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极性聚合物纳米合金的可控构造方法

2015-05-03 01:53董金勇
石油化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相区接枝丙烯

董金勇,刘 源,王 宁

(中国科学院 化学研究所 工程塑料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合金化是聚丙烯(PP)改性的重要途径。工业上非常重要的抗冲共聚聚丙烯(hiPP)即为典型的合金化PP树脂,它通过在等规PP基体内引入乙丙无规共聚物(EPR)组分,有效改善了普通PP的抗冲击性 能[1-5]。本课题组最近在hiPP 的可控聚合方面开展了一些创新的研究,包括:将茂金属催化剂组分引入高效MgCl2/TiCl4催化体系,从而使hiPP中的EPR组分的结构实现可控[6];制备纳米粒子(硅酸盐片层和碳纳米管等)负载的高效MgCl2/TiCl4催化体系,从而将纳米粒子引入hiPP树脂中,使EPR分散相的相区融合得到控制[7-8];通过同步于聚合反应的EPR交联,使EPR的生长实现可控,为制备高EPR含量的hiPP树脂提供了参考[9]。

目前,极性聚合物与PP的合金化在技术上仍存在较大的挑战,主要因为极性聚合物与PP热力学不相容,导致极性聚合物在PP基体中难以有效分散,即使添加马来酸酐等改性剂,效果也非常有限。

本工作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负载Ziegler-Natta催化剂,通过丙烯在MWCNTs表面的原位聚合获得PP/MWCNTs纳米复合材料,然后再利用MWCNTs表面的羟基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得到PP/聚(ε-CL)(PCL)合金。利用SEM, TEM, FTIR,GPC等方法对PP/NWCNTs纳米复合材料和PCL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P/PCL合金中PCL相的形貌及稳定性。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

丙烯:聚合级,北京燕山石化公司;三乙基铝(TEA):Albermarle公司,配制成浓度为1.8 mol/L的正庚烷溶液;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DS):Tokyo Kasei Kogyo Co.,配制成浓度为0.088 mol/L的正庚烷溶液;SnOct2:分析纯,阿拉丁试剂公司;ε-CL:分析纯,Alfa Aesar公司,氢化钙干燥处理。n-BuMgCl,自制;给电子体化合物9,9-双(甲氧基甲基)芴(BMMF):纯度97%,辽宁营口向阳化工厂。

1.2 催化剂的制备

按文献[10-11]报道的方法用MWCNTs负载Ziegler-Natta催化剂:表面含羟基(3.06%(w))的MWCNTs连续与格利雅试剂n-BuMgCl,BMMF,TiCl4反应,得到Ti含量为3.3%(w)的催化剂,反应原理见式(1)。

1.3 PP/MW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利用丙烯原位聚合制备PP/MWCNTs纳米复合材料,丙烯原位聚合在450 mL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釜首先经抽真空、充氮气反复处理多次,然后充入丙烯。聚合在庚烷中完成,常压下利用注射器在反应釜中注入98 mL正庚烷、约100 mg催化剂、1 mL TEA溶液和1 mL DDS溶液,在70 ℃和丙烯单体压力0.3 MPa下聚合2 h后,聚合物用酸醇处理、过滤,用100 mL乙醇和水分别洗涤3次,60 ℃下真空干燥,得16.7 g聚合物。

1.4 PP/PCL合金的制备

以SnOct2为催化剂,在甲苯/二甲苯混合溶剂中,利用PP/MWCNTs纳米复合材料中MWCNTs表面上的羟基引发ε-CL的开环聚合,聚合温度130℃,聚合时间24 h,产物用THF充分洗涤,40 ℃下真空干燥24 h。

1.5 聚合物的测试与表征

FTIR测试采用Thermo Fisher公司Nicolet 67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衰减全反射方式测定,试验经熔融热压成薄膜,膜厚约100~500 μm,扫描范围3 500~650 cm-1,分辨率2 cm-1,扫描次数16。GPC测试采用Waters Alliance PL-GPC 220型凝胶渗透色谱仪,四氢呋喃为溶剂,聚苯乙烯为标样,流动速率 1 mL/min,试样通过碱洗从合金中分离 出来。SEM表征采用JEOL公司JSM-67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试样用碱除去表面相区,经喷金在显微镜下观察;熔融退火过程在氮气气氛下,180℃热台上进行。TEM测试采用日本电子株式会社JEOL JEM-2200FS型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试样经环氧包埋剂包埋后,切成超薄片。

2 结果与讨论

2.1 PP/PCL合金的制备与表征

PP/PCL 合金的制备示意图见图1。从图1可看出,首先利用表面含羟基的MWCNTs负载Ziegle r-Natta催化剂,并催化丙烯聚合,得到PP/MWCNTs纳米复合材料;然后利用MWCNTs表面的羟基,在SnOct2作用下,引发ε-CL进行开环聚合,将PCL链接枝于分散的MWCNTs表面,得到PP/PCL合金。受MWCNTs的限制,PCL的成相只能在碳纳米管上进行,因此不但PCL的相区尺寸可控制在纳米范围,且相区尺寸与大分子的链长呈正比关系,因此可通过控制接枝PCL的相对分子质量控制其相区尺寸。

PP/MWCNTs纳米复合物的表征结果见图2。其中,图2a为PP/MWCNTs纳米复合物的SEM照片,PP基体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105;PP/MWCNTs纳米复合物的TEM照片(见图2b)显示,纳米复合物中的MWCNTs分散非常均匀;FTIR表征结果(见图2c)显示,PP/MWCNTs纳米复合物中存在来源于MWCNTs表面的羟基,ε-CL的聚合即由该羟基引发。

图1 PP/PCL合金的制备示意图Fig.1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propylene(PP)/polycaprolactone(PCL) nanoalloy.

图2 PP/MWCNTs纳米复合物的表征结果Fig.2 Charact erization of PP/MWCNTs nano-composite(w(MWCNTs)=1.3%).

通过控制ε-CL聚合时的单体浓度,制备了系列PP/PCL合金。PP/PCL合金中PCL的GPC曲线见图3。

从图3可看出,PCL接枝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 800,14 900,23 900 g/mol,而MWCNTs的含量均稳定在1.5%(w)左右。

图3 PP/PCL合金中PCL的GPC曲线Fig.3 GPC curves of PCL in the PP/PCL nanoalloy samples.

2.2 PP/PCL合金的相形貌与稳定性

将具有不同接枝相对分子质量的PP/PCL合金制成薄膜试样,表面用碱液淋洗,去除PCL相,对处理的膜表面进行观察,SEM照片见图4。从图4可看出,随接枝PCL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PCL所形成的相区尺寸逐渐增大,从30 nm左右增至60 nm左右,最后增至120 nm左右。3个试样中,PCL相均呈均匀的分散状态。

将PP/PCL合金试样在熔融状态下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条件200 ℃,30 min),处理后的试样制成薄膜,经刻蚀表面PCL相后,再进行观察,SEM照片见图5。从图5可看出,各试样的形貌与图4相比基本无变化,PCL相的分散尺度也均维持在退火处理前的水平,说明PP/PCL合金中PCL相的分散非常稳定。

图4 PP/PCL纳米合金薄膜试样表面PCL相去除后的SEM照片Fig.4 SEM images of the PP/PCL nanoalloy fi lm samples after the removal of the surface PCL phase.

图5 PP/PCL合金经退火处理后薄膜试样表面PCL相去除后的SEM照片Fig.5 SEM images of the PP/PCL nanoalloy fi lm samples after annealing and removing the surface PCL phase.

3 结论

1)利用MWCNTs负载Ziegler-Natta催化剂,Ti含量3.3%(w)。采用丙烯原位聚合,以分散在PP基体中的MWCNTs作为载体,通过在其表面接枝聚合PCL,制备了系列接枝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PP/PCL合金。

2)PP/PCL合金中,PCL在PP基体中形成了稳定的纳米尺度相区,相区大小取决于PCL的相对分子质量,PCL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相区尺度越小;反之,PCL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相区尺度越大。PCL相在PP中呈均匀的分散状态。

[1]Galli P,Vecellio G.Technology:Driving Force Behind Innovation and Growth of Polyole fi ns[J].Prog Polym Sci,2001,26(8):1287-1336.

[2]Gahleitner M,Tranninger C,Doshev P.Heterophasic Copolymers of Polypropylene:Development,Design Principles,and Future Challenges[J].J Appl Polym Sci,2013,130(5):3028-3037.

[3]Li Rongbo,Zhang Xiuqin,Zhao Ying,et al.New Polypropylene Blends Toughened by Polypropylene/Poly(Ethylene-co-Propylene)in-Reactor Alloy:Compositional and Morphological Influenc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J].Polymer,2009,50(21):5124-5133.

[4]Urdampilleta I,Gonzalez A,Iruin J J,et al.Morphology of High Impact Polypropylene Particles[J].Macromolecules,2005,38(7):2795-2801.

[5]Stehling F C,Huff T,Speed C S,et al.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Rubber-Modi fi ed Polypropylene Impact Blends[J].J Appl Polym Sci,1981,26(8):2693-2711.

[6]牛慧,董诚,董金勇.Ziegler-Natta/茂金属复合催化剂一步法制备新型聚丙烯抗冲共聚树脂[J].石油化工,2014,43(10):1115-1122.

[7]秦亚伟,牛慧,王宁,董金勇.蒙脱土增强的新型抗冲共聚聚丙烯树脂[J].石油化工,2014,43(7):748-753.

[8]王宁,牛慧,秦亚伟,董金勇.多壁碳纳米管增强的新型抗冲共聚聚丙烯树脂[J].石油化工,2014,43(9):995-999.

[9]董金勇,师建军.抗冲共聚聚丙烯树脂的粒子生长机理探讨[J].石油化工,2015,44(11):1302-1306.

[10]Wang Ning,Qin Yawei,Huang Yingjuan,et al.Functionalized Mu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with Stereospecific Ziegler-Natta Catalyst species: Towards Facile In Situ Preparation of Polypropylene Nanocomposites[J].Appl Catal,A,2012,435/436:107-114.

[1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含有碳纳米管的聚丙烯釜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中国,201310007847.8[P].2012-12-31.

猜你喜欢
相区接枝丙烯
《共生》主题系列作品
丙烯酸丁酯和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水相悬浮接枝PP的制备
SBS接枝MAH方法及其改性沥青研究
苯丙烯菌酮
五阳热电厂4×75t/h CFB锅炉炉型分析及其改造
二组分温度组成相图单双相区的经验规则
75T CFB锅炉密相区改造对锅炉出力的分析
高接枝率PP—g—MAH的制备及其在PP/GF中的应用
液化气中的丙烯含有的杂质对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