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有灵犀”的高中语文教学法

2015-05-07 09:37张法清
成长·读写月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心有灵犀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张法清

【摘 要】历年高考语文科分值都很重,教学课业压力大,学生兴趣不大,占分重,学生的思想压力也重。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如果能让师生间“心有灵犀”,让学生与学科间“心有灵犀”,就能从情感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技能上提升学生对语文的领悟与文本的感受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现状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中,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各类资料搜集的迅捷都让教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直接欣赏到相关课文资料的视频、图片,教师还能用实时网络解答学生提出的任何课文背景类问题。可以说,当下高中语文课堂精彩而丰富。但实际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依然处于低效状态。

(一)偏离教学本质的教学现状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思考能力,对于课文中的内容已经有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所思所想。此时的高中语文在很多任课教师眼里,便成了一种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科,在很多地方学校的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把大量课时放在了对于课文语言的分析,把课文中所用到的成语字词,修辞手法,佳句佳篇大量地重复,让学生能通过这些内容的掌握来归纳总结出课文的中心思想与表达方式。

实质上,高中语文更多的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应单单把其只看作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学科,而应认识到语文是提升学生人文感悟的重要学科。在课堂中,教师大多数时间都在大谈特谈文章的中心思想,却从没想过把文章中的情感与学生的个人情感进行联系,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感中学会对比,学会思考。这样的教学也体现了对学生个人思想情感与价值观人生观的忽视,不仅拉远了学生与语文学科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只是在看别人的故事,背一堆程式化的语言,更背离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本质。

(二)“伪提问”的热闹课堂现状

自新课改后,在课堂上要求教师改变从前一味“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师生间在提问中共同进步,培养活跃的课堂氛围。而实际上,鼓励学生提问本身是良好的动机,但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充斥的却是满满的“伪提问”。提问需要的是学生所思所想所问,要问出学生所在意的问题。而现实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更好地达标,把课堂问题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已经全权垄断,在整个课堂上,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问的是教师期望问的问题,教师再根据这一定向问题进行解释,进行拓展。

这种看似完美实则“包办”的“伪提问”模式,看起来课堂上互动频繁,实质上只是学生问出了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学生又答出了教师想要的答案,从头到尾,学生的思维根本没有得到尊重与开发,更不用说实际性的课堂参与度了。

二、“心有灵犀”的高中语文教学法

(一)回归本质,让学生与课文“心有灵犀”

从古至今,文学作品是人们思想上的盛宴。而高中语文课本中所节选的课文内容都是精挑细选过最精华的文学作品节选,只要引导得宜,学生自然能透过课文内容看到自己的生活,进而培养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与课文间产生“心有灵犀”的感觉。

为了做好这一点,把课文生活化是必经途径。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课文找寻学生生活与课文内容的交叉点。同时,由于不同的情绪下学生对于课文的观感也不相同,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情绪进行课文的引入,让学生能与课文产生“心有戚戚焉”之感。进而细品课文中的词句,体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情境的营造能让学生更快地感受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语文归根到底是一种对情绪与思维的表达,其中蕴含的人文感悟是通过其中的故事与作者个人的感受体现出来的。无需展示大量的资料与图片,过犹不及,过多的背景与细节反而会冲淡学生与课文间的情感衔接。重点在激发学生与课文间的共情,所以只有把高中语文回归本质,才能让学生与课文“心有灵犀”。

(二)多元提问,让学生与教师“心有灵犀”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设定提问的框架,而是要站在学生角度去想,以学生的心智与想象,谈到这段课文时学生有可能问出什么问题,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可能对这一段课文产生什么样的理解差异。接下来,教师才能去想,如果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去回答。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应明白对知识点的提问与代表学生思维的提问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应必须准确权威,而后者应重视学生的思维引导,鼓励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去提问,而不应一味让学生提“正确的问题”。只有学生能大胆讲出自己的疑问与想法时,师生间才能更真实地了解彼此,互动更为默契,教学更为顺畅,师生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心有灵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要想达到“心有灵犀”,就应打通课文与学生间的情感共鸣区,打开教师与学生间的理解互动区。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课文中的世界,教师也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最终完成教学相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丽平.关于中学“语文”中戏剧教学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2]李群,张红.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以及实施建议与评价[J].中学语文教学.2004(03)

[3]夏欣佳.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内容的确定与策略的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林隆芬.试论中学语文戏剧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 2007

[5]刘婷.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与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D].西南大学 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有灵犀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心有灵犀笔生花
——记花鸟画家许常锁
“心有灵犀一本书”
心有灵犀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艺无止境 心有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