯至关重要。那么通过角色游戏可否完成这些目标呢?回答是肯定的。

在刚刚的《F1方程式赛车》游戏中,我故意对安检角色的小朋友说:“我是你的姑姑呀,今天出门走得急,门票找不着了,我就不用票了吧!” 他听了我的话愣了一下,但经不住我再三说好话终于同意了。可这事真的就对吗,我让小朋友来评判。结果意见变为两种:一种认为既然是姑姑当然可以不买票;而另一种则认为不行。琪琪小朋友激动地说:“这么大型赛车比赛会有世界各地的人来参加,作为我们中国人不买门票怎么可以进去呢?这条规则人人都要遵守。”旁边的皓皓讲:“我去过赛车比赛现场,安检可严了。”经过我们一讨论大家恍然大悟。当我们再次要再现昨天那段情节时,我们的“安检员”说什么也不同意了,他一本正经地说:“我已经懂得这个道理了,干嘛要犯错呢?”可见游戏中传授给幼儿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在孩子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在游戏中讨论发生在周围的事,让孩子通过讨论知道一些道理,通过游戏过程中的冲突和合作,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习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和处理问题,不断体验着成功与失败、体验着自由与规则、体验着过程与结果,从他人身上印证自己,求证自我的存在。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丰富并完善着自己人格的内涵,初步学习并尝试进行交往。

二、幼儿的好奇心、主动性在自主游戏中引发

在幼儿园时,孩子们的游戏常常由老师来安排,孩子则只是在被动地听从安排,老师的角度好像是在组织游戏活动,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自己选择“玩什么”。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所以我经常问孩子们:“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孩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发言,选择他们喜爱的游戏:玩台球、牛奶盒、娃娃家、小推车等。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觉得:游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自己选择“如何玩”。游戏都有规则,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游戏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例如:玩小推车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玩的方法,有的一个一个排好队按顺序玩;有的认为可以面对面玩;还有的认为可以以竞赛的方式等多种玩法。通过实践,孩子们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

实例证明,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儿是游戏的主人。

三、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在游戏中开发、培养

游戏活动正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如:在开展结构游戏《我的家乡》,孩子们是在玩沙的过程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松散的泥沙如何才能堆积起来呢?作为老师,我只说了一句:“什么东西可以让沙子更结实呢?”此时教师在幼儿游戏前应尽量少讲,“讲”的时间多了,“动”的时间就少了;“讲”的规则多了,幼儿自由发挥的余地就少了,客观上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提问去摸索、寻找,最终得到答案:“水!”他们又通过分配好角色:有的搅拌、有的构图、有的堆砌……忙得是不亦乐乎,当他们的作品呈现在我眼前时,我不禁为孩子们的聪明劲儿感到无比自豪!

可见,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是实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体地位的需要保证,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如在《超市》游戏中,教师发现有的顾客在选择物品后,将东西搞得乱糟糟的,就告诉他们注意自己的行为。又如:教师发现有的幼儿在买东西时发现钱不够,就启发他该如何处理。这些介入都能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有所帮助。因此,应鼓励幼儿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调动友好商讨的气氛,尽量避免同伴间的相互埋怨和不和。另外,教师也可以指导的形式,设置疑难情景,促使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主动克服困难。

幼儿在游戏中往往还会有美的创造。如他们在折叠糖纸、粘贴树叶、制作玩具、搭积木等过程中都能显示出自己的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幼儿去游戏,让他们用橡皮泥搓元宵、包饺子、小兔、做帆船飞机;让他们用大小不一的纸盒粘叠家具、组合音响、立交桥;让他们用各种废纸箱制作机器人,建造楼房。因为即使是最简单的操作与拼搭也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和体验创造的欢乐。

综上所述,游戏应是幼儿园普遍实施的一项教学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接近幼儿生活,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其能力得以均衡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规则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