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条幽径

2015-04-29 00:44袁杏琳k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1期
关键词:竹园闲暇初中生

袁杏琳k

【摘 要】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徘徊不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农村初中生的闲暇时间非常充裕。本文主要探索如何让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做好初中生的闲暇教育,让闲暇教育真正成为提升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幽径。

【关键词】

农村初中 语文教师 闲暇教育 语文素养

一、农村初中生的闲暇现状

中学生的闲暇是指个人获得学校课程计划以外的全部课余生活。五严禁令实施以后,农村初中生的闲暇时间非常充裕,如晚饭后、双休日、节假日等。在这些闲暇里,对于老师按上级要求布置的家庭作业,学生的完成情况是参差不齐,有按时完成的,有半做半抄的,有一字不写的。闲暇内容更是五花八门:有沉溺电视或DVD的,要么娱乐休闲类,要么武打言情类;有沉溺网吧或游戏室的,要么玩游戏,要么就聊天;有沉溺网游小说的,要么奇幻魔法類,要么恐怖灵异类;有成天捧着手机甚至走路撞了人都不知道的:有闲逛或鬼混的,要么抽烟,要么喝酒,要么赌钱,要么打架斗殴。这些学生里面,有父母都在家的,有只有母亲在家的,有父母都不在家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有投亲靠友寄人篱下的:对于这些孩子,沉重的学习负担是没有了,属于他们的闲暇时间也还给他们了,可他们却闲而无聊,甚至闲则生非。

二、农村初中生的语文现状

对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农村初中生的语文水平不容乐观,无论是阅读理解能力,还是写作运用能力,抑或是口语交际能力等都令人堪忧。阅读课上,就从朗读这一角度来说,多数学生不能读出文章的或激昂,或低沉,或喜悦,或忧伤的感情色彩,更不用说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了,即使讲,要么挤出一两个词语,要么一声不吭;写作课上,你绝对不能在他们写作之前朗读某篇范文或下水文,你一读,可就惨了,交上来的作文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实在难以提起批阅的兴趣。再拿历年的中考和高考来说吧,我市满分150分的语文试卷,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初中多数时候每班的语文均分仅在及格左右,120分以上每班竟然平均还不到一人。高考也不例外,特别是文科考生,满分200分的语文,又有多少个文科考生取得了像一个文科生应该取得的语文成绩呢?

鉴于以上两种现状,我经过深刻的思考,终于找到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从闲暇现状寻找改变语文现状的契机,寻找闲暇教育与语文教育的最佳切合点,寻找提升农村初中语文素养的空间。因为语文学习不能停留在课堂,课堂学习不能全面担当起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任。语文素养的提升更多的是靠学生课后的观察思考阅读写作。纵观古今中外,又有哪个语文高手优秀成绩的取得是单靠课堂的,遍访历代文科状元,又有多少文科状元不是充分合理利用闲暇的点滴积累的。况且,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语文资源无处不在,《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里也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作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因此,我呼吁我们农村初中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来关注农村初中生的闲暇生活,投身闲暇教育。具体做法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

三、构建现代闲暇教育理念

“18世纪,义务教育,公共教育制度的实施,开始改变教育的性质,闲暇内容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和教学技巧被纳入教学过程之中。19世纪—20世纪,课程改革的兴盛,进步教育运动的兴起,使闲暇及闲暇教育进入教育的视野,闲暇教育是全面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开始为人们广泛接受。”“今天,在许多国家,闲暇及闲暇教育被列入学校教育内容,闲暇咨询、户外教育、环境教育等作为闲暇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运用。在我们国家,尽管闲暇及闲暇教育还刚刚开始起步,但是,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并且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才会有闲暇意识,才会主动关注闲暇,并研究闲暇,构建现代闲暇教育理念,寻找闲暇教育与语文学习之间的联系。才有可能结合语文新课程的理念,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闲暇教育措施,让闲暇生活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既有利于学生的修身养性,又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积极探索闲暇教育实践

如,语文教师可利用语文活动课的时间,对本班学生进行分组,或以村为单位,或以小区为单位,或以兴趣为单位,将全班学生分为几组,大家推选小组长,每组每两个星期集中一次,大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或“亲近自然”,如,游览五颜六色的果园,让学生亲手采摘粉红的蜜桃,淡黄的鸭梨,紫色的葡萄,橘黄的柿子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同时欣赏美丽的果园风光,感受大自然地无穷奥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充实写作的素材,使自己的闲暇生活绚丽多彩。或“亲近生活”,如,走进寻常百姓的家,让学生亲自了解乡风民俗,农家风情等。让学生在水乡文化的浸润中,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领悟生活的哲理。或“亲近书本”,如,读名家名篇,让学生感受名家的风采,透过美的文字发现美的意境,培养美的情感,积淀美的思想。老师轮流参加各组活动,参加活动时既要让学生自由充分释放自己,又要加以巧妙引导。地点随活动内容的需要而变化。时间是半天。下面略举一例,抛砖引玉。

活动主题:“游古庄竹园”

古庄竹园,位于戴窑镇区往北约三里路的东古村。竹园占地近百亩,四面环水,南濒白涂河,东依庄内大河,西、北分别由夹沟河环绕。每到夏天,满沟荷叶亭亭,摇曳多姿。园内以竹为主,兼及各种树木花草,瓜果蔬菜,远看郁郁苍苍,青翠欲滴,有如一片绿云在栖息。竹园的南面有一座窄窄的小木桥,是唯一可以通往园内的路径,走上木桥,几个顽皮的男生故意晃动桥面,吓得胆小的女生尖叫起来;桥下是潺潺的流水,水里有招摇的水草,游动的鱼儿;小河的北岸是一个用树段和毛竹修成的码头,很有农家风味,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图。过了小桥,进入园内,同学们就像刚从笼里放出的小鸟,很快向四面八方飞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乐园。有钻进密林深处体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幽深意境的,有爬上高大古树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气概的,有拿出纸笔抒写性灵文章的,有打开相机拍摄美妙景点的。那鲜嫩的竹笋,无名的野花,古老的银杏,浓密的竹子,低矮的茅屋等无不成了同学们笔下的精致,相机下的“镜头”。当夕阳西下之时,难以计数的鸟儿像赶集一般飞到竹园栖息,有野鸽、有白鹭、有猫头鹰、有布谷鸟……它们时而盘旋于竹园上空,时而飘落于竹林之上,成群结对,拼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好不壮观、热闹。同学们顿时抬头观望,或惊奇,或赞叹,或拍摄,拍下这神奇的画面,精彩的瞬间。活动快结束了,每个同学都收获满满,一行行美妙的文字,一幅幅精彩的图片,一份份快乐的心情。看着流连忘返的学生,我把大家召集到一块开满各种野花的草地上,给大家讲古庄竹园幽雅的环境不仅吸引了鸟儿,还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游玩,取景。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以及泰州、兴化等电视台多次前来取景。1990年,中国神童剧组拍摄《少年郑板桥》就曾以古庄竹园为主要取景点。讲竹园姑嫂比武的凄美传说。讲完后,我不失时机地布置大家,每人回去写一篇解说词,解说秀美的竹园,角度自选,或全景,或特写,或俯视,或仰视。以加深对课文《飞红滴翠记黄山》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两周后,当我们再次相聚交流上次“旅游”成果时,我惊讶了,我惊讶于同学们那一句句充满个性,充满灵气,充满情趣的美妙文字;惊讶于同学们那一行行充满诗意,充满理性,充满韵味的精彩片段;惊讶于同学们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悟,用文笔抒写出的一篇篇美妙的篇章。

条条大道通罗马,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康庄大道,那么闲暇教育只是我探寻的一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幽径。曲径通幽处,探索无止境。我相信,只要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勇于探索,追求发现,我们一定会探寻到更多提升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神奇的幽径。

(本文获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参考文献】

【1】李学龙,陈震.初中班主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林建华,曹树.中学班主任与心理指导【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竹园闲暇初中生
雨花街道翠竹园社区为侨服务呈现新局面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人在何时最清醒
景观规划设计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闲暇拾笔寄娱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