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何以中国

2015-05-11 15:52孙振华
雕塑 2014年4期
关键词:西式雕塑草原

孙振华

Through a Mongolian sculptors opinions about History of Chinese Sculpture,there was a kind of thinking about the three issues of Chinese modern sculpture appeared:When did the conception of“ Chinese sculpture” occur?What was the meaning about the conception of Chinese sculpture when it appeared? What was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sculpture when we stand in the view of modern national country?The notions of “ China”is always changing,people did not know the notion of “Chinese sculpture” in ancient time,the modern country is based on the conception of national country,we should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sculpture and Chinese sculpture on a basis of national country.

一、引言:一个蒙古族雕塑家对《中国雕塑史》的看法

前几年遇到一个蒙古族雕塑家,他说他在写草原民族雕塑史。我问,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呢?他说:“你们写的中国雕塑史与我们草原民族没有关系,不重视我们草原民族的雕塑传统,我们只有自己来写草原民族雕塑发展的历史。”对这个问题我和他讨论了很长时间,关于草原民族的界定,草原民族的空间边界,草原民族的历史时代如何划分等等。

这件事引发的思考是,中国的草原游牧民族,理应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的“中国雕塑史”对他们重视不够呢?例如新疆的“草原石人”,据目前研究,是突厥人留下的雕塑,在我的《中国古代雕塑史》里确实没有提到,为什么不提,因为不知道该放在那个板块?我们写美术史,基本上是按汉民族的“朝代”作为时间轴线来划分的,草原民族的历史发展与之不对应,关于草原民族艺术的文献资料我们也不掌握,而草原石人是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空间分布在欧亚草原的广大地区,在雕塑史的写作上,最多只顺带提一下。

由此将引发出关于中国现代雕塑的3个问题:

1.“中国雕塑”这个概念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古代中国并没有“中国雕塑”的概念,如同没有“中国画”概念一样。)

2.中国雕塑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3.站在现代民族国家的立场看,什么是中国雕塑的传统?

二、中国作为问题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中国”的概念是变化的,是不断演进的,“中国”不是超历史的现象,而是一种历史观的产物。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关于中国的历史观,也就没有中国雕塑观,也就不能形成“中国雕塑”的概念。

为什么古代不讲“中国雕塑”的概念呢?因为在中国古人讲的是“君临天下”“天授皇权”;讲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国的皇帝一直陶醉在“天朝上国”的幻想中,而其他国家不过是“四邻蛮夷”,没有一个是能与自己对等的国家,只有自己是中央之国,是天下。

对于中国概念的演变,梁启超有很好的描述,他说传说时代的中国,只是要聚合成一个完整的中原;夏商周时代,中原逐渐扩大;秦汉时期,中原真正变成了中国,有了中央集权;南北朝时代,中国成为了东亚的中国,中国对高丽、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宋代以后,成吉思汗的兴起和扩张,东亚的中原变成了亚洲的中国……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概念在不断被书写。

中国台湾文化地理学家陈正祥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中心有一个不断“南迁”的过程,西晋末永康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末靖康之乱,这三次大的动乱造成中国的文化中心不断南移,由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也就是说,“南方”也是一个不断被界定、不断被发现的概念。今天中国的南方在哪里?应该是曾母暗沙,是三沙市。曾经,过了长江就到了南方,后来,到了珠江才是南方,现在,广东、海南也不再是南方。

过去,就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他的“中国”观早年也是有偏差的。孙中山早年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鞑虏不是“中国人”,他要把鞑虏驱逐到哪里去?到东北三省?难道那里就不是中国吗?后来,孙中山接受了共和思想和现代民族国家概念,提出了“五族共和”思想,这就成了现代中国的立国基础,中国不是汉族,而是由各个不同民族组成的政治共同体。

当年反清革命志士谭嗣同在国家问题上早年也是非常偏激的,他眼中的中国只是汉族的中国。1894年给他的老师欧阳中鹄的信中说:“益当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以偿清二万万之欠款。以二境方数万里之大,我之力终不能守,徒为我之累赘,而卖之则不止值二万万,仍可多取值为变法之用,兼请英俄保护中国十年。”

谭嗣同还说“费如不足,则满洲、蒙古缘边之地亦皆可卖,统计所卖之地之值,当近十万万。如果费用不够,满洲蒙古都可以买掉,可以卖十亿两白银。”

这种汉族中心主义的国家观曾经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

三、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重新想象中国

现代国家是建立在民族国家观念上的,因此我们要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重新想象中国。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国家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由“天下国家”变成“民族国家”;由文化中国变成现代中国。其区别在于,传统“中国”是一个依据文化认同建立起来的文化共同体,现代“中国”是一个依靠政治认同建立起来的民族国家。前者是封建的、专制集权的;后者是共和的,倡导民族平等、个人平等。

1840年以后,中国面临的问题是一个没有全民认同的、天下主义的、一盘散沙的文化中国应对一批西方的“民族国家”的挑战。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的时候评论中国人说:“人们静观其变,让皇帝的军队与侵略者作战。”

那什么是现代民族国家呢?它由如下要素组成:国境、主权、国民、制度、国际关系。过去,国家是皇帝的,他动不动就把土地分封给谁,赠送给谁,割让给谁;或者以强欺弱,任意占领别国领土。民族国家是要在传统的文化、血缘、地域、语言、宗教的基础上,建构一个新的历史范畴,一个现代性的共同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说:“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就体现了新的国家观,抛弃了过去的汉族中心主义思想。

如果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就需要建立我们自身的新的主体性,这就是“中国雕塑”、“中国画”概念出现的最重要的原因,我们需要在新的国家框架中,回顾我们的过去,梳理我们的传统,重新建立中国的历史叙事、文化叙事、雕塑叙事……

事实上,中国画、中国雕塑概念的流行,正是辛亥革命的产物,它伴随的是一个古老的国家的现代转型,它需要在新的基础上,整合中国的传统资源,以便走向未来。

要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主体性,就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传统。面对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多次面对的外来文化的冲击、碰撞,如何在新的民族国家的框架中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是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其实是一种“再发现”。“只要进入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一种‘被发现的传统,这种‘被发现的传统其实是对过去历史的‘重新建构”。(史密斯)所以,“中国雕塑”概念的出现,就是要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传统、评估传统、改造传统。

日本学者柄谷行人在《现代日本的话语空间》中说:“当我们根据基督日历进行思考时,我们就被限定在某种思想的体系中,把本土的历史看作是世界性的,而这种‘世界性,是我们忘记了自身所需的话语空间的类型。”也就是说,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自身的主体性,就会被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西方时间中,就会失去自身的民族自主性。

这不是危言耸听,黑格尔就曾经在他的名著《历史哲学》中认为非西方社会,例如中国、印度“没有自己的历史”。

四、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思考中西雕塑的关系

“中国雕塑”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密切相关,它和中西雕塑的关系缠绕在一起。“中国雕塑”概念的提出,与建立民族国家的认同是一致的,由此就引出一个问题,辛亥革命之后,西方雕塑样式被进入中国,它是中国雕塑还是西方雕塑?直到现在,很多人都把这些雕塑叫做西式雕塑,与“中国雕塑”对立起来,这种观点对不对?我认为不对。把中西并置起来是一种“现代性”知识。而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语境中,中西关系一直是一对核心的概念,其中,中国的“西式雕塑”这种说法本身就包含着矛盾。

早期被称为西式雕塑的,有两种情况:

1.西方雕塑家在华创作,例如法国的保罗·朗杜斯创作中山陵雕塑。

2.中国雕塑家用西式雕塑方法在中国进行创作,这种情况占了大多数。

把这两种情况混为一谈是不对的,它把雕塑当作了“主体”,把中国当作了雕塑的“他者”。实际在第二种情况中,雕塑创作的主体是“中国”的雕塑家;而他们所创作的雕塑也是新的“中国雕塑”,而不是西式雕塑。雕塑相对于中国,它只是一个工具,一种表达形式,创作主体变了,这种形式也承载了新的文化、历史、民族、国家内容,它不可能长久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存在。

更重要的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从西方引入雕塑不只是一个艺术形式的问题、样式的问题,而是一个重新建构中国以及建构新的雕塑传统的问题,如果它永远是西方的,不能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有机部分,我们引入何益?

对于把中国传统雕塑和现代雕塑,即辛亥革命后引入的雕塑对立起来的习惯看法,还有3点理由可以对之进行反驳:

①历史上,佛教雕塑从西域来,后来成为了中国雕塑最重要的部分;而现代雕塑比佛教雕塑更容易“本土化”;更容易成为现代中国的文化样式。我们从来不说佛教雕塑是中国的“印度佛教雕塑”。②中国现代雕塑如果不是“中国雕塑”,那它是什么?我们无法类推从其他西方引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种形式,例如,我们不能说开了一个“西式的研讨会”;送孩子去“西式的小学”……③如果我们把中国现代雕塑家的作品拿到西方,西方人是不会承认现代中国雕塑是“西式雕塑”的,它是中国人的现代创造,它只能是中国的。

五、结论:书写好中国雕塑的两个传统

1.“中国雕塑”有两个传统,一个是“老传统”,它是建立在文化中国基础上的“五千年的传统”;还有一个“新传统”,这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在现代民族国家观念上的雕塑,相对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当代雕塑,它目前已经成为了新传统。

2.“中国雕塑”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概念,它是一个不断被发现、被书写的过程。中国雕塑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有它的未来。

3.中国雕塑除了面向未来不断创新,另一个方面是不断总结、梳理、想象自己的传统,而一个民族想象自己传统的最好方法,就是书写自己的历史,而在中国雕塑新老传统的研究和书写上,我们做的还非常不够。

4.何为“中国雕塑”?何为“中国雕塑传统”的问题不解决?我们无法回答内蒙古雕塑家提出的“中国雕塑史”的问题。建立在现代国家意识上的“中国雕塑史”不应该只是汉族的雕塑史,也不应该只是汉语的雕塑史,它需要在多民族共和的基础上,在每个国民权利平等的基础上,重新思考我们的文化疆域,我们的文化成就,我们的历史框架。

5.如何书写中国雕塑史的问题不解决,中国雕塑也无法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重视,没有真正中国的雕塑历史,我们无法与西方和其他民族进行正常的交流对话。

猜你喜欢
西式雕塑草原
巨型雕塑
讲解《草原图》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out of Steppe
西式面点的创新与发展
我把草原带给你
许开轶:失灵的西式民主
国际学校:留学无需“小别离”
有趣的西式餐具