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2015-05-06 03:14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2期
关键词:负荷量内瘤电切术

姚 威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姚 威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 1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检查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平均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负荷量。结果 LEEP术治疗前, CINⅠ、Ⅱ、Ⅲ级患者平均HPV-DNA负荷量分别为(540.6±743.2)pg/ml、(424.5±577.4)pg/ml、(513.7±641.6)pg/ml, 手术治疗后分别为(73.3±326.8)pg/ml、(43.5±217.0)pg/ml、(26.4±133.4)pg/ml, 术后平均HPV-DNA负荷量明显低于术前,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显著, 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宫颈环形切电切术;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

近年来, 我国宫颈癌发病患者逐年上升, 宫颈上皮内瘤变对女性身体健康会构成巨大威胁, 是一种癌前病变现象[1]。因此, 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对及早预防宫颈癌意义重大[2]。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方法有很多, 本文选取1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予以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 取得不错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1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年龄22~48岁, 平均年龄(34.1±4.9)岁。所有患者均予以妇科常规检查, 经过阴道镜下病理学检查, 患者均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 其中Ⅰ级40例, Ⅱ级60例, Ⅲ级80例。未生育患者32例, 有生育史和流产史患者148例。主要临床症状有接触性出血、阴道出血等。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经后3~7 d、阴道擦洗2 d后接受治疗。手术前:对所有患者予以凝血、心电图、血压等常规检查。对患者进行LEEP术治疗, 将膀胱排空后, 对宫颈进行创面消毒, 手术前要对宫颈管进行取样, 检查其病理学, 再将宫颈分泌物擦拭干净, 将碘溶液敷在宫颈上, 根据需要切除的病变范围选择适合型号的LEEP刀头, 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和Ⅱ级行环形电圈切除, 手术范围超过病变组织5 mm,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手术范围超过病理组织5~8 mm,切除深度10~20 mm。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后, 一次性切除病理组织, 并观察切除的边缘位置, 做出标记。通过电凝止血, 并配合止血药、喷洒消炎。在没有出血或渗血的状态下, 将带线的碘伏棉球塞到阴道内部, 24 h后将棉球取出。术后预防感染的常规治疗:禁盆浴1周, 避免剧烈运动, 禁性生活3个月。术后2个月内:1~2周第1次复查, 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手术后的第3、6、12个月分别进行复查, 对患者予以阴道镜检查。手术治疗前后都要对患者进行HPVDNA检测, 检查患者平均HPV-DNA负荷量。

1.3 观察指标 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平均HPV-DNA负荷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LEEP术之后, 患者平均HPV-DNA负荷量相对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平均HPV-DNA负荷量比较( x-±s, pg/ml)

3 讨论

宫颈癌在女性生殖器官的肿瘤中占据重要位置,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密不可分, 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症状, 性混乱、机体免疫力较低、HPV病毒感染等是该病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常有性交出血、阴道排液量较大等表现。及早的诊断是预防癌症发生的关键。以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冷刀锤切术或物理治疗为主, 这类治疗方案范围受限、容易感染, 易复发, 造成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还有患者直接行子宫切除术,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过度治疗的特点, 且对患者的伤害极大, 很多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完全无法接受。本文采用LEEP术治疗CIN, 术后各等级CIN患者平均HPV-DNA负荷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疗效明显, 该研究结果与李梅等[3]研究结论具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 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及治疗上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4]。LEEP术因其具有的独特优势被广泛应用, 但就目前来看, 并不存在哪一种方法更具优势, 在临床医疗上, 只能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针对有妊娠意向的患者如何实现规范化选择和个性化治疗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另外, 由于LEEP术后复发的危险性较高, 仍然有病变的可能, 因此, 作者期待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策略出台。在寄希望于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同时, 还应努力研究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1] 张先娟, 傅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研究进展.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7(3):179-182.

[2] 吴佳皓, 吴丹, 李柱南, 等.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9, 25(12):743-745.

[3] 李梅, 马莉, 杨晶珍, 等.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675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18):3027-3029.

[4] 王小艳, 税平, 梁楠楠, 等.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 13(9):1294-129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2.056

2015-01-15]

000000 辽宁省营口市妇产儿童医院

猜你喜欢
负荷量内瘤电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不同演替阶段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舞蹈训练负荷对学生机体产生的影响及负荷量安排建议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